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古人的称谓和年龄)

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古人的称谓和年龄)

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一) 称字:

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

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

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

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

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岑参称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

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l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l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l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l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十一)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古代礼仪制度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

n 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

n 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n 祭人鬼:祭先王、先祖;杜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n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之礼;贺庆之礼。

n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n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n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n 飨燕礼:飨礼规模宏大,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冬至及万寿节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

n 冠礼: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n 笄礼: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笄礼始加冠笄,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祝辞及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

n 出师祭祀: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与命将出征之不同,军队出征前有许多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出征前祭天叫类祭;出征前祭地叫宜社。

n 誓师: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有誓师典礼,一般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

n 凯旋: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称为“郊劳”。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卤获的战利品。

n 射礼

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

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

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

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

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

l 一是选拔贤能

l 二是敬老尊长;

l 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

l 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