植物学家是怎样组成花的时钟的(四株植物和理想)

|||||原本独属某个地方的植物,能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遥远的异地: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贵族的餐桌上;祖籍墨西哥的玉米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跃升为主要的谷类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在极短的时间里,从一颗普通的杂草,成功复制,遍种全球种子埋入土地,悄悄生长,将世界联结,这些植物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植物学家是怎样组成花的时钟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植物学家是怎样组成花的时钟的(四株植物和理想)

植物学家是怎样组成花的时钟的

|||||

原本独属某个地方的植物,能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遥远的异地: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贵族的餐桌上;祖籍墨西哥的玉米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跃升为主要的谷类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在极短的时间里,从一颗普通的杂草,成功复制,遍种全球。种子埋入土地,悄悄生长,将世界联结,这些植物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是我们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我们?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言之凿凿,当然是它们驯化了我们。植物用看似微小的力量,影响着全世界,甚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植物带给我们的改变——柠檬若没有在近百年前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今天的柠檬水就不会是一杯廉价又美味的饮料;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荔枝如果没有和苏美尔人的饮料相结合,也不会有今天备受欢迎的“荔枝啤酒”的出现。

在以农业为重、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的现代中国,这些植物仍在各种机缘之下发挥着作用,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我们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PART 1

青柠树的绝佳拍档

1929年的某一天,安岳人邹江亭在自家土地上扦插种下了一株植物的枝条。这株植物是他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上学的儿子邹海帆带回家的。邹江亭或许并不知道,这是一株品种名为“尤力克”的黄柠檬,由一位加拿大传教士远渡重洋带到了成都。邹江亭种活了这株黄柠檬,无意中成为了安岳种柠檬的开端。他也不会想到,92年以后的今天,柠檬种植已经发展成为了家乡安岳的支柱产业。

安岳其实还有另一种柠檬:青柠檬。青柠檬和黄柠檬有点亲戚关系,青柠檬是香橼和小香橙“举案齐眉”的产物,而黄柠檬是香橼和苦橙“情投意合”的结晶。相比黄柠檬,青柠檬香气较清淡,酸度较大,东南亚地区很喜欢用青柠入菜。另外,青柠也适合搭配饮料和鸡尾酒,产自墨西哥的啤酒科罗娜就是青柠的好搭档。青柠的酸甜,可以搭配科罗娜的清凉,混合出独特的味道。

△ 青柠檬常常用来搭配各种饮料和鸡尾酒

不过想买到国产青柠并不容易。彼时的安岳,青柠檬的种植情况并不理想。由于青柠檬的种植难度远远高于黄柠檬,对气温、土壤、温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青柠檬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工,安岳柠农当时并没有看到青柠檬的价值,所以一直疏于管理。青柠檬受冻害、虫害影响大、亩产量低、坐果率低,且达到二等果(优质)以上品质的果子不到50%。

时光轮转,2020年正值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作为中央重点关注的脱贫攻坚点,安岳有着种植柠檬的好条件。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百威,有搭配青柠檬的经典啤酒和希望贡献自已一份力量的使命感。将科罗娜和青柠这对经典搭档捆绑推广,或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带着这个想法,百威亚太和安岳地方政府一拍即合,决定深度合作,在安岳双龙街乡锣鼓村开启了百威中国青柠扶贫项目。

△ 百威中国青柠扶贫基地

百威联动多方,和安岳政府、柠檬商会展开合作,聘请国内最优秀的柠檬种植技术团队为当地柠农提供技术支持。从生产端开始改造,修筑排水渠,全面使用有机肥,增加设备,提高田间管理和种植水平。

同时,技术人员将种植技术和养护知识向种植户们全面推广,让青柠种植户可以实现技术的自给自足。由于技术团队的倾力支持和协助,安岳的第一批青柠檬挂果成熟后,全部达到优质品质。推向市场后,很快销售一空。第二年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 安岳的青柠种植户抱着刚刚采摘的青柠喜笑颜开

百威不仅助力青柠种植,还在项目中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并且向村民传授抖音、淘宝直播卖货的方式,希望通过兴起的互联网渠道和平台重新焕发下沉市场的活力。做这样一个看似“费力不讨好”的事,百威有自己的考虑:相比直接捐款的“一锤子买卖”式的扶贫,百威选择授人以渔、以购代捐,借势科罗娜的品牌影响力,捆绑青柠销售,向全国甚至全球的啤酒爱好者推广高质量的安岳青柠。用一株青柠树,为安岳地区脱贫助力,实现长期有效的产业帮扶。

安岳的青柠项目,将产品与扶贫项目达到有机结合,通过自身产品活力激发扶贫点经济效能,成为百威扶贫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截止2021年11月,该项目的产销量已突破22000斤。安岳青柠订单的利润都将通过直接收入或者土地利润分红的形式,最终惠及到当地村民。

PART 2

荔枝助力扶贫理想

乌叶荔枝是福建云霄县的主产水果之一,也是传统品种。荔枝虽然好吃,但保鲜是一大问题。荔枝离开枝头不久,便会变色变味。历史上只有最强盛王朝的最强壮士兵,骑着最快的马,星夜兼程,才能保证皇帝的宠妃吃到不变味的荔枝。因为这份娇贵,荔枝一直都在神坛之上。

乌叶荔枝是一种早熟品种, 每年的成熟期集中在7月上旬, 采果期短。云霄县的荔枝保鲜技术相对滞后,荔枝粗加工仅限于制罐头和烘焙成干,而鲜果只靠内销。因此,这里的荔枝产量虽高,但价格难以保障。乌叶荔枝常常遇到丰收却无效益的情况,滞销严重。长年累月,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规模不断压缩,一些荔枝田处于荒废状态,开始恶性循环。

△ 福建云霄的乌叶荔枝

百威(雪津)啤酒了解到云霄乌叶荔枝的状况,专门针对荔枝研发了新产品:雪津荔枝啤酒。借助自身品牌特色,为果农拓展销路。2020年6月,通过当地商务局牵头,百威走进福建漳州,从“花样漳州 爱荔丰收”平台上建档的贫困果农处,采购了10000公斤荔枝作为雪津荔枝啤酒的原材料。不仅帮助果农解决滞销问题,还产出了30吨荔枝啤酒,推动雪津荔枝啤酒品牌的网络营销,助力农产品电商“品牌化、标准化、网货化”进程。

百威还在福建各地陆续开展以雪津荔枝啤酒为主题的美食节活动,意在借助荔枝啤酒的品牌特色,以产品创新的方式,消费拉动需求,采购更多贫困果农栽种的新鲜荔枝,多管齐下助力产区农户增收,惠及更多果农。

传统农业的发展是一场供需关系的博弈,百威让供给直接对接需求。啤酒和荔枝的结合,既实现了百威的扶贫理想,更散播了云霄的芬芳味道。

PART 3

啤麦“移民记”

长期以来,全球啤酒消费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美、英、德,比重曾经超过半数。然而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25.8%。然而,制约我国啤酒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原料依靠进口。2019年进口大麦占当年大麦市场量高达88%。国内大麦播种面积萎缩,产量不断下降,国产大麦供给跟不上,而国际大麦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大幅波动,价格自然受制于他国。

△ 百威与江苏农垦集团合作引进、种植的啤麦丰收了

消费在升级,中国啤酒市场高端化、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竞争,实质是原料的竞争。要重建原料产业链,还得从田间地头做起。率先看到原料危机的是深耕中国市场的百威公司。自2005年起,百威便从美国引进数百个优良啤酒大麦品系,2012年开始指派专职农艺团队,在江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种植和育种工作。此外还将技术支持延伸至麦芽制作领域,为高品质麦芽的产出保驾护航。在源头上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保障农民收益,谋求全产业链发展基础之上的合作共赢。

2020年10月,百威公司的子公司百威亚太、江苏农垦集团和射阳县农民代表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打响大麦本土化第一枪。三方约定,农民通过签署土地流转协议将土地流转给江苏省农垦集团,实行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的规模化种植,百威亚太采购这些规模化种植的大麦。江苏农垦集团在农忙时雇佣本地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与灵活雇佣,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 使用中国本土大麦酿造的百威大富豪啤酒

本次合作,百威亚太年采购2.5万吨大麦,合作种植土地5万亩,惠及4000-5000个农户家庭,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购买的优质国产啤麦将用于生产百威亚太的本土品牌江苏大富豪啤酒,实现啤酒原料本土化。

相比于贵得让人咋舌的进口啤酒和用昂贵进口原材料酿造的啤酒,本土原料酿造的的啤酒性价比更高。

百威的这种方式不仅惠农增收,也带动了国产麦啤的产业升级。

PART 4

食堂里的稻花香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是革命老区,沿江多村种植蔬菜和水稻,是吉安市6个无公害蔬菜规模生产基地之一。农民们精耕细作,粮食年产量达到每亩650公斤,然而生产出的优质大米却乏人问津。

“如果我们的吉水工厂使用一周金滩镇大米,我们可以帮助当地的贫困居民增收1080元,相当于为当地43人提供低保;莆田工厂使用一周金滩镇大米,为当地居民增收3600元,可相当于为当地141人提供低保。”百威中国大米扶贫项目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

这笔扶贫账很“划算”。百威选择莆田工厂作为试点,从农户直采大米,供给职工食堂。以金滩镇为起点,以全国为半径,“画”出一个采购大米的“大圆”,“圆”内农民的大米从田间地头抵达百威的餐桌。根据计划,百威还将向中国29家工厂的2.3万员工推广该项大米扶贫项目。

△ 一碗大米饭,从田间直达餐桌

大米扶贫是另一种扶贫方式,将品牌的刚需与农户挂钩,与扶贫办认证企业合作实现二次加工,从源头直采,保证大米质量的同时又减少中间环节,带领员工一起实现消费扶贫、精准扶贫。

“我们的扶贫思路是没有局限性的,用所有可行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全面帮扶。”百威认为,通过更丰富的帮扶模式可以让更多人受惠。

PART 5

敢梦敢创 未来共喝彩

青柠、荔枝、啤麦和大米,四株植物奏起“共同富裕”的四重奏,这是百威子公司百威亚太开创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产品与扶贫项目有机结合的扶贫助农新模式。

百威不仅有植物的四重奏,还有更多声部形成一曲“交响乐”,从更深处解决问题。

百威在兴建酿酒厂的每个中国城市,均捐建一所希望爱心小学。2010年11月22日,百威在中国捐建了第一所希望小学——云南金平希望小学。从那以后,爱的接力棒就不断传递,伴随着百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5月,百威在全中国已经捐建希望爱心小学33所。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在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

△ 百威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

同时,百威在生产、销售、物流的每个环节,致力于环保项目的推进,探索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智慧农业、守护水源、循环包装和气候行动四个领域的发展布局。因为百威深知可持续发展并非一场竞赛,确保健康的环境是企业的责任。

百威通过多重角度奏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交响曲”:承诺到2025年底,在用水高度紧缺的地区,社区在水供应及水质方面取得明显的改善。2025年底,产品包装将是可回收的或是大部分使用可循环材料生产。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百威亚太承诺在武汉建成首家碳中和啤酒厂的目标已达成,并持续助力中国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

△ 百威温州工厂流水线

百威力求成为饮料行业备受喜爱的高质量增长领导者。业务所到之处,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着眼双循环经济,加大中国本地市场的投入,通过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高端和个性化的啤酒产品的同时,从多个方面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疫情期间,百威依然向中国市场增加投资,助推啤酒产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擅长酿酒的百威勇敢地追逐梦想,大胆创新,致力于携手你我,一同走上振兴乡村、共同富裕之路,酿造一个让更多人共同喝彩的美好未来。

文献参考:

[1] 《云霄县荔枝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者何煌明,刊载于《东南园艺》,2020.8;

[2] 《啤酒经济学》,作者[比]约翰·思文 , [美]德文·布里斯基,中信出版社出版,2018;

[3] 《破解进口大麦“卡脖子”,百威率先打响国内原料大战》,来源自《21世纪经济导报》2021.10.27;

(图片来源:百威亚太,视觉中国)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路瑞海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幸鹏

作者:一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