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的故事讲解(一块儿唐代石碑告诉你的弥勒佛的故事)
晋城国宝:青莲寺传奇之(十)唐碑遗迹(上)
文/韩静
关于青莲寺的系列文章,已经写到了第十篇,有的朋友很关心,是不是该结束了呢?
对不起,确实难以收尾,毕竟青莲寺的故事太多,它蕴含的信息也太丰富;即使已经用了很多的篇幅,可是依然还没有对它介绍全面,比如唐塑、宋塑,比如它园林化的构景,再比如在上寺发掘出的国内现存的几通蕴含有丰富历史信息的石碑。
因为这通石碑蕴含的信息比较繁杂,咱们为了把它讲清楚,只能被迫分开表述,这次先讲弥勒图,下次再说碑文内容。
二 震惊世界的弥勒说法图
先说碑首的这张图。
此图描绘了一个场景,那就是弥勒佛说法,因为佛不可能坐在野地里,所以便顺带描绘房子,那么这张图的价值就大了,下面我们看具体内容:
整幅图高约为60公分,阴刻手法,主题为《弥勒讲经佛殿图》;
图上是一座寺院,这座寺院云烟缭绕,犹如仙境之中;在图画正中央是一座非常华丽的经楼,屋顶为重檐庑殿顶,可见当时佛教尊崇,地位规格之高。
经楼后面是双层连廊,一直向周围延伸;在画面最前方也即是最下面出现了一座山门,这山门可见有台基的立柱,四柱式,屋盖取单檐庑殿顶;
周匝有莲台,上面是头顶圆光的护法弟子在守护着,他们立于山门两侧,而由山门延伸出的围墙由柱子和廊屋构成,环抱整座寺院。
在经楼前可以看到端坐的弥勒菩萨,头顶圆形的头光,宝象庄严,头戴花冠,衣着轻松,纹理清晰,身佩有层层的璎珞;
弥勒佛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座于莲台;在他左右则各有一名弟子,前面的空地上还各自坐有五名听法的弟子,头光清晰,衣着飘俊。
在佛周边有五名乐手,左边的手持法鼓、法钟、木鱼等乐器;右侧的以琵琶、横笛、竖吹为主;
整个场景规模宏大,肃穆和谐,仙音袅袅,展现出唐朝弥勒信仰的流行态势和宏大场景。
“宝历“是唐敬宗的年号,而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三年;
据说,他治国无能,但却是位体育高手,擅长马球、手博、摔跤、拔河、龙舟等,更有甚者,半夜还在宫中“打夜狐”。
他执政时期已是唐朝的末期,弥勒信仰可见仍在盛行中;此图十分稀有,目前能和此图相对比的也就是西安大雁塔门楣处线刻的佛殿图,在时间上青莲寺的图比后者晚了约有一百多年,但若从规模的完整性上来讲,又要超过不少。
三 扒一下弥勒佛的三重身份
弥勒佛大家都十分熟悉,笑口常开那位嘛!
一般寺院进了山门就是他,后面是韦陀菩萨,他俩搭档的挺好。
弥勒是梵文音译,本意是“慈氏”;早在古印度早期佛教中,他就出现了,算是元老级别的这么一位佛。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弥勒也随之进入中原,当时主要是作为净土信仰的代表。通过哪部经典来介绍呢?就是《道行般若经》和《放光般若经》这两部经。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近乎狂热发展时期,但是对于佛的区分也没那么细致,据说弥勒信仰就达到了巅峰,当然也有人说到隋唐就没落了。
我看这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
从现存诸多实物来看,弥勒造像在唐到五代是非常流行的,完全是一个大项,这才是弥勒信仰真正的鼎盛期,至于北宋开始,弥勒信仰就变化了,开始世俗化,而且还出现了契此和尚,就是大肚能容那一位,由此弥勒才开始走向神坛,成了喜气洋洋的胖和尚。
从造像的特点来说,我们熟悉的弥勒还要分为三种,这表达了弥勒三种不同的状态,有必要一一区分。
第一种:菩萨装,这通唐碑中的弥勒便是菩萨装。
他往往是身披璎珞,头戴花冠,通肩袈裟,说法印形多,是一位姿态曼妙的菩萨像,这表明当时他还是一位菩萨,还没有成佛,但是因为学问很好,因此就经常上兜率天讲经说法,这个状态下他就是一位菩萨。
第二种:佛的样子。
为什么是佛?样子上就显得很没有性格了,跟一般的释迦佛、阿弥陀佛都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说他后来下生到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面先后说法三次,吸引了很多受众,弟子众多,足足度化了282亿名弟子修行成“阿罗汉”之后,他自己功德圆满,于是就修成了未来佛,所以这个时期他就是佛的样子,表示成佛。
第三种呢?就是罗汉像。他的样貌就是一位大肚子的,整天笑眯眯的和尚。
这来源于五代的契此和尚(布袋和尚),笑口常开,大肚能容,手中握着一把大蒲扇,这是十分本土化的、世俗化的形象,就如同你熟悉的胡同退休大爷,老百姓喜欢,因此后世成为常态。
这三种造像,都是弥勒的真身,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而这幅唐朝末期的弥勒说法图背后又蕴含着哪些历史的真相,它又是如何描绘出了唐朝佛寺的真实面貌的呢?敬请关注下期解读(韩静)。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我会逐一回复。【马上订阅 触摸古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