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千里江山图(光照千秋梦正圆)

为纪念建军95周年,方祖岐酝酿许久创作了国画《长征图》,这幅画绘制近一个月,绘成后方祖岐邀请画家萧平先生润笔补色,近期完成了这幅国画。这幅画象征着在长征中牺牲的烈士已经化成了百姓心中的菩萨石像,守卫着长征伟大的胜利,赢得了新中国,迎来了新时代美好的今天。

长征千里江山图(光照千秋梦正圆)(1)

光照千秋梦正圆

——— 读方祖岐将军《长征图》

祖岐将军久以诗书著称于世。他精于格律诗,以诗言志,并出版有诗集;他擅长书法,时以斗笔作榜书,一挥而就,气象豪迈。对于国画,将军亦甚爱,不少大型画展,都能见其身影,然动笔实践,似不多也。

近期,笔者得见将军所作四尺整纸《长征图》,颇感惊讶。图中物象繁复,且地域、时空跨度甚大,即专业画家亦难以措手。将军智慧地借取了山水画传统中的高远法,以写意之笔,层层展开:近景是召开遵义会议的楼房,它被丛竹衬托着,格外显得庄严。其侧山峰上耸立着的高松,犹如一座灯塔,象征着遵义会议之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并列着的枝叶繁茂的三株苍松,代表着一、二、四方面军。中景山重水复,林木葱郁,路径蜿蜒,其间有艰难行进中的红军队伍。“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这句话,概括了这支队伍的大无畏气概。远景描绘着登高远望的革命领袖,他们率领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红旗在招展,映红了前行的路……

图既成,将军把笔题诗其上,诗曰:“遵义城楼载史篇,复兴大业震坤乾。艰难曲折长征路,光照千秋梦正圆。”并记曰:“壬寅年仲春,老兵方祖岐作,时年八十有七。”诗是画的补充又点名了画的主题,既歌颂了昔时史诗般的长征,又抒发了今日复兴圆梦之豪情。八十七岁老将军的这一劳心力作,显示着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与饱满的文化情怀,令笔者感动。

中国绘画,宋元以来,开始了文人化进程,其与诗、书的紧密结合,渐成了中国文化人抒情遣怀的美妙形式。因之,造就了中国画的两大特点,其一是它的综合性,合诗、书、画、印为一体,文化人甚至称其为文之余、诗之余。其二是它的写意性,观其大意、写其大意,亦即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黄公望、金农六十岁学画而臻大成的史实。

祖岐将军之于诗、书、画的关系,笔者以为也应属于文人写意的一脉,而时代的变更与发展,赋予他的精神与情感,则非昔贤所可比拟的,兹为之赞。

萧平

壬寅夏至于爱莲居

校对 陶善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