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五个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决胜中原漯河篇)

□郭海方韩静

新时代漯河之临颍县

拥有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家居3个百亿主导产业,其中薯片、虾条、法式小面包等休闲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饮料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10……曾是内陆传统农区的临颍县近年来,着力壮大主导产业,注重工作机制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三起来”在临颍县落地生根。2020年4月,临颍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

临颍五个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决胜中原漯河篇)(1)

产业为基

强县富民

“我的3000多亩小麦八成都卖给了南街村,有订单,平均一斤比市场价高出一毛二。”说起今年的夏收,临颍县佳圣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晓东面露喜悦。

李晓东的农场其实是南街村面品产业化集群的成员单位之一。为保证集团的优质原料供应,南街村集团牵头成立了包括10多个企业、合作社、农场在内的“粮食联合体”,联建基地规模10437亩,合同订单基地规模12.8万亩。“我们与农户签订合同,按高于市场10%—15%的价格收购粮食,保证农户稳定增收。”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窦彦森说,目前,南街村主要原料从基地采购量占总采购量的80%以上,年转化粮食20多万吨。

引导南街村等企业把农田作为“第一车间”,建立“粮食联合体”,是临颍县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的新招之一。立足小麦、辣椒等高效种养业资源优势,临颍县把休闲食品作为标志性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了面制品、烘焙膨化、大健康、调味品、饮料及包装灌装、肉制品6个特色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占地23.72平方公里、以休闲食品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构建起从原料种植、面粉加工、食品生产、色素配料到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各类包装、电商物流等全领域产业链,形成了龙头带动、集群发展、链条完善、配套齐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0年,临颍县还被授予“中国生态辣椒之乡”荣誉称号。

目前,临颍县已有养元、雅客、亲亲、盼盼等规模以上休闲食品企业100多家,拥有中国著名商标17个、河南省著名商标33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1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8∶1,成为中部地区食品企业名企名牌集聚最多的产业基地,带动全县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6.7亿元,由此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为强县和富民协调共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临颍五个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决胜中原漯河篇)(2)

城乡贯通

融合发展

称料、搅拌、灌装……在位于皇帝庙乡的临颍县村级集体经济工业园,从事建材工作的吴三成干得十分起劲。“我每天早上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城里过来,40分钟就到了,方便得很。”56岁的吴三成说。

吴三成住在临颍县城,过去,他从未想到有一天会到乡里来打工。和他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老板——河南博仕嘉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旭辉,这个曾在外地打工多年的年轻人,也从未想到会在远离县城的乡里创业发展。“园区交通便利,各项设施齐全、服务到位,租金还便宜,在这里一点不比城里差!”谭旭辉说。

临颍五个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决胜中原漯河篇)(3)

吴三成和谭旭辉的信心其实源于皇帝庙乡如今的一个“定位”:地处临颍县城的“三公里交通圈”内。近年来,临颍县树立“城乡一盘棋”发展理念,构建“一中心四片区七个生态镇”(“一中心”,即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四片区”,即以产业集聚区、现代家居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园区、颍南片区为核心,通过壮大产业、完善道路基础设施,辐射带动县城周边的乡镇,形成4个城乡发展片区;“七个生态镇”,即引导远郊乡镇,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打造一批城乡融合型、特定功能型特色小城镇)发展格局,通过实施城乡规划融合、产业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公益事业融合、建管水平融合“五个融合发展”,实现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打造城区核心圈(涵盖城关街道办事处、新城街道办事处、杜曲镇)、城乡三公里交通圈(涵盖台陈镇、王岗镇、瓦店镇、巨陵镇、固厢乡、皇帝庙乡)和城乡五公里交通圈(涵盖繁城镇、大郭镇),将全县一半以上的乡镇和城区连接起来,提高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和吸附能力,让人口由镇区向中心城区聚集、产业向园区聚集。

临颍五个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决胜中原漯河篇)(4)

公共服务上,临颍县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逐步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发展格局。围绕“消除结构性大班额、均衡城乡教育”,扎实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窝城、陈庄2个偏远乡镇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的融合发展;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标准化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县医院成功通过“二甲”复审,3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群众关心关注的医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如今,全县8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从事食品加工及相关产业,带动土地向流转大户集中、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产业向专业园区布局,带动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万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

改革创新

激活动力

位于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内的颐海(漯河)食品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调味品生产基地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隆。今年3月份开工的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海底捞集团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底料生产基地。“目前一期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进入内部装饰装修阶段,部分机器设备近期将调试安装,已建成面积12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建成投用。”项目代理服务单位巨陵镇的负责人说。

为促进该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临颍县及巨陵镇按照“重点项目预审批”机制和“重点项目认领主办”要求,专班跟进,专人负责,从客商接待、员工招聘,到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保障,再到土地证、规划证、施工许可证等证件办理,实行一条龙代理服务,有力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项目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30多天。

临颍五个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决胜中原漯河篇)(5)

“重点项目预审批”和“重点项目认领主办”,是临颍县着力打造一流干事环境、一流营商环境的改革探索。近年来,临颍县打破四大班子领导职责分工界限,围绕重点工作组建领导小组、指挥部,推行县四大班子领导“三联四包”机制,每一名县级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和分管工作同时,联系1个乡镇,包乡镇经济发展,包乡镇社会稳定;联系1家以上企业,包企业转型升级;联系1个以上重点项目,包项目建设进度,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头雁效应”。同时,强力推动“七个大胆探索”,即:大胆探索“重点项目预审批”机制;大胆探索“重点项目认领主办”“干部预任制”机制;大胆探索“转作风、强基层、扫黑除恶治乱逐村(社区)行”活动;大胆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大胆探索“容错免责”机制;大胆探索“评议 巡察”工作机制;大胆探索“项目环境集中整治”,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互促共进,全力破解发展瓶颈。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0%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以内,项目建设平均减少时间100多天。临颍县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100多家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其中常年在临颍的闽商达3000多人,形成闽商“抱团投资临颍”的独特现象。

“我们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凡是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都大胆先行先试。”临颍县委书记陈红阳说,聚焦县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要求,临颍县纵深推进6大改革领域25个方面168项任务,全面激活发展动力,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互促共进。

编辑:王超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