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故事始于北宋(水浒的中秋节与中秋)

《水浒》中提到过的节令,包括元宵、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时值中秋,我们就来谈谈水浒中的中秋节。

《水浒》中明写的中秋有两处,分别是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史进宴请朱武等三人和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中张都监的鸳鸯楼中秋家宴。管中窥豹,我们看看水浒中、甚至宋明时的中秋节令风俗如何。

其一、天气。

三十回诗云:玉露泠泠,金风淅淅。井畔梧桐落叶,池中菡萏成房。新雁声悲,寒蛩韵急。

舞风杨柳半摧残,带雨芙蓉逞娇艳。

可见天气渐冷,一场秋雨一场寒。

但中秋前后一般是晴天。第二回中写到:“不觉中秋节至,是日晴明得好。”,三十回中同样写到:“月轮端正照山河”、“月明光彩,照入东窗”,都是天气晴好的写法。

其二、赏月

书中说到:

“午夜初长,黄昏已半,一轮月挂如银。冰盘如昼,赏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圆满,桂花玉兔交馨。帘栊高卷,金杯频劝酒,欢笑贺升平。年年当此节,酩酊醉醺醺。莫辞终夕饮,银汉露华新。”

又说:

“酒至数杯,却早东边推起那轮明月,但见:‘桂花离海峤,云叶散天衢。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山似水。影横旷野,惊独宿之乌鸦;光射平湖,照双栖之鸿雁。冰轮展出三千里,玉兔平吞四百州。’”

两首诗大致已将水浒中秋赏月的情况写得差不多了,大致上就是天刚黑,日落月升即开始,喝酒聊天,赏的就是月升的过程,赏月赏云赏秋色。

史进家大概属镇级头面人物,张都监属州一级军分区首长,约莫正厅级,在一省之地也算头面人物了。层次跨别如此之大,但都中秋赏月如此重视,可见这是一个全民性风俗。史进更是提前若干天派人去请朱武等三人。

但是毕竟官民有别,史进虽然已经十分隆重,“教人去县里买些果品、案酒伺候”,“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个鸡鹅,准备下酒食筵宴“,但基本上只能在庄内、后园“安排下筵宴”;而张都监是在“后堂深处鸳鸯楼下,安排筵宴”。这和《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基本一致,富贵人家是在自家结饰台榭的。

水浒传的故事始于北宋(水浒的中秋节与中秋)(1)

其次,在饮食上也有所区别,张都监家中是“丫鬟、养娘相劝,一杯两盏“,“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素食、定食为主,红袖添香;而史进家中是“一面饮酒,庄内庄客,轮流把盏,一边割羊劝酒”,一群臭男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要的就是一个豪爽。这也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基本一致,民家就是图个热闹,史进家胜在有钱,不用上酒楼。

娱乐节目上也大有区别。史进家除了喝酒吃肉,就只有“叙说旧话新言”——纯聊天。张都监家除了“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的聊天外,还叫了养娘玉兰执着象板,唱东坡学士的中秋《水调歌头》助兴。书中只写了玉兰的美貌和歌喉,没有写舞姿,但想来以张都监的身份,应该有类似了京城的中秋节“踏歌”的要求吧,《宣和画谱》里描写:“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 在月华中联袂为歌,踏地为节,那应该也是相当美的吧。

月饼?月饼估计还不是宋代必备的,虽然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赞美,但应该还不是一种有仪式感的食品,或许真的像传说一样,要等明朝反元起义后才慢慢成为中秋节纪念食品吧。

其三、合家团圆

从宋太宗赵光义公告天下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中秋节成了宋代的法定节日。中秋的圆月,具有最圆的团圆的意象;中秋的愿望,也是最全的团圆的愿望,大胡子苏东坡彼时的流行歌曲《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万里共婵娟“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没错,张都监也唱 了。张都监的中秋宴,都是夫人宅眷,除了武松别无外人,是典型的家宴。

所以,史进请朱武等三人中秋会饮,那是真心不把朱武等当外人。当然,也不把他庄上的王四等一干庄客当外人。

所以,张都监只请武松一人,又三番四次的说“如自家一般,何故却要回避?”、“这里别无外人,只有我心腹之人武都头在此”,这种“合家团圆”的气氛麻醉了武松,“连珠箭”般饮酒,还产生了“都监相公如此爱我……我如何不去救护?”的想法。

然而,《水浒》一书,劫自团圆起,对于梁山好汉们,中秋节就是中秋劫。

精神“侠客”史进中秋劫家破人亡、众叛亲离。

水浒传的故事始于北宋(水浒的中秋节与中秋)(2)

打虎英雄武松中秋劫被人陷害,彻底走上黑帮不归路,初作头陀装扮时对镜大笑其中凄凉又何足外人道也。

水浒传的故事始于北宋(水浒的中秋节与中秋)(3)

暗写的其实还有三个中秋节——宋江、卢俊义和鲁智深的中秋劫。

水浒传的故事始于北宋(水浒的中秋节与中秋)(4)

刘唐也是“八月半天气”去郓城送的信,宋江杀阎婆惜亡命天涯。

卢俊义也是赶着“中秋节近”赶回家中,结果锒铛入狱,然后家破人亡。

鲁智深更是干脆,在六和寺八月十五听到潮信,“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坐化了。

所以,就凭这布局,我一直认为,《水浒》作者是不认可梁山作为的,就好像刘德华总是要让他的黑社会角色最后死掉一样。

但谁知道呢?或许他是个为了稿费、为了剧情冲突为所欲为的人呢?

——求关注、求赞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