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为何能避暑(真的只是为了避暑而建吗)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建成,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后耗时89年。在这段时间也是清朝进入鼎盛的时段,康乾盛世也是华夏文明史上农耕文明最后的辉煌。耗时如此长时间,承德避暑山庄真的就只是一个避暑的山庄吗?
一、消夏避暑,预防疫病的休憩之地。
北京是清朝首都,可对于习惯关外苦寒之地的满族权贵们来说,一到夏季,北京天气炎热,简直难以忍受。明朝末年北京流行瘟疫。满清入关后,满人体质就跟这气候"不对付",许多皇子公主也因感染天花早亡。就连康熙皇帝幼年也感染天花,幸而挺过劫难,心有余悸之际,为了防止后代子孙感染天花也为了消夏,康熙皇帝在远离京城的热河找到了理想的避暑之地,当时的热河行宫就是如今的承德避暑山庄。承德的气候很好,这里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雨水相对充沛,比北京清凉不少。据说康熙、乾隆曾六下江南遍历天下景物之美,在修建避暑山庄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为一体,到了现代,承德避暑山庄已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园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二、满洲秋狝传统,行宫可见骑兵英姿。
古者行猎,春季曰搜,夏季曰苗,秋季曰狝,冬季曰狩,满洲贵族自古有家法为秋狝。明末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八旗骑兵在早期一直处于对外战争的最前线,经过多年与明朝的战争,战斗力十分强悍,在当时整个亚洲都是非常有名的。而拥有最好的骑兵就能大大提升作战的效率,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大汉和匈奴的较量,到大唐摆平突厥,到辽、金欺负宋国,到蒙古人横扫天下,再到清帝国入关,一直不停地验证那样一个道理:得骑兵者更有利于得天下。
康熙二十年(1681)清王朝在南方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国家形势渐渐稳定,安逸的生活也使八旗子弟逐渐懈怠,军纪废弛的情况日益凸显,康熙帝居安思危,鉴于自古有秋狝的传统,便举行"木兰秋狝",在古北口外设置木兰围场,在每年秋天集结王公贵族与八旗子弟到木兰围场,以训练满、蒙八旗军,借此养精蓄锐,依稀可见雄武有力的八旗军士,纵横驰骋于木兰围场。而从北京至木兰围场,清帝及随从王宫,官员都要在沿途休息,处理政务,所需用大量物资也不能只靠驮运,需要建立行宫来解决,康熙皇帝在沿途修建了21座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21座行宫大多规模较小渐渐消失,唯独承德避暑山庄规模宏大,保存至今。
三、"塞外京都"的政治地位
清代初期位于漠南,漠北蒙古部落多次叛乱,沙俄也伺机侵略边疆,康熙皇帝曾经成功击退准噶尔汗国的进攻,并采用怀柔的政策,将叛乱的蒙古部落收抚。古北口长城便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当年康熙的眼光很好,承德的地理位置优越,俯视关内,在承德建立行宫接受这些蒙古首领的朝贡,也利于控制监督蒙古部落,再后来秋狝时也常邀请他们参与其中,满蒙经常通婚,两族的关系也日渐密切。
蒙古各部和藏族大多信仰喇嘛教,大面积的宗教建筑放在首都显然多有不便,于是乾隆皇帝在承德修建了很多寺庙和宫殿,吸收了汉蒙藏等多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实现了南北建筑的有机结合,并借此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友好往来关系,这些寺庙宫殿在控制蒙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之中,也作为辉煌的文化遗产留存下来。
承德当时有"塞外京都"之称,皇帝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此打理政务与庆典。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六十寿辰,邀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会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在历史上册封西藏六世班禅、接见外国访华使团马戈尔尼也是在这里,由于不必长途进京,使得各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节在较为方便的承德避暑山庄就可以和清朝沟通交流,承德隐隐成为了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余秋雨先生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这样描述承德避暑山庄:"北京的故宫把几个不同的朝代混杂在一起,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在这里,远远的,静静的,纯纯的,悄悄的,躲开了中原王气,藏下了一个不羼杂的清代",让人不禁想在承德避暑山庄中,将整个清朝一窥究竟,窥其园内美景,窥其前世今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