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生追求在乱世保持什么精神 庄子牢记三件事
《庄子·人世间》中说“乘物以游心”,所谓乘物,就是脱出凡尘俗世而游心,就是顺其自然,获得精神的自由。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摒弃“人为”,这“无为”二字乍一看有些消极避世,然而所谓“无用之为大用”,在庄子不滞于外物的自然随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处事法则,那就是:以“不在乎”的心态去追求在乎的东西,这种心态有时候甚至比进取本身更容易靠近成功。
01
不在乎得失,才有好心态
《田子方》中有一个“列御寇表演射箭”的故事: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弦,又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满满一杯水,弯弓射箭,第一支箭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紧跟着发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又已经在弦上了,手臂上那杯水竟纹丝不动,而列御寇本人也像块木头一样岿然不动。
列御寇的射箭技巧真正高超,但是伯昏无人却不以为然,说:你这种箭术,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术,而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术。然后他让列御寇和他一起去“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在那种地方射箭。
伯昏无人登上高山,身临百丈深渊,再转过身来,往后退,当自己的脚掌一部分在悬崖之外时,他邀请列御寇上来射箭,而列御寇已经趴在地上,“汗流至踵”了。
一座离地面一米高的独木桥,你可以轻松地走过,而离地面100米高的同样宽度的独木桥就可以令你胆战心惊、手脚发寒,这就是外界对心态的影响,而心态影响行动。
生活中影响我们心态的更多的不是独木桥的高度,而是外界事物对心灵的牵绊。一个技艺再高的人,一旦受外界干扰,患得患失,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当人们太在乎一些东西,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追求一些东西,渴望成功,害怕失败,让心灵背上沉重的枷锁,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我们经常说“关键时候掉链子”,输就输在了心态,有时候一个好的心态比高超的技巧更重要,拥有平常心的人更容易达到成功的彼岸。
02
不在乎名利,方有好心境
《庄子》一书多处有摒弃名利的描写,其中最典型的故事就是:楚国国王派人来请庄子去做官,庄子以“吾将曳尾于涂中”而拒之,他宁愿像乌龟那样在烂泥巴里自在地摇尾巴,也不去庙堂之上受束缚。
庄子追求绝对的自由,“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认为以有限的生命去刻意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功名、利益,而忽略原本自在的美好,是滞郁不通达的。在他看来,人在江湖,并非身不由己,只是没法舍弃对名利的追求。
庄子的这种不在乎名利的思想并不是教唆人们放弃理想放弃努力,从而无所事事,而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放下强烈的名利之心。
《逍遥游》中有“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一句,那些道德学问达到至高境界的厉害人物都是无意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在现实社会中也是如此,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种叫“不在乎”的精神,正是破除了功名利禄的禁闭,他们心无挂碍,轻松上阵,自然而为,他们只享受认真做事带来的快乐,有一天,终于水到渠成,成功也会自然到来。
放弃强烈的功利心,可以拥有好的心境和开阔的胸襟,从而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03
不受外物所累,便可更专注
放下得失名利,不但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和更美好的心境,还可以更专注于眼前的事。
《庄子》里写了好多技艺达人,大家比较熟悉的庖丁,他有一项绝活就是解剖牛,他解剖起牛来就像是艺术表演,轻松自在,毫不费力,一眨眼功夫一头牛就被大卸八块,而且他解牛用的刀还特别耐用,一把刀用19年都还锋利得很。
梁惠王对他也很敬佩,问他怎么这么厉害,庖丁回答说他的经验就是“目无全牛”,他解剖的时候眼睛里只有牛的骨头缝、肌肉空隙,并没有注意牛的其他部位,所以进刀也很顺利。
庖丁的功夫便在一个“专”字,专心致志于同一件事情,到一定时候做这件事就会游刃有余。有些时候一件事情总也做不好,无非就是在做事的时候思前想后,各种顾虑,心神游走,不能专心致志。
乘物以游心,不在乎得失,不在乎名利,不被外物所累,只心无旁骛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结果都不会太让人失望。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