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之“霸主”袁术大结局(二十四)《蜜水何来》

文:小A斯蒂芬

(袁术)欲回寿春,又被群盗所袭,只得住于江亭。止有一千余众,皆老弱之辈。时当盛暑,粮食尽绝,只剩麦三十斛,分派军士。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时建安四年六月也。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

这是《三国演义》小说第二十一回,袁术去世当时的一段情节描写。按着这段描写中的说法袁术在最后的时候手下只有老弱之辈一千余众的兵马,连粮食也只剩下三十斛了。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2)

斛读作( hú),是古时候的一种计量单位。据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斛,十斗也”。又据《汉书·律历志上》记载“斗者,聚升之量也”,也即是说斗和斛都是容积单位,主要是古时候用于称量谷物而制定的标准,所以他的重量取决于所称量的东西是什么。有人曾经按着谷物类实际考证过,汉朝时期的一斗折合现在的2.7市斤,一斛大约就等于27市斤。那么这里所说的三十斛就是810斤。按着这个标准三十斛小麦应该是不够这一千余众士兵吃上一天的。

在史书记载中,袁术停驻江亭的时候的确是只剩下三十斛的麦屑,但是他的士众却远不止一千多人的规模。通过对《江表传》中孙策攻占皖城后“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馀人”的记载,可以看出袁术在江亭的时候手下至少还有三万以上的军队。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疑问,就是袁术既然只剩下三十斛的麦屑,已经没有能力供给这三万以上的军队,这些军队为什么没有抛弃袁术,而选择离开呢?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3)

所以我个人感觉,袁术这种只有三十斛麦屑的状态应该并不是常态,只不过是一时军粮接济不上的偶然状况。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

据《三国志袁术传》记载“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於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袁术既然拥有三万以上的军队,也根本没有到达《后汉书》中所说“遂大困穷,士卒散走”的地步,他为什么会“忧惧不知所出”呢?从这段记载中的现象来看,袁术的确就像是个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方向。一代枭雄,袁术,就这样沦落到了没有一碗蜜水止渴的地步。然而这一碗蜜水究竟应该从何而来呢?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4)

实际上,袁术可以算是一个霸主,却并不是一个好的领袖。

那么,什么是霸主?《百科》注解,霸主就是在权力、级别或势力方面至高无上的人。什么又是领袖?《新华词典》注解,领袖就是团体中最有权威、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也就是说,霸主需要在权势上无人能及,而领袖则必须具有让人们绝对信服的威望。

袁术具备成为一个霸主的条件,四世三公的背景让他具有这种先天优势,可是作为领袖他不具有任何一点让人信服的地方,说好听点他是一个不靠谱的领导,说难听点他就是一具冢中枯骨一样的败家仔儿。

这话不是我说的,原也不是《三国演义》里曹操说的,最初说这句话的人是孔子的后代,三国时期的名人,“让梨”的孔融。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5)

孔融让梨

所谓冢中枯骨,字面理解就是指坟墓里的枯骨,引申指代死人。当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活人的时候,就是在说这个人就算是活着也犹如死了一样。

孔融之所以会说这句话,本来是为了劝说刘备接管徐州。他话中的本意是不是这种含义,其实我们也只能度测。不过在后世,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理释。比如《续后汉书》的作者郝经。

郝经,字伯常,宋末元初时期著名儒学大师,历史学家。《续后汉书》正是他得以传世的史学著作。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6)

在《续后汉书》中,郝经这样评价袁术“术恃冢中枯骨,敢奸大分,罪浮于绍矣”。也即是说郝经认为,袁术就是依仗着已经化为冢中枯骨的袁氏家族祖先留下的遗产,而胆敢窃取皇帝的名分,罪名要比袁绍大得多。这种理解其实也并不算偏颇,袁术的骄横的确是源自于对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自信。在这种骄横之下,袁术不但对门阀士族们做出了凌驾其上的姿态,在做出各种政治军事决断的时候也采取了专横的态度。这种骄横、专横让他做出了许许多多的错误决策,这些错误的决策是造成其人生失败的重要原因所在。

那么袁术都有过哪些失败的决策呢?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十一点失败。

初平三年,袁术在打赢了阳城争夺战之后派遣孙坚攻打已经在荆州站稳脚跟的刘表,而没有选择攻打尚未在兖州坐稳屁股的曹操,是其一败。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7)

孙坚

而接下来袁术又不顾朝廷派遣马日磾安集关东的号召,悍然发动第二次荆州之战,结果被刘表截断了粮道,是其二败。

初平四年,袁术在得到黑山军余部以及匈奴王子于扶罗等部的支持下,亲自领兵入陈留,去与处在上升期的曹操争夺兖州,结果差一点拼光了在南阳的家底不说,还险些搭上了性命。是其三败。

兴平元年,曹操与吕布争兖州大战,袁术没有趁机命孙贲北上去收复被曹操占领的豫州失地,甚至是直接参与争夺兖州,是其四败。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8)

曹操与吕布

而当时袁术命令孙贲南下扬州去讨平山越,致使孙氏家族江东根基初现,是其五败。

兴平二年,袁术允许孙策领兵东渡江东,而不是北上以援助吕布张邈为名遏制曹操的发展,最终坐看曹操愈来愈强,是其六败。

袁术四处宣扬称帝之心,锋芒太露不懂城府,是其七败。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9)

称帝的袁术

建安二年,袁术联姻吕布失败,使者韩胤被吕布押送许都,交曹操斩首。这件事归根到底是袁术与曹操之间霸权确立的问题,而袁术错误的将怒火发泄到了吕布的身上,发动了七道攻布的战争,是其八败。

而袁术派遣刚刚被曹操所迫逃奔来投的韩暹、杨奉参与七道攻布的战事,没有让他们参与陈国之战,是其九败。

而在七道攻布战事胜败未定的时候,冒然发动陈国之战,陷入到双线作战的境地,是其十败。

建安三年,曹操攻打徐州,兵围下邳,随之与吕布陷入到鏖战之中。吕布向袁术求援,可是袁术竟然拒绝发兵,而只是虚张声势以作声援。结果坐看吕布被屠灭,失去了一个可以重修旧好的盟友,是其十一败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0)

白门楼

袁术有此十一败,已经造成了注定覆灭的事实。而这一切全都是由于他的决策失败而造成的。他的骄横、专横,使得他听不了任何反驳的声音,也接受不了任何人的建议,而他自己又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最失败的决定与选择。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往往在决定命运的人生考场上,会出现一道道交互相连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你必须做出选择,答对了继续向前,可要是答错了,就会一错再错!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1)

袁术正是在这种一错再错的状态之下陷入到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终于彻底的击垮了他的意志,他的骄傲与尊严,他那不可一世的家世背景,一切的一切都被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失去了任何一丝丝的荣光。

于是,袁术变了,他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再没有了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甚至就像是生病了一样。这种变化恐怕在孙策背叛他的时候就已经初现端倪。据《袁弘汉纪》中记载,袁术由于孙策的背叛而“愁沮发疾”这段史料应该可以证明这一点。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2)

这些或许就是袁术在最后的一年多时光里“忧惧不知所出”的根本原因吧!也许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是他自己所做过的诸多的错误决定,才导致了袁氏家族几代人为之付出多少努力才搭建起来“政治军事集团”葬送在了他的手里。他的这种忧惧也终于导致了他的身体与精神双重萎靡,接近于崩溃的边缘。

其实,一个人身体的状况或许难以左右,但是精神的萎靡却是万万不该。这一点,宋代诗人陆游在读了袁术的传记以后写下的一首《读袁公路传》领会颇深。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3)

陆游

在诗中,陆游把刘秀“芜蒌豆粥”落魄的故事和袁术“坐箦床”感叹伤感的故事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对比,可谓是极其精彩的领悟。我们也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一首绝句:

成败相寻岂有常,英雄最忌数悲伤。芜蒌豆粥从来事,何恨邮亭坐箦床?

可是,袁术毕竟不是刘秀,在他生命中最后的这一年多时光里,先是冒然做出投奔袁绍的决定,并且还烧毁了自己在寿春的宫室,造成誓不回还的现象,可结果却在淮河岸边止步不前,犹豫了起来。袁术的这种犹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要穿过整个徐州去到青州,不杀出一条血路是万万不可能的。虽然他当时手上依然有数万的部属,但是有曹操刘备作梗,能够安全到达青州的希望依然是渺茫的。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4)

袁术曾经姬妾数百

可接下来,袁术又错误的做出了投奔潜山自己属下的决定。这个决定其实也是万万不该的,毕竟之前袁术已经有过投奔淮南陈瑀时被拒的经历。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就应该想办法先摆平了在潜山的属下,然后再顺利的进驻潜山。这样总也不至于在面子上输掉仅有的尊严。

袁术在去世以前发出的那一声“袁术乃至是乎!”的感慨,意思是说“我袁术竟然沦落到如此的境地!”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5)

最后再看一眼不可一世的袁术

这句感慨,好像是在扪心自问,又好像是已经知道了答案!可是一切已经为时太晚,他已经没有机会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命运连让他留下遗言的时间,都给予决绝的剥夺,义无反顾,绝不留情!就像是奔涌的江淮之水,向东,一去不返!

(袁术篇END)

袁术经典语录合集(人生考场上那一道道决定命运的考题)(16)

大江东去

袁术篇后记: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进入《三国演义》小说第二十一回以来,我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公孙瓒篇》和《袁术篇》两个枭雄评传和若干单篇。公孙瓒篇共计写了十个篇幅六万六千多字,袁术篇共计写了二十四个篇幅十一万八千多字。现在,终于算是圆满的可以和二十一回正式说再见了!

创作永远都是枯燥的,但也是开心的,尤其是在有网友留言辩论的时候,往往就会有被关注的到的幸福感。如果在这时候再有一些小惊喜,就更是惬意非常了!比如二月份,刚刚过完年,头条不但给我开了原创,还开了双标,而且在随之而来的几个月里先后收获了八篇每日优质图文奖金,这多少也算是对我这两年多来坚持写这部《纪传体三国评传》的一些安慰奖吧!非常感谢有众多的网站为我们创作者搭建起这样的平台,让乏味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出现了可以看得见的希望!

更要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我文章,坚持顶贴的网友,我的粉丝不多,两年多来也只有几百而已,但只要有你们在,我就在,《纪传体三国评传》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会一直陪伴着你我,共同进步成长,努力,加油!

小A斯蒂芬写于2019年6月10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