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早恋和青春期)
一、校园欺凌的处理策略校园欺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少年说校园欺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少年说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的处理策略
校园欺凌
容易被欺凌的孩子的共同特点:
性格内向
害羞怕事
孤单、少朋友
受到欺凌的表现:
身体有伤痕、个人物品频繁丢失或损坏、零用钱不正常、如厕习惯改变、情绪异常、自我伤害、抗拒上学、失眠气
处理策略:
1.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充分共情;可以使用个人经历对孩子进行例同(充分看见孩子的情绪,委屈,然后举自己曾经相似的例子说感受);
2.注意孩子的行为;教会孩子哪些声音要调高,哪些声音要调低;(赞美、欣赏的话要调高,贬低、排挤的话要调低。如网络暴力,可以告诉孩子,网络上哪些人你不认识。而周围你认识的人对你是如何评价的,这个才是比较真实的。)
3.与学校及时沟通,妥善处理;如有必要,采用合理的方式维权;
4.保护孩子的隐私,避免二次伤害。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关咨询。
二:早恋的处理策略
孩子为什么会早恋?
1.对异性的好奇;(说明孩子审美在线,性取向正常)
2.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从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高中)
3.被爱的渴望需要满足。(在家里父母吵架或缺位、忽略,导致孩子向外寻找爱)
应对策略:
1理性看待,不过度焦虑;(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适度引导,堵不如疏;(不要如临大敌,可以和孩子在聊天中引导)
3.密切关注,而不是监视;(避免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4.明确底线,相信孩子能够很好地处理。(青春期性教育,性健康知识)
划重点: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可喜的,因为那是成长的表现。忽略表层的“问题”为孩子提供温暖、安全、充分包容的环境,增强互信、建立稳定信任的亲子关系,针对孩子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问题的有效策略。
三:青春期孩子的重要任务
成长:像个大人一样去做事;
成为:成为他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成就:寻找自我价值感
每个年龄段的重要特征:
11~12岁:天真、多变、缺乏安全感
12~14岁:好奇、易怒、不稳定
14~15岁:合群、冲动、喜欢刨根问底
15~16岁:叛逆、冒险、勇于尝试
16~17岁: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
17~18岁:关注未来、积极主动、对未来有畏惧心理
家长需要具备的三种思维模式:
1.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加需要你,尽管他可能表现得不是这样;(孩子在一次次的推开你,心里却一直希望你还能回到她身边,给她安全感)
2.游戏规则已经变了,所以你也得变;(时代不同,我们青春期和孩子的青春期面对的问题不一样;孩子已不同于幼年时期,需要改变对待方式)
3.家长也需要帮助(面对孩子感到无力,不是家长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求助有类似经历的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师)
四:青春期的典型表现
封闭:另-种自我保护-我不要被人发现我的不好;(进入初中面对挑战,成绩下降、对自己不满意都会导致孩子封闭)
逆反:无明确目的,为了逆反而逆反,测试成年人的底线,同时向成年人学习;(孩子向谁发出挑战,就是向谁学习。父母应该尽力给出一个面对底线被挑战时应有的行为和风度,让孩子知道长大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如何应对,扩大孩子的格局。)
夸张:对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和追求;(攀比名牌名车,穿着打扮,既想和别人一样,又想有个性)
注重外表:渴望归属感,同时又害怕被同化;
情感冲动:前额叶皮质与杏仁核发育程度的不均衡;(将强兵弱,海马体高度发达,识记能力强,杏仁核发展慢,不易控制情绪。家长不要击惹孩子,要多接纳孩子。)
隐私出现:渴望独立空间私密花园。(尊重孩子的隐私,允许孩子有隐私)
五、问题行为的出现:
如打架、撒谎、抽烟等
青春期是生命力旺盛的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情况的发生都是可喜的,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青春期是孩子脱离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时段,父母要学会耐住性子、俯下身段,允许和助力孩子从家里成功"突围”。
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
一个孩子是踏过成人的尸体而成年的。(孩子认识到父母的局限,并能突破局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