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为何不报自己的断臂之仇(难怪杨过命运多舛)

《孟子》中提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套用在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大侠身上再合适不过,似乎大部分武侠故事中,“大侠”二字总是与“悲剧”“苦难”联系在一起,至少金庸笔下的大侠都算得上是命运多舛。

杨过为何不报自己的断臂之仇(难怪杨过命运多舛)(1)

(杨过、小龙女剧照)

比如萧峰为了大宋掏心掏肺,却因契丹人的身份被群雄排挤,郭靖一生为国为民,最终却战死襄阳。不过要论最人生最坎坷的大侠,在笔者看来还要数杨过,杨过这辈子就没几天快活的日子。

一、命运多舛的杨过

尽管黄蓉自第一眼看到杨过这孩子时就对其心存防备,甚至算不上是真心待这孩子好,但她对杨过这一生的总结倒是十分合理。

她曾对郭襄说过:“不说郭杨两家三世相交,便过儿自己,他曾数次相救你爹爹、妈妈、姊姊和你,我们一家个个曾受过他的大恩。他今日又为襄阳立了这等大功,虽说咱们于他曾有过小小好处,但实不足以相报其万一。唉,过儿一生孤苦,他活到三十多岁,真正快活的日子实在没几天。

杨过为何不报自己的断臂之仇(难怪杨过命运多舛)(2)

(黄蓉、杨过剧照)

杨过快活的日子是没几天,他自幼便没有父亲,甚至可以说是背负着“杀父之仇”成长,所以他内心始终有阴暗的一面也实属正常,十几岁时,母亲穆念慈的离世则让杨过沦为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只能活得如同乞丐一般。

后来尽管得到郭靖一家的接济,却又屡屡遭受大小武和郭芙的排挤,再加上黄蓉的防备,他在桃花岛的日子并不好受。

接着郭靖将他送去全真教,以为能够在全真教拜师学艺,哪料他师父赵志敬是个卑鄙小人,动辄对他打骂。

直至他拜了小龙女为师,这才算是在古墓中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一段日子,但那日子对于生性活泼的杨过而言也未必幸福,毕竟活死人墓的日子始终是有些枯燥乏味的。

杨过为何不报自己的断臂之仇(难怪杨过命运多舛)(3)

(少年杨过被欺负剧照)

后来小龙女遭了尹志平的毒手,他被迫与师父分离,又经历了绝情谷事件,身中情花之毒。

再到郭芙一怒之下将他的手臂斩断,他所学武功前功尽弃,同时他几乎沦为废人。

再到小龙女因各种剧毒缠身,有了轻生之念,她不辞而别,跳下绝情谷,只留下“十六年之约”,让杨过受了十六年的相思之苦。

回望杨过这一生,的确是没几天快活日子,他经历的每一件事放在旁人身上都足以压垮一个人,甚至杨过的结局都未必会好。

二、未必圆满的结局

从明面上来看,杨过和小龙女在襄阳大战中活了下来,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他们便携手退隐江湖,似乎他们能开始享受神仙眷侣般的日子,但根据书中的细节来看,后来的发展或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美好。

比如龙杨二人重逢时,杨过不解当年身中剧毒的小龙女如何能够在荒无人烟的绝情谷底活下来,小龙女便解释了一番。

原著道:“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竟能令痛楚消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长期服食,体内毒发的次数也渐渐减少,间歇加长。初时每日发作一两次,到后来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杨过为何不报自己的断臂之仇(难怪杨过命运多舛)(4)

(小龙女剧照)

也就是说小龙女体内的毒不是好了,而是发作的频率少了,而且她体内的毒能够被抑制,是因为有寒潭的极寒之力,一旦她出了绝情谷,没了寒潭之力,她体内的毒性复发之时便多半要遭殃。

一句“想是好了”也在暗示她体内的毒并未彻底消除。

如果小龙女死了,杨过怕也不会独活,至于小龙女是在多少年后毒发身亡的,那已不重要了。

不过金庸为何要为杨过安排如此坎坷的命运?其实答案或许与他的历史原型有关。

三、杨过的历史原型

金庸笔下有不少角色都是有历史原型的,诸如王重阳、周伯通、成吉思汗,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的本名,他们的命运大致与其原型相同,只是被赋予了一些武侠化的润色。

而杨过的原型是谁?书中是有暗示的,比如第三十五回中就提到过一位三国时期的名将,即羊祜。

书中是这么说的:“咱哥儿俩从前和恩公作对,后来反蒙他救了性命,恩公这待敌如友的心肠,倒可比得上羊祜羊太傅……羊祜死时,连东吴守边的将士都大哭数天。这般以德服人,那才叫英雄呢……当年陆抗死后,吴主无道,羊祜上表请伐东吴,既可救了东吴百姓,又乘此统一天下,却为朝廷中奸臣所阻,因此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恩公所称赏的便是这句话了……孙三哥,羊祜,羊祜,这名字跟恩公不是音同……

杨过,羊祜,其实读音是略有不同的,不知书中之人是哪里的口音,说杨过的名字与羊祜相同,但那重要,重要的是金庸多半就是以羊祜为原型来塑造的杨过这个角色,他常常以德报怨,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仇人,也往往会显露仁慈的一面,比如他几次救郭芙,就显得十分大气,与羊祜的为人如出一辙。

杨过为何不报自己的断臂之仇(难怪杨过命运多舛)(5)

(羊祜像)

而《晋书·羊祜传》中就提到了羊祜的一句名言:“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

这话用来概括杨过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不过转念一想,谁的人生不是如履薄冰,尤其是对于成年人而言,我们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金庸以羊祜为原型创作出杨过这个角色,多半是想通过他的事迹来宣扬一种不畏艰苦,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这才是金庸武侠故事成为经典的真正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