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

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1)

抛弃批注,语文课也就这样了。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做所谓阅读。语文教学重点难点的设想,可以搁置的。我以为不必要考虑。

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难点。所谓重点,纯是认知主义哲学观的语文教育想象。因为不明语文真正的素质是什么,才有所谓重点说,课课有重点:鬼话。

批注法看你怎么操作了。不要去猜想。我用批注方法在省上上课,无一人敢非议批注。

批注法是调动学生自学的方法,没有那么傻不拉几的教研员,认为让学生先学习是坏事情,你们想多了。

学生先学,学生有方法的自学、先学,这是市面上最热门的教育理念,所以你们想多了。你给他指定个空格,让他们做批注,傻子都会干。年轻人,傻子都会干。

首先你老师要会批注,你老师都不会批注,当然你无法叫学生批注了。所以这不是学生的问题,是你老师自己没解决的问题。

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2)

就像你老师从来都没有杀过鸡,你要去教解剖学。没有杀过兔,你要去教解剖学,那你这是骗人。你怎么教?你哪一种方法教,你都是骗人的。

批注法你可以不要任何理论,你就用这个方法,你就是没有非构思理论,你也可以做批注法。你让学生把对上文的理解写在那里,他怎么理解,错误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教育学上,在课堂课程上,越荒诞越荒唐的理解是越有课堂乐趣的。

我在文言阅读的课过程中,我经常要让学生们去学会望文生义,荒唐理解。你只有越荒唐才与正确形成反差,也才知道正确的是个什么东西。你没有荒唐的。对正确的也毫无感知。你们排斥课堂上的荒唐、错误,那是你们自己对教育的课堂的理解有问题。

语文,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为什么上的那么无趣?我告诉你们,文言课讲的越正确,文言词汇讲的越正确越无趣,恰好就是要学生的面对文本本身,不查任何工具书,望文生义,发自内心直觉的甚至错误荒唐的理解,这个课堂才会增加乐趣。

你们教文言,让学生一字一句地翻工具书去看注释。我告诉你们,我教文言,让学生不看工具书,不看注释,直接看到原文,口头上说出译文。不管学生的水平怎么样,我的学生是三流中的三流,他们都可以这样干,直接看原文,口头说出译文。

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3)

你们那些一句一句的教的人,那些多慢,我们是直接看着原文口头说出译文,直接改写。

他译读的不对,老师才给他稍微点拨,教一教,那是在过程中。这都是过程中教才发现难点。只有让学生去那样译读,直接读,你才知道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什么才是需要讲的。

你们教学生写周记,今天布置一个题目,明天布置一个题目,老师绞尽脑汁,学生课外写作写什么?我告诉你,我的学生从高一来,不需要每周给布置什么题目来,就是开始教他们写自传,每周都是提交自传。写自传,给自己写传记,难道他们没有乐趣吗?

传记体,长篇传记体小说,他们的课外写作就干这唯一的事情,就干这一件事情。以前我还看他们写的内容怎么样,后来我内容都不看,无须看。他们自己只要愿意写就OK了,写的越长越好,写得长奖励他(操行加分)一下,就这么干。

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4)

教书还是要要去拜老师,还是要多去了解。道听途说,光去自己摸索,那黑暗长着。

你们的精力就用在去编教案,什么重点难点那些狗屁话上面去浪费青春。那些都是来骗人的,实际上,实际上领导也知道那些东西是没用的,你老师还不清醒吗?

你要应付那些浪费一点体力精力是可以,实在没办法适当的应付是可以的,交给他们应付。但是你还要真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付的东西该写你去写,但是你还要知道那是应付,你别把他认为当成它是唯一的存在。

任何公开课,任何人来听课,他不可能反对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思考能力。任何老师听课,他不会反对课堂的乐趣、思维的活跃,不可能的:年轻人。

如果一个课堂,你前几分钟就死板地在那里宣布教学重点难点。我告诉你,这些课一开课都是死气沉沉,没有什么乐趣,没有什么艺术性。那才是领导看了你这人儿死板、无趣、没创造性,那才是被别人看中了你的问题。

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5)

你一上课也不导入,也不说废话,也不八卦,也不表演,就马上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朗读,直观整体感觉快节奏进入阅读的语感审美,谁个痴呆的听课者认为你做的不好?

谁个傻子认为你的快节奏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理解,进入感知,进入思维,进入一种思维的活跃,认为你的课是一个坏的课程?

难道好的课程就是一天重点、难点、难点、重点?翻来覆去讲那些无趣的知识,生搬硬套。课堂上不敢想象、不敢开玩笑,也没有逗乐,一句玩笑都不敢开的课堂,那就是好课堂吗?

难道课堂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只有什么高考题、中考题拿来让学生练,才是你的高水平吗?我告诉你,最没水平的是把高考题、中考题拿在语文课上来上的。这是最没语文素养的老师才这样上语文课的。

最不懂艺术,一点儿幽默都没有,一点儿艺术审美的细胞都没有的人,才一上语文课都是高考、高考,高考怎么答题,怎么问怎么答题。这些人,这些人还配去读《红楼梦》吗?还配去读曹雪芹吗?还配去读庄子的《逍遥游》吗?还配去读陶渊明吗?

关于学习的奇葩问题(没有人仇恨课堂上的思维乐趣)(6)

你们把红楼梦去喂猪,把庄子来去喂狗,去把陶渊明那去陶渊明那去喂猫,它们都会懂得审美,它们都懂得逍遥,都懂得课堂乐趣的。

所有语文老师多是些僵尸出身,就是僵尸粉之僵尸。僵尸语文老师那怎么行,教出的就是僵尸人。语文都一天在读《红楼梦》,《红楼梦》,读《红楼梦》怎么都是这样的老师,怎么搞的?哎呀,中国的这种审美大国,审美主义大国就是如此的语文课堂,那怎么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