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1)

文/陈祥耀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保护与发扬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内容,也在于它的特色。现先言其特色。

(一)显著的代表性。

世界上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并称两大流派(或者突出印度佛学,从哲学上列为三大派),两大支柱,历久认同不变。这就表明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持久的绵延性。

我国文化与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并称世界最古的四大文化。前三者因为国家经过衰亡,呈现命脉中断、变迁。我国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元、清两朝,中央政权虽为蒙、满两个少数民族所主持,然他们接受汉文化,其后依旧融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中华国家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没有中断。西方的希腊、波斯、罗马、希伯来、伊斯兰等文化,也因国家的兴替而文化迭经变迁和合流,不像我国的国家系统和文化系统的长久持续,永为屹然独峙而绵延的一支。

(三)特具的包容性。

我国西部、北部、西南部绵高山、大川;东部、东南部面对大海,广土众民,既有大片的陆地疆域,又有很长的海岸线。这片疆域,既使我先民拥有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得以从容哺育本土文化;又能利用海上交通,以广阔的眼界和胸怀,吸收异域文化。汉唐以来对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吸收,非常显著。尤其是印度佛经及佛教大乘教义,在我国比在其本土得到更好的保存与发扬;西方各种宗教先后传人,与我国各种民间信仰,兼容并存,不相排斥;晚明以后,欧洲传教士带来彼邦科学、文化的著作和器物,受到我国开明人士的欢迎和传播,都表现了我国文化的巨大的包容性。晚清“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人民一方面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大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范围的广泛,心情的迫切,态度的认真,更表现我国文化一贯富于开放性、包容性的光辉传统和博大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并可期待我国文化能进一步以大陆文化而兼有海洋文化之长,以东方文化而兼有西方文化之长。

(四)广泛的影响性。

随着我国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打通,及其前后中外人士的相互往来和各种交流,双方互动,各有所获,我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超亚及欧。在东南海域,对南洋群岛、朝鲜半岛、日本,关系密切,对这些地区的文化影响,尤其深广,昭昭史迹,古今传为美谈。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2)

二、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举其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约述四端。

(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历史文献。

先秦时代,孔子对于《六经》的编述,保存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学术,他所阐扬的仁义、诚恕、忠孝、中庸的道德思想,“德治”、“大同”的政治思想,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智仁勇”兼具的人格精神,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坚持的“自强不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孟子对于保证人民有“免于饥寒”的“恒产”的呼吁,对于“民贵君轻”以及臣下反抗推翻无道之君的正义性的张扬,对于“不义”战争的强烈反对,对于“仁政”思想、仁义思想、心性修养的进一步阐发,对于“舍生取义”与坚持艰苦奋斗的“大丈夫”精神的提倡;孔、孟对于节用爱物、天人和谐的思想;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天道自然观,对于人的后天教育的重视,对于“合群”和“法后王”的社会发展观,这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孟思想更以儒家正统而成为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精神的主流。道家老子对于宇宙根源和规律的“道”的概括,对于“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事物的矛盾及其转化的辩证规律的揭示,对于阶级社会的制度与文明的批判;庄子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对于事物的相对性的分析,对于“顺自然”、“无为”、“忘我”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对于阶级社会的制度、文明的进一步批判;墨子积极宣扬“兼爱”、“非攻”、“尚贤”,以“三表法”为求真理的标准,重视节俭生活和工艺制作,实践舍己为人的苦行精神;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的宣扬“法治”,反对贵族特权和分封制度,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政府;以及名家对于逻辑规律的思考,兵家对于战争规律的总结等等,“百家争鸣”,哲学、政治思想的怒放光芒,只有古希腊可相媲美。汉代董仲舒宣扬“更化”、“大一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些合理成分;王充反迷信,反是古非今,“疾虚妄”,以及“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等朴素唯物论思想和批判精神;魏晋玄学对于名理的思辨;隋唐佛学对于大乘佛教的发展和禅宗的建立;宋明理学家对于理气、心性问题的探讨;明清反对理学偏向,重视合理情欲的人文精神和启蒙精神,大多属于传统思想的精华,为优良的文化精神之所寄。

我国历史文献的丰富,举世无匹。纪传体史书,有《二十四史》、《清史稿》、《新元史》,《起居注》、《实录》等原始资料及各种补编。编年体史书有《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已佚)、《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纪》、《通鉴纲目》等。纪事本末体史书,有《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诸史的《纪事本末》等。“政书”类史书(典章制度兼文化史)有《九通》及各种《会要》、《会典》等。此外,按《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的分类,还有“别史”(《逸周书》以下多种),“杂史”(《国语》、《战国策》以下种种)、“诏令奏议”、“史钞”、“时令”、“地理”(有大量的疆域志、山川志、地方志)、“职官”、“目录”、“史评”各类,林林总总,浩如渊海。这种丰富遗产,可使我国人民充分认识先民立国创业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从而更加激发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精神;又可使我们与世界人民一起享受充分认识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从而提高生活智慧的益处。

(二)人文精神与政治遗产。

我国文化史上显其异彩的人文精神,有三大端。其一,“天人合德”的自然生命观。《易经》说天地人为宇宙的“三才”(《系辞》),这三者互相依存,无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其关系应该相生、相济、相合;不应该相克、相损、相违,这就形成人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能够共同得到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天人合德”的天道观,或曰自然生命观。故《易经》又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类要“继”天地之“善”,“成”天地之“性”,“大”与“广”天地之“生”,“穷神知化,以体天撰”,“崇德而广业”,“开物成务”,“弥纶天地之道”,“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系辞》);“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乾卦》),“财(裁)成大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卦》)。《中庸》也说:“天命(天的自然赋予)之谓性(人性),率性之谓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道家归于自然与“天人合德”的思想也很显著,如《庄子·齐物论》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里不再多举。其二,以“道中庸”、“致中和”为本的人性调控观。客观世界的事物,存在种种矛盾、差异;人的主观世界,认识与内心的要求,也存在种种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很好调控,就会产生种种错误,种种祸害。客观世界的调控,要有社会制度的保障,也要靠人来进行;人的主观世界的调控,更要靠人的自为。对于这种调控,《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朱熹注释引程颐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他自己引申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样看来,“中”就是正确不偏,“庸”就是正常不乱。“道”,朱注:“由也”,即“遵循”之意。“中庸”之道,是儒家调控事物矛盾的一种法则,篇中举示操作方法,有避免“过”与“不及”;善于“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有得而到“笃行”;“择善而固执之”;由“诚”而得“从容中道”等。“中和”,则是调控的目标和效果。儒家贵“中和”,贵“和谐”,所以从调情感、制礼乐到对待一切天道人事,都要求“中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左传》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襄公十一年)《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切物我、人我、理欲、善恶的矛盾、冲突,都应该用“道中庸”、“致中和”的准则来调控。如《大学》所谓“絜矩之道”;《孟子》所谓“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善推其所为”(《梁惠王》);《礼记》所谓“欲不可从(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曲礼》),“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礼运》);《论语》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见利思义”(《宪问》),“君子矜而不争”(《卫灵公》);《荀子》所谓“人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王制》)。遵照“中庸”、“中和”之道,凡事不走片面、极端之路,不以私欲而损害他人与群体,这是儒家学说;但认为“和谐”重于“竞争”,主张处事公平合理,爱好和平,反对凌弱暴寡,反对侵略战争,则是儒、道、墨等派的共同思想,成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传统美德。其三,以人民为本,从完善个体做起的社会发展观。《诗·大雅·烝民》:“天生杰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荀子·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因为重视人的作用,所以在社会政治关系上,主张从完善个人做起,与西方强调从“立法”做起不同。《大学》贯通“道中庸”之旨,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在这个基础上,做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健全社会细胞,然后能健全社会机体;细胞不健全,机体就无法健全。由此而又强调由“贤人”执政的“德治”,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有“治法”,还要有“治人”(《荀子·君道》),注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在立法、执法、守法、用法方面的重要作用,这都是正确的,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之一。当然,若过分强调“人治”,忽视“法治”,也有偏差,也会出现很大的局限和困难,这一点,先秦法家已作了阐述。

我国长期延续君主专制政治,民主政体建立较迟。这一点落后于西方。但我国在君主专制时期,学者很早就强调“民本”思想,强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民)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任贤”与“杀人”等大事,国君只听到其“左右”、“诸大夫”皆曰“贤”、曰“可杀”的意见,还不可从;必须“国人”皆曰“贤”、日“可杀”,然后可从。(《孟子·梁惠王》)这都具有民主性精神。在制度上,《书·周官》载周室除设立助国君“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三公”、“三孤”之外,又设立“六卿分职,各掌其属。”六卿,即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相当于后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国君分掌政务,组成政府机构。秦汉时,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直接分管庶政。汉代“三公”可以“开府”,自选僚属,内廷、外朝有分权,故“宫中”(内廷)、“府中”(外朝)之别,仍见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惜国君有时欲扩大权力,重用内臣,外府大臣的职权,遭受削弱,制度变动不能健全。魏晋南北朝,尚书、中书及门下侍中,先后成为辅执大臣。唐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避太宗曾为尚书令,改设此官),皆居相职。国君诏令由中书拟发,门下可以审核封驳,决定后由尚书执行。三省长官每日会议政事堂,讨论国君交办大事,相权加重,外府相对独立于王室。唐代又推行科举制。进一步打破贵族特权,开放平民士子的进身之路。以上两个方面,也表现了我国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一定民主性因素,成为具有进步性的政治遗产。可惜盛唐以后,三省制逐渐废弛,明清不设宰相,阁臣品低权轻,君主兼揽相权;科举制度也因用“八股”取士而产生积弊,这种进步因素也遭受破坏。幸而物极必反,这些破坏又从反面激起民主政体的早日诞生。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3)

(三)自成体系的文学艺术。

我国的方块象形文字(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成为世界文字的两大系统。汉字每个字形状不同,自成一个单位;一字一音,一字一义(音有词性变调与平仄两读,义有假借引申,但不影响其主音、主义)亦各自成一个单位。每个字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形没有相同的;音同的虽多,而形义不同;义有通假,而本义不变,同义词的形音又不相同。每个字的形音义相当固定,用这种文字记录的语言,其意义的表达和应用也相当固定。一字一义(通假时也只用一义),则组句简炼,书写篇幅短省;一字一音,音又有平上去入“四声”及“平仄”之分,则语句的节奏性强,富于音调美;一字一形,则保证音或义虽同而字不相混。一字而成为形音义结合的独立单位,则组词、组词组(短语)、组句,可以灵活多变,富于技巧。汉字为汉族所用,汉族从古人口多,活动地区大,组成大国也很早。但山川阻隔,本族的方言还多殊异,于是采用一种应用较广的中心地区的语言作为标准语(普通话),称为“雅言”。书面记录用“雅言”,便于共同掌握。于是由文字的固定统一,又促进语言的相对统一,由这种统一,又促进可以共同阅读、理解的文学创作的发展。经过文学创作,又进一步脱离方言、口语,提炼而成一种更有固定性和艺术性的“书面文学语言”,今人称为“文言”。这种“文言”,语句简炼,组织灵活,意义浓缩,音调优美,富有特殊的美感。用它写成文学作品,形式不必刻意铺张、做作,不必求长、求细、求曲折,也能辞达意足,自见功力;内容不限于抒情,连议论和简单叙事,也能于语句节奏中表现感情旋律,有感染力。于是文学体裁,以短篇的诗歌、散文为主,不必以篇长为贵;各种题材的艺术性可以广泛地、自然地体现,不必以写情为贵。这种特点,从司马迁到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中,便可清楚看出。诗歌、散文发展早,流传的时间长久、空间广远,阅读的限制少。今人阅读先秦作品,障碍仍少。长篇小说与戏剧发展较迟,与口语结合较密、距离较近,今人称其用语为“白话”,但它也用统一的汉字写成,时空变动所带来的阅读障碍也不大,这点也优于西方拼音文字作品。由于汉字特点,我国文学又有骈文、律句、联语这些特殊体裁,其整齐对偶的结构形式,为它种语言、文字所无。以上各点,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文学在世界上自成独立无二的体系。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之高精与丰富,与西方相比,互有特色而无逊色,共同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方块汉字,加上它的书写用具是毛笔,又形成世界上唯一的书法艺术。毛笔的应用,又使我国的绘画,与西方用硬笔为主的绘画,各走不同的发展道路,各擅不同的绝技,形成不同的大流派。这也是我国艺术自成体系的表现。

(四)手工业和科技的成就。

我国元清两朝,由于统治者出身文化根基较浅的少数民族;朱明一代,由于汉族统治者强化专制政治,在文化上带有一定的破坏性和倒退性;而这一时期,从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一系列的变革,又恰恰是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走上空前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比之,在科学技术方面逐渐落后了。但在此前,情况并非如此。这在英人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已可概见。

从夏商周到唐宋,我国不但以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四大发明领先世界各国,其他手工业和科学技术,也还有很多是先进的。商周的青铜器、陶器、铜器、铁器、玉器、金银器,已制作精美。秦筑长城,建阿房宫;汉代地下出土的金镂玉衣和种种工艺品;隋开运河;唐代对都城长安、洛阳的建设以及种种器物的改进;从夏禹、李冰以后的治水;从唐尧到汉武帝时的历法;从《内经》、《本草》、仓公、扁鹊到张机、华佗、许澄、孙思邈等人的医学;从《九章算术》到祖冲之、祖之、贾鸾等人的数学;从张衡的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到马钧的织绫机、水车、水力发动技术、祖冲之的千里船;从《周礼·地官·司稼》的辨别种子与地宜,《礼记·月令》的注意灌溉、施肥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都可说明我国的天文、水利、建筑、医学、算学、造船、纺织、农业等科学技术都发达很早。手工业品的精益求精,日新月异,其技艺更令后人惊叹。我国的生活服饰和手工艺品,都以对称、调和、庄重为美;建筑物的布置除如上要求外,其园林构造,又力求贴近自然而变化多端。这种审美观点,在世界艺术、美学上也存在显著特色,具有独到的文化风格。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4)

三、保护与发扬的重点

(一)保护与发扬的重点是文学艺术。

工艺品、科学技术、思想资料、历史文献,属于有形器物和理性思维,比较容易让外人欣赏、仿效和理解、接受。以汉语“文言”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声色格律”、“神理气味”,则很难为语文不同的外人所直接感受和深入体会,而其中所蕴藏的我国历代文人的智慧,独擅的艺术功能又很丰富,这应当是我国人民保护与发扬的传统文化的重点。“文言”作品,包括古代的诗、文、词、曲(散曲和戏剧曲辞)等。至于用“白话”写成的小说戏剧,则比较容易翻译和为外人接受,比较容易流传。我这里提出以“文言”为重点,是从交流传播与保护、发扬的难度出发的,并没有看轻我国“白话”文学作品的伟大成就的意思,正如我这里只谈文学,也没有轻视其他哲学、政治著作的重大价值的意思。

(二)保护与发扬的基础是汉字。

传统文学作品的载体是汉字,离开汉字,不能表现其特殊的艺术美。所以要保护与发扬传统文学的生命力,必以保护汉字为基础。此其一。汉字的优点还不止此。它一个字同时是一个词又可作为一个词根,可以相互配合,构成大量的双音词、多音词而不必另造新字。我国古代,表示各种物体、动作及物体部件,都分别地创造不同的字,所以字数多,后代因生活变化,逐渐把冷僻少用的单音词,改用常见的字构造易识易解的双音、多音词来代替它,词语增加而常用字反而减少。作为词与词根的字的本义仍在,新词可以联系旧字义来理解,又可减少认识许多专门性词语的限制,不致读隔行的书尽如对着隔山。古今汉字有数万之多,常用字减多增少,现代人读古书,比读现代人所写、所译的书,要认的字并没有增加太多。能够认识数千字,少数生字查字典,一样可以读古今书。较之拼音文字,一词产生便须造一新字,新字大量累增而认识负担重:古音一变,则古义无形可辨,读之茫然,优点也很明显,此其二。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5)

汉字既有如上优点,对于维护中华文化,作用极大。为什么上世纪初年以后,就有人提倡以拼音代替象形而废除汉字呢?因为当时提倡“白话”,过于否定传统“文言”的价值;感到汉字在排字、打字、发电讯等方面存在技术困难,故有这种设想。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字改革”方案,是基于改汉字为拼音文字作过渡而制定的,所以大量合并同音字,造成应用上的一些混乱、困难和倒退。现在科学进步,汉字的排字、打字、传真、发电讯、输入电脑种种技术问题逐步解决,缺点消除。而它的造句简炼,说话、书写的时间和篇幅短省,认识极少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限制,新词产生一般不用造新字,词与词组意义的区别很精细,这些优点进一步为中外人士所认识。现在外人学汉语的热情与数量大增;我国人民对于废除汉字、使汉语走拼音文字道路的想法也有所反省。为了保护中华文化,保护传统的文学艺术,保护本国语文的优点,我们应该大力保护汉字。我们为传统文化计,为后代人的长远利益计,应努力争取汉字的永久生存,并发扬光大其效用。我们现在保护汉字的起步措施,是重新考虑“文字改革”的方案:文字笔画的简省是可行的,有些形体的美观、适合还可斟酌;同音字的合并则不能轻意、草率,过去的合并应该重新研究,补救其缺失。不要因一时的苟且,而损害万世的利益。

二OO七年五月三日完稿

(原载《泉州学林》2007年第3期)

以上选自《喆盦文丛下卷·哲学文化晚思录》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丛书《陈祥耀文史类稿》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6)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