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他们用生命冒险(他们用生命作证)

生活让他们用生命冒险(他们用生命作证)(1)

夏淑琴在“哭墙”前思念逝去的亲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生活让他们用生命冒险(他们用生命作证)(2)

参加“烛光祭”的夏淑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生活让他们用生命冒险(他们用生命作证)(3)

葛道荣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生活让他们用生命冒险(他们用生命作证)(4)

常志强全家福。 纪念馆供图

生活让他们用生命冒险(他们用生命作证)(5)

熊淑兰。 纪念馆供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瑜 余梦迪

1937年12月13日,人类历史上至暗一天。从这一天起,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进行长达40多天的抢劫、杀戮、奸淫,超过30万同胞惨死屠刀之下。那个漫长的冬天,是这座城市记忆里最深最疼的伤疤。

真相绝不能否认!历史绝不容置疑!

侥幸从屠戮中活下来的人们,成为历史的证人。85年过去了,很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经离开了我们,目前在世在册的幸存者仅有54位,而且平均年龄已超过92岁。

尊重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今天,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今天,凄厉的警报再次在这座城市上空回响。

今天,生活在南京的每一个人,都更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决心!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要为30万遇难同胞说句公道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今年已经93岁,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城中,她失去了七位亲人。

1937年,夏淑琴8岁,一家有九口人。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她的外祖父聂佐成、外祖母聂周氏、父亲夏庭恩、母亲夏聂氏、大姐夏淑芳、二姐夏淑兰、小妹妹夏淑芬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只有她和当时4岁的大妹妹夏淑芸侥幸活下来。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至今仍留有疤痕。这幕惨剧被约翰·拉贝看到并记录。

夏淑琴一生都在为历史真相各处奔走,成了为史作证、为和平代言的勇敢者。

1994年,65岁的夏淑琴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第一个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2006年,因日本右翼作家污蔑其是“假人证”,77岁的老人愤慨赴日应诉,并当庭反诉对方侵犯名誉权,官司最终大获全胜。

多次赴日,她结识了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等一批日本友好人士,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络。

“我去日本的目的,就是要把历史讲出来;就是为了让日本政府承认大屠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夏淑琴说,一遍一遍地诉说就是要为30万遇难同胞说句公道话。

现如今,夏淑琴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喜欢锻炼。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外孙女夏媛和重外孙李玉瀚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继续将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传播给更多人知晓。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回忆起往事仍然会痛哭

1927年出生的葛道荣曾有一个大家庭。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他还是10岁少年,他家里的叔父、两个舅父共三口人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他的右腿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留下了永久伤疤。

“我家三个遇难亲人的名字,就刻在‘哭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每每想起这段过往,葛道荣老人心情难以平复。

1937年,葛道荣家住在南京新街口管家桥22号。日军侵入南京后,他的叔父葛之燮在华侨路高家酒馆2号家中被3名日本兵闯入杀害;舅父潘兆祥挑了行李行至下关,被攻城的日本兵杀害;舅父王钧生在煤炭港工地上被侵入的日军杀害,尸骨难寻。

“舅父当时是到(南京)下关买杂粮,回来途中城门紧闭,结果就被日本兵屠杀在下关。那时我10岁了,和母亲去找过尸首,当时看到地上全是尸体,男女老幼,横七竖八。母亲一边哭一边喊,‘哥哥你在哪里啊……’”老人回忆。

他常对自己的4个儿子说:“战争苦不堪言,有国才有幸福家。”为此,他多年来一直在撰写制作特殊的“传家宝”: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他亲历的事件记录,和几十年来他收集整理的南京大屠杀有关历史资料。他说,自己没什么财产留给子孙,这份“传家宝”要在葛家世世代代传下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被日军杀死时小弟弟还在吃奶

纪念馆入口处的群雕中,记录了一个9岁的孩子目睹了父亲、姐姐、弟弟被日军残杀,胸口被刺伤的母亲在挣扎着给2岁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的悲惨遭遇。这个9岁的孩子,就是常志强。

1937年12月13日,常志强一生中至暗的一天,一家6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被日军夺去了。当时,常志强和幸存的姐姐辗转躲到难民区。他们后来去王府园找过他们的父母及几个弟弟遇难后的尸体,“红十字会”收尸的人说:“当时有一对母子的尸体,小孩子还趴在母亲身上吃奶,两人在一起,分都分不开。”常志强哭着说:“那一定是我那可怜的母亲和小弟弟呀。”

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在《常志强的生活史》一书中写道:父亲告诉我说,刚开始每晚都会痛哭,晚上,想想今天一天的事,想到伤心的事情,就会回忆起父母在世时候的幸福,就会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

1997年,常志强得知日本右翼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一夜无眠,将亲身经历写了一份材料送到了纪念馆。从那以后,他就打开了封闭的内心,积极参加活动讲述历史,不仅参与各种拍摄,到纪念馆参加活动,还远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

现在的常志强儿女双全,子女辈已经扛起了传承记忆的责任,在不断地教育后代铭记那段历史,女儿常小梅说:“我们有责任传承这段记忆。”80多年过去,常志强也在如今幸福的生活以及唱戏、画画、剪纸这些兴趣爱好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他也常常来纪念馆,默默地站在一号门“最后一口奶”雕像前很久很久,悼念在那场浩劫中逝去的亲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熊淑兰: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熊淑兰出生于1931年。1937年12月,她的母亲在逃难过程中流产并落下病根,大妈被日本兵轮奸,伯伯被日军杀害。熊淑兰因装扮为男孩而幸存。

根据熊淑兰回忆,当年,她家住在南京棉花堤80号,家里有父母、姐姐等人。侵华日军攻进南京后,一家人坐小船到长江中的小岛上避难,见有人来就躲到地洞里。为了不引起注意,家人给熊淑兰剃了光头。

“为了能够更好地隐藏自己,我们都是穿一些男娃的衣服,只要看到日本人就躲藏起来。”根据熊淑兰描述,那个时候像母亲这样的农村妇女一般都是躲在村子里面的地洞里,日本人出来扫荡的时候,他们几个小娃子就像情报员一样提前探风之后会告诉家里人和村民,提醒村民们提前躲进地洞里。

熊淑兰说,她亲眼看到日军用刺刀戳死啼哭的小孩,然后扔到江中,小孩被浪卷走。还有一次,日本兵抓人,撞见几个拉车的车夫。有一个车夫反应快逃了,剩下的几人被抓来当街杀害,到处是血。

熊淑兰说,“我们过去的日子那么苦,现在好了,吃不愁,穿不愁。”

多年来熊淑兰一直坚持向世人讲述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传递和平之声,并且多次在活动中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