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有关成语(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中的“哺”,意为口中所含的食物;“熙”即游戏的意思“鼓腹”即鼓起肚子,形容吃得饱饱的这一成语的意思是口含食物,拍打着肚皮四处游逛形容闲暇无事,自得其乐,亦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商丘有关成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商丘有关成语(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有关成语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中的“哺”,意为口中所含的食物;“熙”即游戏的意思。“鼓腹”即鼓起肚子,形容吃得饱饱的。这一成语的意思是口含食物,拍打着肚皮四处游逛。形容闲暇无事,自得其乐,亦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典故出自《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通作‘摩’,触摩),怒则分背(背对着背)相踶(dì,踢的意思)。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车辕前面的横木)扼(亦作‘轭’。叉马颈的条木),齐之以月题(即马额上状如月形的佩饰),而马知介(独)倪(睨,侧目怒视之意)、 (屈曲)扼(即轭。 指曲颈不伸,抗拒木轭)、鸷曼(指马儿暴戾不驯)、诡衔(意思是诡谲地想吐出口里的橛衔)、窃辔(意思是偷偷地想脱出马笼头)。故马之知而态(能的意思)至盗(与人抗敌的意思)者,伯乐之罪也。夫赫胥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矫造的意思)礼乐以匡(端正,改变)天下之形,县(同‘悬’)跂(通作‘企’,企望。‘县跂’意思是空悬而不可企及)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马,起初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和伙伴颈交颈地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加在它身上、把配着月牙形佩饰的辔头戴在它头上的时候,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动作,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上古时的赫胥氏时代,黎民百姓安居却不知道做些什么,走动也不知道去哪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游玩,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圣人出现,矫造礼乐来匡正天下百姓的行为,标榜不可企及的仁义来慰藉天下百姓的心,于是人们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去竞逐私利而不能终止。这也是圣人的罪过啊!

文中的“伯乐”,原指在天上管马的神仙,后来人们用它来指代那些擅长辨认良马和治马的人。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尊为“伯乐”的是春秋时期的孙阳。据说,孙阳是个相马的能手,善于发现千里马,他曾在秦国国君秦穆公手下谋事,因为他善于相马且精有马,被封为“伯乐将军”。他曾经借说相马之道,向秦穆公举荐贤者九方皋,并且指出查人观事应该“将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即观察其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其表象,洞察其实质而忘记其外表),由于相马与举贤有很多共通之处,后来人们便将“伯乐”一词的含义延伸,用来称呼那些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唐代大文豪韩愈曾写有《马说》,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强调世上的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却不常有,因此像伯乐那样的人就十分可贵。

伯乐相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而庄子却认为,伯乐相马且治马,是对马的最大伤害,因为他制约了马的天性,以此提醒人们不要一味地站在伯乐的立场上观马,也要站在马的立场上看伯乐。在庄子看来,伯乐治马无非是通过扭曲马的本性,让马符合人为制定的所谓“良马”标准,名为“治”马,实为害马。治人、治世不能这样,不能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牺牲人的天性、本真。庄子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宣扬道家思想。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之一,庄子主张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境界。

例句:“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东西,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淮南子·俶真训》)

(17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