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去世前写下了千古名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从它的字面就能够体会出当权者对百姓极的刻薄,事实上每当朝政腐败,奸人当道之时,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这一俗语最早是出现在哪里,州官又是否真的放火了呢?

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高产的诗人,据他自己所说,他的一生创作过万余首诗,留存下来的也有九千多首。

陆游在去世前写下了千古名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1)

而除了诗歌以外,陆游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晚年的陆游隐居在自己的老家山阴,每日以读书种田为乐,过着淳朴淡雅的生活。陆游还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老学庵”,表示“老而学”之意。

在这里间书房里,陆游将自己前半生亲身经历的、或是听别人讲述的民间风俗、奇闻异事都整理在了一起,形成一部《老学庵笔记》。

陆游在去世前写下了千古名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2)

在这部书中,有不少都在揭露官场上的腐败黑暗,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都得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果有谁违反的话,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很多百姓都因这条禁令而吃了苦,甚至连衙门里不少狱卒都挨了鞭子,整个州一时间谈“登”色变。

话说这一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按照古人的习惯,官府要在佳节来临之际连放三天焰火和花灯以示庆祝,同时为了烘托气氛,衙门还会在城外张贴告示,邀请百姓们到时候进城来欣赏花灯。

可这次由于这张简单的告示,却难住了当时主管此事的官员。

由于田登的禁令,告示中无法出现“灯”字,可是放花灯不写“灯”又难以表达出它的意思。

官员左思右想,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勉强用“火”字来代替,这样一来,告示的内容就变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在去世前写下了千古名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3)

这张告示贴出去后,百姓们之间炸了锅,特别是一些外乡来的人,他们都不明白好端端的官府为什么要在城里放火,甚至不少人为了避免引火烧身,都匆忙收拾行李离开了这个州,搞得城里一时间混乱不堪。

当地的百姓看到这种情景,原本是个与民同乐的好事,却因为州老爷的专横而弄得人心惶惶,所以都不禁感叹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故事中百姓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一句俗语,时常被人们用来感叹政权腐败、社会不公,并且一直流传下来。

更多经常内容,请关注典故大杂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