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

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福建有一个名叫楼濂的男子,诡称七府小齐王,制王冠服,自为护卫,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后,朝廷将楼濂及其党徒统统带到京师诛杀。一场闹剧转眼就收场了。但人们不能不问,楼濂为什么要以七府小齐王相号召?真正的齐王又是谁?当我们揭开齐王的真面目之后。这个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明朝确实有个齐王,名叫朱博。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七子,母亲是太祖的达定妃。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当朱博呱呱坠地时,大明王朝还没有建立,三十九岁的朱元璋其时还是个吴王。两年后,朱元璋称帝三岁的朱博自然就是一位“龙子”了。

朱元璋以淮右一介布衣,艰苦奋战,东征西讨,南征北伐,终于推翻元王朝。他多么希望大明江山能够万世一系,长治久安啊。为此,他决定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让他们“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行分封。五岁的朱博被封在山东青州(今属淄博市)。山东古属齐国故称齐王。由于当时齐王年幼,分封后仍留居京师,直到洪武十五年,十七岁的朱博才奉诏正式就藩青州。

洪武时期北方还显得不太安宁。元朝被推翻以后,蒙古的

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1)

残余势力逃到漠北。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凭借骑兵的优势,时时南下骚扰明朝边境,因而北部的边防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朱元璋不放心将十几万大军的统率权交给武将,所以在北部边塞东起辽东、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封了好几个儿子作藩王,企图让这些“天潢贵胄”统率军队,筑起一道“夹辅王室,拱卫天下”的长城。

这样,北方诸王都担负着重要的军事任务。其中,除以善战著称的燕王朱棣、“多智数”的晋王朱楠以及秦王朱模以外,齐王朱博也算是有点武功的。正因为如此,明太祖常常将带领年轻诸王练兵的任务委托给他。这反映了初期太祖对朱博的信任。

洪武二十二年底,明太祖获悉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拥众边陲,企图南下。这是一次打击残元势力的好机会。太祖当即决定命令北方诸王出征漠北。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下令晋王朱、燕王朱棣各率精兵分路出征。齐王朱博也率领护卫亲军及徐、邳二卫精锐兵马配合燕王行动。

由于这次准备比较充分,并采取了出其不意的策略,终于在迤都(今二连浩特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处)这个地方,将乃儿不花团团围住。乃儿不花势穷归降。这次出师大捷朱博是有一份功劳的。

数历塞上,加上负责练兵,虽然显示了朱博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也滋长了他专横骄纵的恶习。他常常以武略自喜,居功自傲,性情非常凶暴。“知子莫若父”。这一切朱元璋是深知的。

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2)

所以当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再命朱博率护卫骑兵赴开平围猎时,为防止他以势凌压总兵官颖国公傅友德,曾特致书诫谕朱博:“山东都司各卫骑士皆从总兵官颖国公傅友德调发,尔毋相参。遇有战斗,可自为队,或在总兵之左,或在其右,有胆略则当先,无胆略则继后,若奏凯时,宁使诸将言功,勿自矜伐。八月秋高水冷,人马人关,尔亦回京。”通过上述这番话完全可以看出,太祖此时对朱博已是很不放心了。

如果说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在世时,朱博还不敢过分跋扈的话,那么当朱元璋逝世以后朱博就大不一样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博从昔日的皇子一下子变成今天的皇叔,凶暴骄纵的本性日益滋长,在封国内恣行无忌。图谋不轨的迹象十分明显。

齐府中一个名叫曾名深的人看到这些立即向建文帝奏告。建文帝派人将朱博召至京师,经过审问,朱博供认不讳,曾名深所告完全属实。于是,建文帝削去朱博的王爵,废为庶人,将他与此前被废的周王朱楠禁锢在一起。

建文帝将朱博废爵禁锢,是他削藩战略的步骤之一。洪武初期皇权与相权、皇帝与元勋宿将之间尚有矛盾,经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两次大规模的屠杀“元功宿将,相继尽矣。”到了建文朝时,来自异姓的威胁可以说已经基本解除。但来自同姓诸王对皇权的威胁却日益严重。一些皇叔们根本不把建文帝这个侄子放在眼中。

自洪武末晋王朱钢、秦王朱核相继去世后,北方的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都是手握重兵、桀骜不驯的“强藩”,其他一些内地藩王也多恣行不法,们成了建文朝廷的肘腋之患。鉴于这些藩王“拥重兵,多不法”,朝中重臣齐泰、黄子澄建议建文“削藩”。

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3)

于是,建文帝终于在短短期间内连削五王:其中湘王自焚而死,周王、代王加上齐王被召人京师幽禁,岷王被废为庶人,流徒漳州。下一步就要对洪武末曾受命全权处理北方军务、多谋善战的燕王朱棣开刀了。这样,皇帝与燕王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矛盾激化的结果,导致了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发动了旨在推翻建文争夺皇权的“靖难之役”。战争持续了三年多,终于以朱棣全胜而告终,朱棣取代了允炆,登上了皇位。

朱棣以藩王夺位,依封建正统观念来看,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争取人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第一步,首先就要争取自己兄弟们的支持。因此,当燕军刚进人京师(今南京)时,朱棣就立即派兵去解救陷身囹圄的朱博和朱楠。他们尚不知是燕兵,还以为是建文派来杀他们的刽子手,吓得伏在地上大哭。等到弄清真相后,才知是虚惊一场,顿时转忧为喜,并立即前往拜见乃兄朱棣。

朱棣很快做出决定,将被建文废削的诸王统统复封。朱博又带着成祖赏赐的大量金银物品,来到自己昔日的封国--青州。

“前度刘郎今又来”。朱博又开始了藩王的生涯。朱博虽是第二次就藩,但却面临两种选择:一则是从此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这是一条“正道”;一则是怙恶不悛,变本加厉,这是一条自取灭亡之路。朱博选择了后一条道路。

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4)

不能不指出,朱博选择后一条道路,成祖是应负一定责任的。本来,朱博在建文朝被削爵禁锢,是他凶暴骄纵,乃至图谋不轨的结果。如今成祖为了争取支持,无条件恢复其王爵,并将建文帝对他的惩罚歪曲成奸臣对藩王的迫害,这就用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完全掩盖了朱博的错误,使朱博不仅对自己以前的不法行为毫无认识,而且在客观上对他也是一种纵容。

朱博来到青州以后,本性不改。他阴结勇士,招纳亡命,擅佥校尉,甚至僭用帝号。国家旧制,王府护卫官军只负责守卫王城,不得干预地方政务。而朱博却派护卫军士守卫青州城的北门,内通广智门,外接花园,并且筑墙横截,使青州城内的守城士兵不得登城夜巡。青州城俨然成了朱博的王府,搞得青州城内老百姓鸡犬不宁。

王府护卫军士犯法,朱博一律加以庇护,即使非王府之人犯法,地方有司依法处治,朱博也要横加干预。他还随意拘留、监禁无罪之人。朱博的倒行逆施,引起王府僚属的深切不安。不时有人将其不法行为上告成祖,但只要被发现,朱博即施以残酷刑罚,有的甚至被害死。

李珙准备将齐王的不法行为系统向成祖举报,立被朱博扣留,秘密关押,企图杀人灭口。鉴于此,凡是齐府中人来京师告齐王不法者,成祖皆不遣还,将其留在京师。

齐王的不法行为,引起了成祖的重视。但他吸取了建文帝处理不法藩王时操之过急,以致激化矛盾的教训,坚持正面说服教育的方式,尽量挽救那些不法藩王。当他接二连三收到告发齐王的奏疏后就给朱博写去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进行劝戒:

比数有人言王过失,以兄观之,王岂由他也,但由性躁急,下人不能堪耳。今兵荒之余,民始姑苏息,宜重加爱恤,何忍复苦之。且所当深虑者刑罚太过,将左右之,又或出萌不测,噬脐无及,古人覆辙可为鉴戒。

不遣还,亦以此耳。继今宜涵养德性,宽以驭下,用保始终。如王有迁善之美,俾兄亦全友爱之道,顾不伟欤。

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5)

在这封信中,明明是朱博不法,被人举告,成祖却说是朱博的性情急躁,“下人不能堪”所致,而且对朱博的错误,尽量轻描淡写点到为是。这是成祖教育挽救朱博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策略。他希望通过旁敲侧击能使朱博醒悟,改邪归正。

仅隔两天,成祖又针对朱博在青州城的所作所为再次致书劝戒希望他“勉自饬励,以副同气至爱之望”。为了尽快救出被齐王关押的李珙,成祖在信中故意加其罪名,要朱博将李珙速交朝廷审实正法:“李珙不过畏死假告讦以掩己非,宜速发来,审其虚实,正之法以杜谗口,若复留不遣,恐启人疑,王审之。”

成祖“旁敲侧击”的策略能否奏效,他在注视着、等待着。事实证明,成祖的两封信没有使朱博受到任何震动,反而被他视为软弱。他根本不思悔改,仍然我行我素。有人举报,朱博即将图谋不轨。成祖派人到青州秘密侦察,还奏属实。于是成祖将收到的弹章派人送给朱博,并第三次赐书告戒:

王比为悖逆之事屦矣。但兄弟至情,不欲显暴。夫人孰不知善之当为而恶之不当为,王固舍其当为而从所不当为,果何恃而然,屡以书戒王而恬不知悔,恣肆日甚,非分之思不可数得,王其省之,毋贻后悔。

这无疑是对朱博的一次严重警告。此前,周王朱楠在封国内也有一些不法事,受到成祖的批评。这时候朱博上奏成祖,深表悔罪改过之意,成祖览奏,甚喜。一面赐书朱博给予褒奖,一面将朱楠的悔过书示之朱博,希望他看过后能唤起良知,兴起迁善之心,重新做人。

也许是受到成祖的感召,也许是受到周王的启发,朱博上表悔过谢罪,表示从今以后痛改前非,不敢复为不义,词意恳切之至。成祖非常高兴,立即赐书褒奖,并说:“将来吾弟所行皆善,其乐不可言而兄也与有保全之美吾弟勉之。

永乐四年四月,朱博又遣次子长山王朱贤悛来朝,代为陈述自己悔过谢罪之意,并表示愿意亲自来京谢罪,陈述痛改前非的心愿,希望能得到成祖允准。改过迁善,岂有不准之理?成祖立即同意了朱博的请求。

维但谁没有想到,朱博上述信誓旦旦的悔过、言辞恳切的谢罪,原来却是在“演戏”,都是假的。五月,朱博获准来到京师,朱博做了那么多的坏事成祖虽然看在兄弟情分上一再给予宽有,但朝臣总是省。

历史上的三王闹京城(1428年福建有一男子)(6)

宣德三年,福建楼濂诡称七府小齐王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然而就在这场闹剧发生不久,朱博及其三个儿子皆一朝暴亡一个恶藩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朱博这位皇子,他的一生都是黯淡的。他初封齐王,曾数历塞上,领兵卫疆,不能说他对明王朝无尺寸之功。他本可以继续做一个好藩王,然而他居功自傲,性情凶暴,多行不法,终于被建文帝废黜。

但是命运之神还是给他带来了希望,成祖又恢复了他的王爵,应该说这是历史给他的重大转机。他如良知未泯,本可以像他的十一弟蜀王朱椿那样,对历史做出一些贡献。

即使达不到那样,退而求其次,也可能做一个安份守己、奉公守法的藩王。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却选择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自取灭亡之路,并且再三再四拒绝了成祖对他的挽救,终于落得个两度被废,一朝暴亡的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