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陶鼎属于几级文物(福豪三宝古大榜)
岭门镇大榜村许氏祠堂。受访者供图
岭门镇大榜村村口。受访者供图
●廖君
最早听说大榜,是许多年前电白一名许姓同学提到的。这是一片充满魅力的沿海古村落。
大榜,地处粤西茂名与阳江交界处。在电白区岭门镇东南沿海,与阳西县的儒洞、沙扒镇隔海相望,儒洞河从村落东侧流过。大榜村始建于元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至今682年。元末明初福建许氏迁居这里,逐渐成为大榜圩。1959年建置大榜人民公社,1973年大榜公社驻地迁至四季岭入门地带,更名岭门公社,后成为岭门镇,大榜保留村级建制。
由国道G228线拐入岭门镇,沿着海边直抵大榜村。客观地说,大榜村更似古镇规模,没有南方村落的簕竹,沿海村庄种植了木麻黄树,更多是楼宇与古巷道。有趟栊门的岭南民居,有民国建筑群,有众多古老的庙宇,还有水塘、菜市场、文化广场、中小学校。航拍俯瞰,这里依山傍海临河,宫坡、香头岭、蚝头坡港、儒洞河一览无遗,风光旖旎。楼房、农舍、村道、农田连绵成片,上万人集聚而居。在一大片网格状的生态养殖基地,水波潋滟,海阔天空。这正是大榜村落,耕海人家。
在大榜中学门口,岭门镇党委宣传委员朱彩玲等待多时了。陪同的,还有热情好客的大榜村委会干部。在他们兴致勃勃的讲述中,当地人文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大榜起源于福豪村,在古老的郡主宫有石碑记载。“大榜”名字来源流传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原名福豪村,或许取名福气之地,盛产豪(蚝)蟹。村里的老支书许世源说,许氏三世祖许上进在明朝洪武年间改名“大榜村”,大榜也理解为皇榜,昭示村民后生积极上进,求取功名,争上皇榜。第二种说法,据大榜小学许校长介绍,“榜”读bàng,指摇船的用具,即船桨。此说法寓意这里村民世代耕海为业,与船为伴。无论哪一种含义,都说明大榜村源远流长。
在大榜文化中心附近,遍布古老建筑。大榜圩由于年久失修,20世纪90年代拆除重建,现为当代钢筋结构,但不失古朴遗韵。菜蔬生鲜,热豆腐,副食丰盈;土猪肉,生海虾,市声阵阵。虽是地摊,却充满人间烟火气。在西北角,五桂庐民国建筑群安静地隐于村落。这座曾号称“电白第一豪宅”的民国建筑,布局华丽,造工精美。堡楼、廊顶、嵌花地板、镂空阳台,犹如当年暗香流动,给人无限的想象。由于多种原因很少对外开放,成为村落的独特风景。
这里村民九成姓许。走进村落腹地,许氏族人欢迎我们的到来。来到许氏祠堂,只见木门紧闭,立夏中安静如斯,最少上百年光景。门楣上肥润的颜体书法“伯潮许公祠”,紫蓝浸渍。一副繁体行楷的对联“箕山风远,榜海流长”,深入粉红大理石的肌理,古朴风韵扑面而来。推门而入,迎来的是一幢清末民初的骑楼。灰白的三个门洞,闽南风格的方柱,斑驳上壁还有依稀的篆体字迹。“人孝”“宝门中”“弟出”,意味深长。青砖老墙,拱洞深幽,近代的瓦檐苔藓青青。众多古老的石柱石栏,最少有两三百年,呈圆瓶状竖立。我们团队的主播一袭民国旗袍,款款而来。在古老的水井边,掬一捧清洌,笑声灿烂如铃响彻古老的祠堂。
这应该是大榜村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了。一汪池塘畔,不知名的旧庙宇正在修葺。村巷深深,古老的红砖墙壁,石头墙根苔藓斑驳,鸡栏,狗舍,老人家。许世源将我们带进一座瓦屋四合院,典型的粤西风格,只见门额题写了“大夫第”,对联“高阳衍庆,大榜芳昌”,气势不凡。据说老屋也有上百年了,晚清时期出过秀才。
宫坡,在村落通往海滩的小路上。初夏雨后初霁,这里四周草木翠绿,榕树婆娑。一地红碎,炉香缭绕。我们见到的郡主宫已是一幢崭新的庙宇建筑,红墙绿瓦,艳丽恢宏。我们从石碑记载开始,寻找古老的明朝郡主宫遗址。据介绍,2013年大榜人拆除原来破危的郡主宫,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保留了以前的石基墙根。“郡主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本宫久居电白县上保宁乡七都福豪村,福岭山腰之麓(现称大榜村)。来龙山脉濒临南海之滨,涛声奏曲……”可见郡主宫历史达634年,与许氏族人开基建村密切相关。至于供奉哪一方神灵,郡主是明清时期什么人物,或许只有在历史尘烟中寻觅了。一座庙宇,一片沿海古村落,相互守望,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海浪涛声。
寻过众多古建筑,我们来到蚝头坡港的生态养殖基地。
蚝头坡港是天然良港,拥有5000多亩原生态海湾。好客的大榜村人,已经准备了丰盛的生蚝与螃蟹。可惜春夏不是吃这些美食的最佳季节,秋风起才膏蟹肥。
历史上大榜村物产丰饶,“大榜三宝”包括蚝、膏蟹、金钩虾。大榜的蚝、螃蟹质地肥美,与当地水质有关。在岭门镇蚝头坡港,儒洞河的淡水河流与南海咸水交汇相融,为蚝、螃蟹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大榜蚝肥硕,鲜嫩多汁,每只重量可达20克,最大的鲜蚝竟有半斤重。每逢生蚝季节,大榜村渔民们深夜出海采捞,次日清晨归来,往往大有斩获。“炭烧蚝”是茂名城镇大排档的名角,名角需选上等原料,大榜蚝因此供不应求。大榜蟹粤西远近驰名,分肉蟹和膏蟹,大榜膏蟹尤其受人欢迎。大榜膏蟹的脂膏比较多,颜色鲜艳,蟹膏粉润而有弹性,甘香可口。“金钩虾米”则由大榜村和山前、山后村的渔民出海捕到的天然海虾,经过多道工序秘制而成。以白虾米为上品,色味俱佳。虾米晒干后弯曲成钩状,色泽金黄。
在简易的蚝头坡工棚,拍摄之余,我们忘不了做一顿美食。滩涂在前,古村在后。架旺铁炉子,面朝大海,我们一字坐开。坚实的蚝壳徒手无法拧开,只有借助专业工具。鲜蚝上来了,水灵灵,抹上花生油,还有香菜、姜蓉、葱花,美味从来不需要环境,也可信手拈来。
行程结束,与大榜村说再见,却又期待秋冬蚝蟹肥美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