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拿刀的不一定是屠夫(刁就是刀)

会拿刀的不一定是屠夫(刁就是刀)(1)

“刀(刁)“的甲骨文

这两个字原来是同一个字,就是“刀”的意思。原本并没有“刁”这个字,因为最早成书于汉代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根本就没有“刁”这个字。“刁”是在“刀”字被借用作姓氏时专门造的一个字,以和“刀”区别开。也有人认为是“刀”在写的过程中被人错写成了“刁”,但也慢慢被大家接受了,这才流传至今。我第一次知道“刁”是个姓还是小时候看电影《烈火金刚》,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葛优演的伪军军官刁世贵儿,还有神枪手肖飞(但演员名字没记住)。

会拿刀的不一定是屠夫(刁就是刀)(2)

看“刀”的甲骨文,有人会认为它像一只鹅或别的什么鸟,伸着长长的脖子,昂着头,那短的线条就像是鹅的翅膀收拢着的样子,没有展开。像归像,但甲骨文中实际上并没有”鹅“这个字,只有”鸟“,且相当复杂,如果有”鹅“的话,应该会更复杂。可能甲骨文时代还没养鹅,也可能鹅有别的叫法,总之“刀”的甲骨文形式就是这个样子,亳无疑问了。

会拿刀的不一定是屠夫(刁就是刀)(3)

商代青铜刀

会拿刀的不一定是屠夫(刁就是刀)(4)

刀的甲骨文、金文以及实物

可为什么甲骨文的样子不像刀呢?看一些出土文物的照片,我们大概能明白,可能受限于书写工具的材质(刻刀和兽骨),古人刻“刀”这个字的时侯,只把没开刃的刀背和刀根(或者叫刀梁)、刀柄刻了出来,而刀刃因为有弧度,不好刻画,所以省略了。甲骨文中圆滑的曲线是不常见的,因为“笔”是硬刀,“纸”是硬骨,硬碰硬地刻画曲线非常费时费力,缺乏效率。

“刀”的简体虽然与甲骨文有很大不同,但它的象形意味依然很明显,它活生生就象一把菜刀的样子呀!

在农村,家家户户可能至少有两把菜刀,一把切菜切面条,一把剁草剁剩菜喂鸡喂猪用,时间久了,刀钝了,就该磨一磨,要么家长会在面盆的沿上来回蹭几下,要么家里会备有磨刀石,那种长条形的磨起来更方便。当然如果不想费事,还可以请专人磨刀,不过得正好赶上有庙会或人家刚好打门口经过,磨刀人一定会吆喝着“齐刀磨剪嘞”!现在这种声音已经很少听到了。磨刀人都老了,跑不动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