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小龙虾在哪个地方(曾经的夜宵顶流)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叫上三五好友,在热闹闹的大排档,吃一桌热辣辣的小龙虾,这种热腾腾的“夏夜限定场景”,相信许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但相较往年的火爆,小龙虾在今年夏天似乎不再那么受到追捧,热度有所下降。前不久,“年轻人为啥不爱吃小龙虾了”的话题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几年前,小龙虾横扫各地餐桌和年轻人的朋友圈时。如今,小龙虾还是原来那个味儿,却为什么没那么“香”了?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消费场景的变化。小龙虾自带社交属性,往往是亲朋好友聚会的宠儿。很多人喜欢吃小龙虾,某种程度上享受的是那种沉浸式的食用体验,是和好友们一起“全神贯注剥壳、专心致志聊天”的过程。近年来,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一些地方人们堂食、聚餐的频率有所降低,小龙虾的社交优势也受到影响。聚会的场景减少了,一起吃小龙虾的机会自然也变少了。
而当“夜宵顶流”的光环逐渐暗淡,作为“网红美食”的小龙虾,身上的一些附加标签也逐渐剥落,好不好吃、值不值当重新成为更多食客的关注焦点。走红之后,一些餐馆小龙虾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盘分量不算大的小龙虾动辄卖到百元以上,让人直呼“吃不起”。一开始出于图个新鲜、赶个热闹的心理,消费者也许还乐意买账,但随着小龙虾走红的年头变长,人们的消费心态回归理性,性价比恢复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壳多肉少、价格高企的小龙虾的吸引力减弱,也就不足为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味蕾总是在寻觅新的刺激,人们探寻美食美味的道路可能没有止境。也正因此,餐饮市场上的网红美食好像一直处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态,从火爆走向平淡,似乎是所有网红食品都要经过的发展历程。不过,小龙虾真的“失宠”了吗?可以从数据中窥见一二。一方面,根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146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221.95亿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末,小龙虾餐厅的数量规模由6.5万家降至5.8万家,相关企业的新注册量也有所减少。从这个意义上看,相较于年轻人不再爱吃小龙虾的说法,不再那么热衷于去餐馆吃小龙虾的描述显然更为准确。
纪录片《风味人间》的导演曾说,在小龙虾的“红色江湖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人不变,有人求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经营者积极应变求变,顺应消费场景的变化,迎合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从价格实惠的小龙虾登上生鲜平台、进入直播间,到方便快捷的小龙虾预制菜走上餐桌,再到开发小龙虾汉堡、小龙虾披萨、小龙虾粽子等丰富吃法,这些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探索,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样的选择,也为行业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更要看到,新花样、新形态固然能在短期内刺激消费,但要在快速更迭的餐饮行业成为“常青树”,离不开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提供支撑。比如,小龙虾是一种季节性食材,具有货源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创新繁育模式、推进规模化养殖、促进产供销对接等方式,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再如,当前预制菜等小龙虾加工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但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须进一步升级加工工艺与装备,提升出肉率和产品的口感品质,等等。
从人们争相打卡的网红菜肴到逐渐习以为常的日常美食,小龙虾的卖点变了,经营者的思维也需要随之改变,用更高的品质、更好的味道、更优的价格赢得食客青睐。唯有如此,在流量和热度退潮之后,才能继续“红红火火”下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回望,小龙虾产业的蜕变之路,也能够为其他网红美食的发展提供借鉴。
这正是:
小小小龙虾,人人爱吃它。要想长红火,背后学问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