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老评剧唱腔(评剧小生的佼佼者)

——评剧表演艺术家刘小楼侧记

1987年1月10日,长春评剧院举行建院大会。这在评剧界是一件大事,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的评剧界名人不顾严寒专程赶到长春祝贺。哈尔滨来的代表就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小楼。

好听的老评剧唱腔(评剧小生的佼佼者)(1)

刘小楼,在艺术上自成一派,是东北人民特别是黑龙江观众喜爱的小生。他原名刘连升,1922年5月25日出生于河北宝坻官庄村一个评剧世家。其父刘宝山为著名西路评剧演员,戏路广,徒弟多。受父亲影响,他6岁进入梨园,7岁随父学戏,9岁登台,17岁正式应工小生。他先后与桂宝芬、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芙蓉花、小白玉霜、六岁红、鲜灵霞、鸿巧兰、李兰舫等同台,活动于京、津一带。

1949年北平解放后,他与小白玉霜合作首演了评剧现代戏《兄妹开荒》。

1950年刘小楼调入哈尔滨市评剧团,与喜彩苓、李子巍、郭砚芳等长期合作,把火热的青春年华倾注在黑土地上。在评剧舞台上,他给观众留下了一系列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他演出的《雪玉冰霜》、《唐伯虎点秋香》、《人面桃花》、《兄妹开荒》已成为评剧界的经典佳作。他与喜彩苓合演的《白蛇传》更享誉国内外。他在舞台上塑造的许仙、崔护、柳毅等众多评剧小生艺术形象,领一代评剧文生风骚。1953年他在东北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大会中演出《白蛇传》(饰许仙),获优秀表演奖;1956年他在黑龙江省戏曲汇演中表演《柳毅传书》(饰柳毅),获优秀表演奖。1959年他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及到上海为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演出,曾得到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誉。

刘小楼的演唱嗓音清脆、音域宽阔、声情并茂、韵味浓郁,唱腔板头扎实、吐字清晰、节奏稳健、变化自如,尤为难得的是其唱腔与女声同弦同调(即用正弦唱正调),最高音可达G调6音。其中许多唱段具有独特风格,使评剧男演员上升到主角地位,开创了北方评剧独特的刘派艺术。

晚年,刘小楼十分注重培养青年演员,收徒授艺,为弘扬评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投其门下求教的弟子有宁维学、李儒林、李云峰、高云成、徐玉民等。

刘小楼的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柳毅传书》、《唐伯虎点秋香》、《杨乃武与小白菜》、《人面桃花》、《孔雀东南飞》等,其中“大丈夫威武不屈”、“娘子把真情说一遍”、“三春杨柳黄莺唱”等成为评剧小生腔的经典唱段。

刘小楼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毕生酷爱评剧事业,始终关注着黑龙江省的文化事业发展。晚年住院期间,他还参加了由黑龙江省著名艺术家组成的“十老”宣传和谐社会演出队。

刘小楼曾先后任市评剧院业务团长、副院长、艺术指导、顾问等职,是历届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及第六、七、八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剧协理事,黑龙江省剧协理事,哈尔滨市剧协理事、副主席。

好听的老评剧唱腔(评剧小生的佼佼者)(2)

最后一次登台演唱

刘小楼在1984年退休。199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4月10日,刘小楼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终年85岁。

我编纂的《中外名人生卒大辞典》(待出版),入选标准颇高,刘小楼却不能缺席。由此可见笔者对他的历史评价。

好听的老评剧唱腔(评剧小生的佼佼者)(3)

《白蛇传》截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