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只剩3户人家的古村(双龙桥老屋记忆)
竹林掩映下的老屋
双龙桥老屋记忆
门迎山头红日,
窗含重岩云烟。
百鸟啁啾檐下,
双龙吟唱枕边。
芒履蓑衣杵臼,
翠竹青瓦炊烟。
锄挥苍穹星月,
犁破水里云天。
牧笛樵歌暮雨,
书声酒令夜阑。
挑夫担月肠路,
村妇俚语堂前。
亲情挑子满载,
俗庆龙灯舞欢。
青山万古不改,
敦朴汩汩清泉。
乡愁悠悠渺渺,
别梦依稀经年。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闲来翻看过去所拍摄的作品,视线久久停留在故居老屋的一组照片。不禁思绪万千,愁肠百结,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乡愁吧!
算来离开故土已近三十年,虽一直在北京、上海繁华都市生活,却对大巴山麓,群峦怀抱的故园魂牵梦绕,那里有我儿时的美好记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照片中的山村风景美如画图,老屋诉说着沧桑故事。小时候在这里摸爬滚打,与这里风雨相伴,却对如此美景浑然不觉,正所谓:不识故园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绪难平之际,遂想写几句古诗以记。为不受平仄限制,故采用古风。写完诗还觉意犹未尽,遂围绕诗句展开描写。怀念故土、远追祖宗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希望能以此引起生活在双龙桥村,和出生在其他大山里的70后及所有人的共鸣!
一、门迎山头红日
我的家乡在重庆开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双龙桥村。这里群山环抱,远离喧嚣。我家的老屋位于山村的半山腰,大门正对着东方的一座大山叫老鹰岩。翻过老鹰岩是离双龙桥45华里的大进场,继续向东南方向越过180华里的崇山峻岭便是县城开州。太阳每天准时从老鹰岩的山坳里升起,第一缕阳光便直接照射到我家堂屋,小时候的早餐几乎都在霞光中进行。老鹰岩离我家直线距离十多公里,海拔1600多米,每到冬季山顶一直被皑皑白雪覆盖,像一个慈祥的白头翁,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守护着一方水土。
开门即见画图
老鹰岩有很多神话传说,小时候听大人讲得津津有味,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听得如醉如痴,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故事。
(一)两条巨龙喝石油。据说老鹰岩下有一个巨大的油田,两条巨龙藏在其中,每天都在喝着石油,以至于把山都喝空了。据说,在老鹰岩的山顶上用脚跺地会发出嗡嗡的回响。说来奇怪,后来长大了我曾有机会登上山顶,去验证这个传说,当我用力向下跺脚时果然发出声响,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个现象今天仍然存在,还没有权威的答案。
(二)采药老人发现神秘地宫。有位采药老人经常在老鹰岩下采药,一天,他在地上发现一个草鞋锤锤(一种当地用来编织草鞋用的工具)。老人拾起来随手向岩石上一敲,忽闻得一声巨响,但见岩壁上露出一道石门,门被轰然打开。老人顿觉好奇,遂进到门里,发现里面是一个巨大的石室。一匹金马正围着一副石磨转圈,老人凑近一看,原来金马正在推磨,磨的是玉米面,老人顺手抓起一把揣在兜里。他兴奋不已,想回去把这事告诉村里的人,于是转身出石门,又是一声巨响,门被关闭上了。他从兜里抓起刚才的玉米面一看,却是闪闪发光的金粉,顿时傻了眼。他欲进去再抓几把,才发现草鞋锤锤没有带出,追悔莫及。此后,这道石门再也没能被打开过。
(三)磬子石的传说。老鹰岩东面悬崖上有一数米的高石柱,石柱顶端有一巨石,状如佛磬,名曰磬子石。令人称奇的是石柱与磬子石相连处异常细小,看上去摇摇欲坠。据说这块巨石是从三百里外的云阳县飞来,罄子石上还长有一株灵芝。后来,我有机会曾亲眼目睹了这块巨石,确实奇怪,看似摇摇欲坠却屹立千年不倒,我还特地找了找那株传说中的灵芝呢!很遗憾,据说十多年前罄子石已掉下了山崖。当地曾传言说有一天夜晚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第二天早上发现罄子石已没了踪影,岩下也未见残石。我曾找当地人求证过,莫衷一是,有人说得很玄乎,说罄子石飞走了,也有人说石头确实是掉下了山崖。
老鹰岩还有很多传说,对八九岁时的我已挡不住那里神奇的诱惑,多想去探探采药老人打开过的石门,多想去亲自跺一跺脚看看是否真的有声响,多想去看看罄子石上面那株灵芝。一天早上,我决定徒步到老鹰岩一探究竟,于是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小弟弟出发了。不识路就沿着发源于老鹰岩的一条河上溯,大概走了两公里发现还未出村,看来凭自己的脚力无法到达目的地,只好悻悻而归。当时怕父母责怪,这事一直藏在心里从未向人提起过。现在想来有些后怕,当时我们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不过朋友们今天可以去现场体验一下,那里已开发成国家3A级景区——龙头嘴森林公园。
如今的老鹰岩已开发成了龙头嘴森林公园
二、窗含重岩云烟
我家老屋正南面的山叫二重岩,翻过二重岩是离双龙桥45里地的紫水场,二重岩向西40里地的山脚下是麻柳场。二重岩好似两个巨大的屏风重叠在一起,常年云雾缭绕,飞瀑如练。透过窗子就能看到四季不同的壮丽画图,真的美啊!
二重岩离我家有十多里的路程,这里植被丰富,是我们打猪草、割牛草的主要地方。我小时候也经常随父母一起去干活,早上出发,大概下午两三点各自收获满满。但是,近百斤草料要运回家却比较艰难,山路不好走只能用背篓背。为了把重心提高,避免重力下沉,需用几根木棍插在背篓的下部三分之一处,然后在上部放置草料。上部往往会高出背篓很多,背在背上草料高过头顶,特别是牛草要高出头顶至少四五十公分。背在肩上颤颤威威的,还要走十多里山路,真心佩服人们的勤劳与坚韧!
二重岩最高峰叫高寨子,那里曾建有民国时期躲避土匪的一个巨大建筑,远远望去寨子的轮廓清晰可见,一直想去看看到底啥模样,山高路远没能成行。不过二重岩山腰也有很多这样的场所,比高寨子规模小,一般都依地势险要的悬崖上的石洞而筑。建筑用石条砌成,特别结实,据说当年土匪还用大炮轰过。我曾走进去看过,里面还残留着一些生活印迹,洞壁上被烟熏过的痕迹依稀可见。对着岩下的方向有两个窗口,相当于长城的垛口,可以对来犯的土匪进行攻击。这是历史的记忆,是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民不聊生的真实写照。
窗外的二重岩
三、百鸟啁啾檐下,双龙吟唱枕边
双龙桥的名字很有历史底蕴。双龙是交汇于村子的两条河。山里的河水由于落差大,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尤其是遇到山洪季节,河中的巨石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巨大的碰撞声,老远就能感受到双龙的威力。山里四季有不同的鸟儿扯着嗓子高歌,山风吹着松树、青冈树等不同的树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天籁之声像交响曲一样整天响彻在人们的耳畔。
双龙桥是建在两条河上的两座廓桥。清宣统三年重修,峻工时立下的石碑至今犹存,遗憾碑石斑驳,字文难辩。两座廓桥长均在十米左右,为纯木结构,顶上盖着灰瓦,桥面用木板铺设,两侧设木栏杆。扶着栏杆向桥下张望,飞流千堆雪,乱石声如雷。古式廓桥与两河四岸突兀的山峰相映成趣,蔚然壮观!
两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便是村部所在地,这里设有学校、药铺、油坊、百货商店、酒厂、面坊、铁匠铺、裁缝铺等,平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四面八方到这里的人都必须经过两座廓桥,廓桥的木板被踩得溜光,因此,廓桥是双龙桥的标志,成为当地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只可惜,在八十年代兴起一股石拱桥之风,把好端端的廓桥给撒了,换成了两座丑陋的石拱桥,其中一座已被洪水冲跨,给双龙桥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双龙桥的石碑依然坚守着
四、芒履蓑衣杵臼,翠竹青瓦炊烟
我家的老屋掩映在一片浓浓的翠竹丛中。土筑墙壁,木梁结构,盖着青灰色的陶瓦。升火做饭时炊烟从瓦隙间窜出,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加之炊烟随风舞动,动静相宜,让人无不陶醉于这人间仙境。想必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景致也不过如此吧!
袅袅炊烟醉了山村的傍晚
家家户户都设有煤火炉和柴火炉。煤火炉故名思义采用煤炭作燃料,因为煤炭经烧,不用人看管,适宜白天人们出门干活时用,一般用来煮猪伙食。那时猪过的日子比今天的人过的日子要好,在山上采野草和玉米面煮熟,纯天然有机食品,今天到处都打着有机食品旗号,那只不过是商家用来骗人的幌子罢了!柴火炉烧柴,用途广泛,煮饭、炒菜、煲汤、烤火、熏腊肉等。缺点是要随时添加柴火,离不开人,而且烟雾缭绕,容易把餐具和房间熏黑。特别是坐在火炉边烤火,常常被烟熏得泪眼涟涟;而且往往“前面烤糊了,背面冷木了”。但是,由于当地不产煤,这依然是山村的主要取火方式。
多功能的柴火炉是山村里的主要取火工具
柴火炉制作很简单,在地上挖一坑,四周用石条砌好,上端用一木钩固定在屋梁上,当地叫“梭搭钩”。煮饭或炒菜时将铁罐或铁锅悬挂在梭搭钩上,下面红彤彤的火苗舔着罐锅,着热均匀,烧出的饭菜非常香。特别是洋芋鼎罐饭奇香无比,半公分厚的锅巴嚼在嘴里咯嘣着响,成为餐中小孩子争抢的佳肴。
当地时兴腌制腊肉。家家户户每年冬月要杀年猪,一般一头猪要喂一年,足足有三百多斤重,富裕的家庭要杀两头。一年四季的肉都在这里了,要吃的时候随时割下一块即可。当地的腊肉无疑是最正宗的,一来用野草、包谷面饲养,二来腌制方法也是最传统的。将刚杀好的年猪肉用盐腌好,十几天后取出挂在柴火炉的上方。这样可以随时被火气熏烤,一两个月后便熏得黝黑。食用时取下一块在火上一烧,再刮去外层,随即变得金黄锃亮。这一系列流程下来的结果是,肉的口感特别好,脆、香、胶,现在一想起来就垂涎欲滴。
农村的生活用具也很丰富,多就地取材,自行加工。比如草鞋,用麻绳做纬线,用稻草做经线编成。穿在脚上又贴脚,又透气,还环保,现在动辄几千元的鞋与之无与伦比。家父便是一个草鞋编织能手,他编织时会在稻草中添加少许布条,这样既结实又柔软。他做的草鞋非常合脚,家中人所穿的草鞋都出自他手,邻里乡亲也多托他编织。
蓑衣、斗笠是雨天干农活的必要防雨工具。蓑衣用棕编织而成,肩部有两翼,雨天穿上它大小雨皆不能侵,还能方便干活。斗笠用竹条编织,糊上油纸,外面刷上桐油,很轻便,很结实。真心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那时每家都有一个石臼,早些年用来舂米、舂麦子,打粑粑等。后来我们村里建起了水能泵,从此告别了石臼舂米的日子。水能泵是一个物理装置,在河岸上修一个大水池,在一侧引沟至泵房,通过水池流动的水产生的动力带动水能泵,再带动打米机。别看这么个装置,那时方圆几公里只有我们村才有,所以,许多邻村的人背着谷子走五六公里山路来此加工。
五、锄挥苍穹星月,犁破水里云天
山村里的人异常勤劳,他们日出前而作,日落后不息。从我记事时起,印象中的爸妈一天到晚不停歇地在干着活,他们像个机器不停地运转着。早上天还未亮,妈妈就在家里忙乎开了,扫地、扫猪圈、宰猪草、推包谷、搅煤炭、挑水(每天要从400米外的山下泉水井挑水)、做早餐等;爸爸一起床就出门了,挖地、薅草、烧灰(把草皮带土铲下来用木材烧,做有机肥,这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刀耕火种)、挑粪、修田脚、搭田坎等等。待妈妈早餐烧好,吆喝着让爸爸回来吃饭,已是日上三竿了。吃罢早餐,赶紧把妈妈宰好的猪草和推的包谷面一起放在一大铁锅里,掺上水,然后放在煤火炉上。这时爸妈双双出门,到田间地头去忙乎了。中午12点过,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这时妈妈要喂猪、做午饭,爸爸继续忙男人的活,打草鞋、扎扫帚、修撮箕、斗锄把、磨菜刀等等。匆匆吃过午饭,再次将猪的晚餐煮到煤火炉上,又要出门,直到夜幕降临再一次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里。晚上回家后照样要各忙各的,待到晚饭做好已是夜里七、八点钟了。吃过晚饭我们小孩子已睡眼迷离,爸妈依然还要忙着干活,直到深夜才能上床休息。这还不算,在农忙季节还要趁着月光干农活,一些不需要精细操作的农活就在月夜中进行,比如:欠田(把土块耙平)、揉菜子等,往往要干到凌晨两三点钟。
种庄稼要靠天吃饭,尤其是种稻子的季节需要大量用水,河里的水引不上来,全村就靠建在幺岩湾的一个堰塘。这个堰塘建在三面环山的地方,有两股很大的山泉水流经此处,一般24小时能蓄满堰塘的三分之一。那时村里实行每家轮流一天使用堰塘的办法,即待堰塘蓄满三分之一的时候便开闸放水。这个水很金贵,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沟经过三四里远才能流到梯田里,需要一路检查有没有外泄。有时还怕半夜有人偷水,所以晚上就住在堰塘边守着,我小时候都也干过这活,现在想来那时候真不容易啊!
在艺术家眼里,山村的农事别有一番情致。山区的稻田依山而筑,形成壮观的梯田,田中色彩四季不同,绿、橙、黄、红交替变换。若逢雨天,细雨如银丝般斜织着,云雾如薄纱般飘飘渺渺,若隐若现,楚楚动人。尤其是水稻种植前田中皆盛满水,水中映着蓝天或霞光,让人陶醉。如遇农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挥着鞭子,牛儿奋蹄向前,划破水里蓝天,风景瞬息万变。总之,山村里的农夫仿佛在长年累月地进行着一个巨大的实景演出。当那些摄影家拍出一张张仙境般的梯田作品而激动时,殊不知这背后却凝结着农夫多少艰辛与对丰收的期盼!
美如画图的梯田却包含着农夫的艰辛与对丰收的期望
六、牧笛樵歌暮雨
我小时候放学回家主要任务是放牛、弄柴。放牛时和大人一起到山坡,大人去割牛草,我的任务是看好牛别去践踏庄稼,防止牛到悬崖边去。否则,牛会掉下山崖摔死。在我更小的时候,耕牛归集体所有,经常会有牛摔死的现象。生产队会把摔死的牛去皮用大锅炖熟,每家可分到一瓷盆牛肉,吃起来特别香,可把我们小孩子乐坏了。但是,大人们要难过好几天,那可是耕田的主要劳力啊!黄牛一般性情较戾,会经常用后脚弹蹶子,若是被它弹中,不是紫就是青,严重的还会被弹骨折。黄牛还会用头角顶人,这也是很危险的,往往能把人顶飞出去。我小时候就遭遇过一次,被牛角顶在了眼睛下部,从山坡顶到了水田里,脸上顶了一个大口子,伤疤至今还依稀可见。那时迷信,说这样受惊吓了会把影子(魂魂)吓掉,所以要“招影子”。“招影子”时一人在前喊话:“建清回来没得?”后面一人答应:“回来了。”要从受伤的地方沿途一直喊到家。
老黄牛是山村里的主要劳动力
弄柴是我小时候的主要任务。每天放学回家后要到山上去弄柴,主要是捡干枝、捞松毛、拾青冈叶、掰桐树枝,这些弄柴方法都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年龄大一点了还用开山(一种斧头名)打疙瘩(读“格斗”),打疙瘩就是把伐树时留下的树桩连根挖起来。打疙瘩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要把土刨开,把周围的根宰断,然后把底部的根宰断才能把整个疙瘩取下来。关键是有些树根深达七八十公分,刨土是个大工程,刨得少了,空隙太小宰树根用不上劲,通常一个疙瘩要用时两小时以上才能取下来。每次弄到的柴用背篓装好,背回家后倒在灶屋的楼板上,阴干后可随时取用。
最有趣的是“油光”。油光就是一种含松油的松树,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不是整棵松树都是,也不是每棵树都有。所以,每次到山里弄柴时会特别留意油光,一旦发现惊喜异常。把油光采回去劈成小块可以当油灯用,一小块油光可以燃烧20多分钟。当地有句俗话:“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就是说大年三十晚上要把火烧得旺旺的,正月十五晚上要把灯点得亮亮的。十五晚上点灯就用油光,晚上八点多钟,家家户户都要在房前屋后把油光点燃。那时村里没有通电,除了天上的星月没有其他任何光亮,当遍山油光点亮时,显得越发明亮,星星点点的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人间,非常壮观!
说起通电,双龙桥村早在1979年便开始修建水电站,早于其他村10年用上电灯。贵州遵义团结村村支书黄大发带领当地百姓修建水渠的壮举感动天下,此事被拍成电影《天渠》,黄大发因此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其实,双龙桥当年也上演了与之不分伯仲的修渠壮举。那时,山村没通电,黑灯瞎火,照明靠煤油灯。我小时候就经常去双龙桥百货商店打煤油,一斤煤油1角2分钱。煤油灯一般自己制作,用墨水瓶做容器,用棉绳做灯芯,点亮后发出两米见方的微光,偌大一个房间,跟没点灯一个样,黑乎乎的。要是一阵风来,灯被吹灭,连微光都没有了,漆黑一片。那时的村支书伍先知见此情境,决定在村里修建水电站。这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水电站引水要从河的上游平行引到半山腰,并在此修建一巨型水池,利用水的落差发电。这个水渠大概有三公里多长,沿途几乎全是悬崖,要在陡如刀削的绝壁上镢出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渠绝非易事。好在全村劳动力一齐动员,用了两年多时间才把水渠修通。水解决了,机器设备的运输更为艰难,公路只通到农琼乡政府,离双龙桥还有15里多山路。主要是这个设备都是些庞然大物,仅发动机至少有两吨重,即使是九牛二虎恐怕也难撼动。如何运到目的地?还得靠两个肩膀,用扛子连起来,30多号人一起抬。山路是不可能走了,最后决定沿着河道开辟一条路来。把巨石炸开,把低洼处填平,抬着巨大的设备,一边修路一边缓缓蠕动,用时十多天才把设备运输到位。
一天,发电机终于发出轰鸣声,村里通电了!明亮的电灯泡点亮了山村漆黑的夜晚,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邻村的人都来看稀奇,双龙桥村一时又成为新闻的焦点。
山村里并不寂寞,除了各种自然之声外,人们还发明了许多就地取材的乐器。有野豌豆壳做的“叫叫儿”,有麻柳树皮做的“角角儿”,有水竹筒做的“炮炮儿”,有黄豆叶做的“火炮儿”,有包谷叶做的“口琴”,还有斑竹儿做的竹笛。要是有艺术家指导的话,在山里建一个管弦乐队资源绰绰有余!
那时山里会时刻传出山歌声,山歌多是一些反映乡村风土人情的歌谣,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但歌谣中时常夹杂着一些黄段子,因此,尽管特色鲜明,旋律优美,常难登大雅之堂。我还记《十爱》中的几句:“一爱我的姐,好身哟材,不高那个不矮嗫,逗人啰爱!二爱我的姐,好眉哟毛,眉毛那个弯弯嗫,像拱啰桥!三爱我的姐,好头哟发,头发那个披披嗫,二尺啰八……”更早的集体生产时期,干农活都是集体出动,那时在队伍中有专人唱山歌,一边敲着鼓一边唱,还可以针对个人即兴创作,以活跃现场气氛,提高劳动效率。这是一种民间文化,凝聚着老百姓的智慧,可惜当今荡然无存了!
七、书声酒令夜阑
这里的书声是指摆龙门阵。摆龙门阵是当地老百姓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村里一些人常常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吹吹牛皮,也有讲《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的。想不到的是有些农民伯伯大字不识,但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明朝时期冯梦龙编写的短篇小说集“三言”就是从民间传说故事中收集的,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真实不虚啊!我的祖父在当地是很有影响的文化人,他饱读诗书,善于讲故事。他每到一处,尚未坐定,众人便高呼:“来一段,来一段。”祖父不仅可以讲四大名著里的故事,还擅长讲“三言二拍”里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小妹三难新郎》、《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等故事,至今还记得一二。
酒令是指当地流行的划拳喝酒习俗,划拳又叫猜拳,在全国各地多有流传,词令也各有不同,我记得的版本是:“独占一、二逢喜、三桃园、四季财、五魁手、六六顺、七巧巧、八马飞、九长寿、十全美。”更精彩的是“扯酒皮”。扯酒皮的方式有文明的“数包谷子”,一堆包谷子,猜双或单,猜中者对方喝酒。还有一种是斗嘴皮子的,双方谁把谁说得无言以对、心服口服,对方便喝酒。这会把现场气氛搞起来,围观者也能从兵来将挡、见招拆招的互斗中开开眼界,所以,凡是有酒席的地方几乎都有扯酒皮的。扯酒皮往往是个拉锯战,你来我往两三个小时是常事,有的甚至到夜阑人静才收场,到最后双方往往都酒得酩酊大醉了。
八、挑夫担月肠路
山区交通不便,因此,村里运输东西只能靠肩挑背背。那时,各村各队之间都布满了羊肠小道,但这些小道是当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我家门前有一条路是通往大进场和去煤厂的必经之路,每天路过门前的人源源不断。无论是月夜还是白昼,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无论是晴天还雨天,都挡不住挑夫和背妇的身影。
最让人心疼的是挑煤的人。由于本村及附近地区没有煤厂,所以要到30里外的铁路弯、雷家弯去买煤,那里不通公路,完全靠人力搬运。煤炭很沉,一般一个挑夫一次性要挑一百多斤,力气大的要挑二百多斤。尤其是邻村及更远地方的,来回至少80华里,天刚蒙蒙亮从家出发,到煤厂后还要排队,待装好担子已近中午时分。这时,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饥饿也慢慢袭来,艰辛可见一斑,要是赶上酷暑天气更不可想象。等他们走到我家附近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大多精疲力尽、饥肠辘辘。必须要补充一点能量,一般他们会带一些剩饭或煮熟后的土豆等食物,在我家热一热。我家也会给他们提供方便,还贴柴火、贴油盐。个别没有带饭的饥饿难忍时也向爸妈求取,念其可怜爸妈一般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些几乎是每天要经历的事。不仅如此,为解行人口渴,我家每天会烧一大鼎罐凉茶,任路人自取。父母的善良在当地受到好评,以至于我家大姐出嫁时来吃喜酒的人络绎不绝,以示感谢。
太阳落山处是麻柳场镇
九、村妇俚语堂前
别看村里交通不便,村民们都散居在山村各地,但村里的信息传递毫不受影响,甚至一点也不比当今信息化时代差。这主要是因为村里的农妇爱好家长里短的话题,往往有不吐不快的欲望。村妇们不管在哪里碰到面,站在路边、依在岩石上,有时甚至是背着重重的东西,都要拉几句家常,争分夺秒地聊上几分钟。这是村里的一道风景,也是村民们情感联络的一种方式。想想现在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纵使对门不相识,是值得反思的!
九、亲情挑子满载
农村人重情义,尤重亲情,从当地的诸多民俗就可以体现。当地走亲戚叫走人户,走人户送礼分几个层次。一般礼节性的送情只送1元现金或十斤谷子、一斤杂糖、一块毛巾,中午在主人家吃一顿饭,当地叫白客酒。重一点的送礼礼品丰富,要用人情背篓(一种专门用来装礼物的背篓)装,里面的礼物都是一些日杂食物,如:面条三斤、白糖一斤(白糖要用纸包装成金字塔形状)、粉条一斤、二葵一升、谷子十斤、鸡蛋十个、海带一斤等等。像亲家、姑姑、舅舅、姨妈等更尊贵的客人的礼物就更重了,上述礼品都按双份装。所以,那时写人情薄至亲亲戚一家要写满两页纸。装礼物的工具叫“挑子”,是用两个竹篮加一个扁担组成,特别尊贵的还要办双挑子。礼物的摆放方式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看起来丰富,有的还要打两个大糍粑(直径大约五十公分)、十个小糍粑,蒸十个酵粑,这样挑子里显得更加丰富,挑在肩上颤颤悠悠的往往能引起路人的注目,到主人家也有面子。这些尊贵客人一般在正酒的前一天晚上到达,第三天吃过早饭后才返回,贵重客人还要留下来再耍几天。
十一、俗庆龙灯舞欢
乡村平常节庆活动并不太多,重要的节日除春节外,还有元宵、端午、月半。当然还是春节热闹。冬月便开始杀年猪,杀年猪时要吃杀猪饭。年猪杀好后要邀请附近的亲朋一起大吃一餐,食材全来至刚杀好的年猪身上,最新鲜不过了。腊月二十开始,陆续准备各种过年盘缠。比如,泡汤圆米,将糯米和大米按5:5的比例在冷水里泡好,五天后取出用石磨磨成汤圆面。当地时兴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圆,汤圆做得很大个头,将一团面中间掏空,放入上好蔗糖,然后捏上开口,一个汤圆便做成了。做汤圆最考验手艺了,好手艺做成的汤圆皮薄腹空,新做的丢进沸水里便飘浮起来。此外,还要磨豆腐、蒸酵粑、打兹粑、酿甜酒等等。
春节期间各种娱乐活动也挺多,有打钱棍、舞狮子、舞龙灯、车车灯等民俗活动。除了定点表演外,还有挨家挨户讨要红包的上门表演,比如:唱土地、舞狮。唱土地一般为一人独演,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铜锣,口念“四言八句”(当地一种讨口彩的顺口溜)。舞狮为一个组合,一只狮、一个“大头和尚”、三人锣鼓队。在去主人家前的路上锣鼓声便开始响起,到主人大门前舞狮开始,随后由“大头和尚”领着狮子给主人拜年。“大头和尚”代表狮子说“四言八句”,句子内容与唱土地差不多,一般根据姓氏或主人家境说一些祝福语,比如:“狮子欢腾舞,来到傅家府。傅家人勤劳,仓满腰包鼓。傅家人丁旺,成才状元府……”此举意在向主人讨要红包或礼物,根据主人客气与否会送半升米或红包若干。也有吝啬的,远远听到锣鼓声响起便关闭门户偷偷溜走,让狮子吃个闭门羹。
俗话说:“大人望耕田,细娃儿盼过年。”过年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从杀年猪的时候就满怀期望,每天掰着指头倒计时。除了丰盛的年夜饭外,这些娱乐活动像看西洋镜一般,往往跟着队伍涌上涌下,特满足!
如今的山区已大变样了,水泥公路已实现村村通,以往曾经热闹的羊肠小道已布满荆棘,湮没在荒野之中。村里通电、通讯,家家盖起了小楼房,很多家庭已购买了小汽车,条件与城镇无二。尽管如此,如今的乡村却是一遍萧条,许多田地已荒芜,马路上少有汽车行驶,宽敞的小楼几乎全都关门闭户,空空荡荡,只有少数的老人和零星的年轻人依然静静地坚守在曾经热闹的乡村。
如今的山村已遍地小楼却空前萧条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东南沿海先富起来的地方需要大量务工人员,所以全村中青年均在外地务工,大多举家在外生活,家中仅余一些老人留守。往日的热闹和传统习俗基本都尘封在了记忆中,一方面这是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遗憾,乡村文明可能就此消失。由于年轻人漂泊在异乡,没有文化传承的机会;留守在乡村的空巢老人又不问世事,也无力多管。于是,乡村不但田园荒芜,也成了文化荒芜之地。乡村文化的没落简直是断崖式的,传统习俗、传统礼仪、传统节日在乡村慢慢消失。不仅如此,取而代之的是浅薄与低俗的民风。有一次回乡在路边看到一家正在办丧事,现场搭建了一个舞台,几个穿着暴露的女演员在台上搔首弄姿,唱着流行歌曲,台下的人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这与丧事的氛围实不相称,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度摧残。
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发展很重要,但文明的发展却是重中之重,乡村亦如是。乡村的优良传统、乡村的敦厚民风一定要沿袭下去。现在的城镇化工程把许多老百姓赶上了高楼,一刀切似的把乡村夷为平地,对于乡村的传统文明来说是一个巨的损失。所以,今天翻看老屋的照片感慨良多,故行此长文,不在乎有多少人阅读,唯愿将乡村的这一历史片段留住!
我爱你,一个穷乡僻壤却滋养着祖祖辈辈的小山村!
我爱你,一个山清水秀却孕育着敦厚民风的小山村!
我爱你,一个飘然世外却播下我童年梦想的小山村!
我爱你,一个别梦香醇却历久弥香的小山村!
我爱你,古老的双龙桥村!
文武斌·心开始
学文武 读经典 扬孝敬 育贤才
识别二维码关注 直击教育第一线
从特长直达自信的地方
小学021-31116981 中学3111786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