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诱骗购买理财保险(购买150万元的保险理财产品后)

“保险公司”员工若是

准确报出你的个人信息和投保内容

你是否会对他多一丝信任?

但小心

这可能陷入一个新骗局

父母被诱骗购买理财保险(购买150万元的保险理财产品后)(1)

近日,杭州拱墅法院判决两起针对老年人的养老诈骗案件。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9个月至11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3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罚金。

“热情”的客服

李大伯在银行购买了一份150万元的保险理财产品,没过多久,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我们这里是银行保险售后服务中心,针对三年以上老客户,做产品升级和赎回手续,另外还给您准备了一份精美礼品,您可以到我们网点领取……”

由于对方不仅能准确说出李大伯的身份证号、地址等信息,还了解他的具体保单情况,这让李大伯多了一丝信任。听说还有送米、送油、送金条活动,李大伯来了兴趣,答应了去这个“银行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坐坐。

李大伯到后,客服热情接待了他,送上米、油等礼品,又叫来了一名自称小刘的业务员。小刘对李大伯嘘寒问暖,谈话中向李大爷推销了自家的“理财产品”。

“抢来”的名额

“我们的理财产品利率肯定比你之前在银行买的要高,而且我们是做保险中介的,可以购买多家公司的产品。你可以把之前买的理财产品转到我们这里升级,也不用你再次投钱。”

“像你这边150万元的保单,明年到期,可以有20多万元的收益。你把利息取出来之后,再复投到我们这里增加收益,是非常划算的。但争取一个名额不容易,需要等待。”

小刘连珠炮似的介绍,让李大伯非常心动,就让对方帮自己留意。几天后,小刘打电话给李大伯,表示有名额了。

李大伯立马赶去找小刘,说自己上了年纪,眼神不好,也不太会操作智能手机,请他代为操作。之后,小刘告诉李大伯,过一两天,手机会收到利息进账通知,等钱到账后,再到他们这里购买“理财产品”。

很快,李大伯果然收到了25万余元。想到之前小刘一直强调名额有限,李大伯又去了小刘的公司,通过POS机刷卡,刷走了银行卡里的20万元。

养老钱被骗走

回去之后,李大伯越想越不对劲,便让小刘把营业执照给自己看一下,对方却一直推脱。

李大伯连忙联系银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银行表示李大伯遇上了骗子。

民警赶到调查后李大伯才知道,自己收到的25万余元并不是利息,而是小刘用自己手机操作时,将自己在银行购买的保险提前退保得到的退费。

父母被诱骗购买理财保险(购买150万元的保险理财产品后)(2)

法院查明,这样的受害者不止一个。

自2020年12月起,被告人唐某等人租赁写字楼作为办公场地,从被告人刘某手中高价购买了一份投保人名单,由底下的业务员假冒保险公司、银行银保中心客服人员身份,编造代为销售保险理财产品的事实,以赠送生活用品、高额利息等为诱饵,诱使被害人购买虚构的保险理财产品等方式,骗取被害人财物,造成23名被害人损失270余万元。

被告人将邀约来的被害人带至办公场地内,以代为操作的方式,用被害人的手机进行刷脸验证。不能熟练运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并不知道自己辛苦存钱购买的保险已被提前退保。被告人再拿着老人们带去的银行卡,通过POS机刷走这笔提前退保得到的款项。

法院认为,9名被告人共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分别达到了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遂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拱墅法院、浙江法制报

漫画来源于网络

编辑:史梓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