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包子影响孩子(一只包子走红了)

作者:冯行姐

一个包子影响孩子(一只包子走红了)(1)

1

日前,一部约七分钟的动画短片《包宝宝》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这个片段看笑了外国观众,觉得非常滑稽。看哭了中国观众,妈妈们自然是心有戚戚焉,已经成年的年轻人有的说此时才体会到妈妈不忍割舍的母爱,有的说至今苦恼无法逃离母爱的樊笼。

惯子犹如杀子,多少父母正在过份保护孩子溺爱孩子,巴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好与自己曾得不到的统统倾注在孩子身上。若你不能养他到老,那么请你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让他在生活中学会对自己负责。

短片中女主角喜得包宝宝,把它当宝贝儿子般宠着,捧在手怕不舒服,跟着走怕它摔倒,放在摇篮怕饿着。

这恰恰不正是我们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吗?

新学期开学幼儿园小班,3岁多孩子入园生活,老师发现一部分孩子不能如厕,不能认自己的鞋子、衣服,不愿自己动手吃饭。排队时不去拉同伴小手,甚至叫他自己拿椅子坐,他宁可坐在地上也懒得去拿……

父母在家包办了一切,孩子过着朕般的生活,可当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时,他就无从适应。

短片中包宝宝渐渐长大了,妈妈带他户外活动,可也只能在妈妈身边溜达,不能离开她的视线。

当包宝宝渴望与其他孩子一样踢足球,渴望与同伴交往交流时,妈妈却拽住宝宝手不愿放行,寸步不离跟着。

趁其不备,包宝宝偷偷溜开玩,结果一不小心,吃了一记球印,妈妈大惊失色,一个箭步飞身卧踢开足球抱起包宝宝。

导出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心中护儿的行为,父母害怕孩子吃苦,怕饿了他,怕冷了他,怕他摔痛,却不知这正是孩子健康成长必经之道。

2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正是孩子日后成功的道理。

在我们身边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家有二孩,溺爱却依然是家庭中屡见不鲜的现象。长辈们总会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大了就好了”。真想问一问,大了就真的懂事了吗?别闹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说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他妈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短片中的妈妈则担心“包宝宝”在外面会受伤、受欺负,要把孩子更严格保护起来......

一个包子影响孩子(一只包子走红了)(2)

甚至孩子交什么朋友,交谈内容也要一一知道,可是孩子渴望自由,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愿在母亲的控制、监控下生活。

于是,“母子”之间的矛盾产生了。

母亲做了一桌好菜想挽回包宝宝的心,但孩子头不回毫不犹豫地离家出走了。

以至后来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母亲不能接受他的爱情,要阻止他离开家……最终,片中的妈妈在小包子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彻底崩溃了,一把将小包子吞进肚子里,泪流满面......多么痛苦的讽刺!生活中,不也常有这样的妈妈,最终以爱之名“吞噬”了孩子的自由和人生。

有这样一位大龄青年,从小在父母的溺爱长大,父母包办了他的一切,读书所选的学校,专业技术以及工作都是出于父母之手。到了论婚娶,还要父母操心,真正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女朋友来了不还口,房子装修样样工都不会下手。结果30多岁老婆讨不到,70岁的老父母四处奔腾为他将罗。

因此父母的溺爱正悄悄地“吃掉”自己的孩子。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宠溺下,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一切有父母代为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开温室就必然被暴风雨摧毁。

若想孩子成材,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一切,你是孩子的指路人,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一、父母爱孩子要有理智

二、爱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三、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真正的父母之爱,是在孩子小时候给出足够的爱、照顾和尊重,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退场。

作者:广东省云浮市人,好学教育管理者,曾任教小学兼班主任,现任教幼儿园,二十年教学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