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博物馆里追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这个木尺在太爷爷家里见过”“这是爸爸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 “这幅图片上,当时红山还是石头山”……2月8日,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家园记忆”展厅,一张张图片印记着这座城市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件件展品见证着人们在这座家园努力奋进的成就。观众们三三两两,在一件件老物件和展品前驻足观看,在回忆中品味历史。

乌鲁木齐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博物馆里追寻)(1)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该展厅是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新推出的一项精品展览,以“记忆”为轴,用“乡愁”作解,通过岁月如歌、澎湃春潮、家园巨变3个部分,以图文并茂、实物场景及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乌鲁木齐发展变迁,反映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程。80余家单位和个人捐赠提供的1600余件(套)老物件和展品,成为不少参观者的集体回忆。

乌鲁木齐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博物馆里追寻)(2)

观众们在一件件展品前驻足观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上世纪50年代的红山“长”什么样?在展厅里,一组新老照片,再现乌鲁木齐地标的发展变迁。“现在的红山公园绿树成荫,当初这里可是荒山秃岭,多少人凿石换土,植树造林,才换来今天这个美丽的公园。”在家人陪伴下,82岁的周松喜参观后感慨。

乌鲁木齐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博物馆里追寻)(3)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展示的2路汽车图片和相关场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歌手刀郎的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一个公交车站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标物。对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市民孙玮而言,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你看,这是八楼2路汽车站的站牌,这辆红白相间的公交车就是2路车,当年我上学经常坐它。”在一处场景前,孙玮对8岁的儿子说。

乌鲁木齐第一台电动织机、不同年代的粮票、老式收音机、“大哥大”……行走在“家园记忆”展厅,如同穿过时光隧道,充满历史感的复原场景和展柜中各种老物件,将参观者的记忆拉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唤起了人们“思乡”情愫和家园记忆。

乌鲁木齐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博物馆里追寻)(4)

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了参观者的众多回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这些老物件都是乌鲁木齐发展的见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乌鲁木齐发展历史变迁、百姓生活和建设成就,让参观者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过往。”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副馆长李黎说,兔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我在博物馆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