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

本报记者 祁国忠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1)

说起黄河,估计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还仅仅停留在课本中的地理认知:“黄河是一条夹杂着大量泥沙,波涛汹涌流入大海的浑河。”这个场景更是在以往的影视剧作品中多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人们都把对黄河的印象与壶口大瀑布的黄水放在一起。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境内,黄河水都特别清澈。尤其是到达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时,以缓慢的流速在山间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清水乡位于循化县城东部,因黄河水清澈而得名,也是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2)

。它东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西连循化县积石镇,南邻循化县白庄乡,北靠化隆回族自治县,临平公路和循大公路穿过其境。在境内不仅能够游览秀丽的风光,还能感受浓郁的撒拉族传统文化。

黄河岸边的英雄之地

出循化县城往东5公里,便到了清水乡境内,进入清水乡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黄河转弯处的清水湾。据传说,此为大禹导河积石的前夜,为试斧利钝,挥斧砍山而劈出的岩石景观。清水湾背依小积石山,南临黄河水,四周绿树成荫,草木丛生,鸟语花香,颇有“世外桃源”的情趣。站在对面的小丘上可以明显看到,清水湾呈“U”型,小积石山鲜红色的岩石与清亮的黄河水交相辉映,满眼的美景显得超凡脱俗。因此处黄河水流平缓加上两岸景色优美,也被人们称作“天下黄河第一湾”。据当地人介绍,黄河之所以要在这里拐一个弯,是因为黄河在离开循化县境时,难舍当地美景,想再看这里一眼,不禁回头一望,这一望,便望出了一个美丽的清水湾。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3)

每年七八月份,这里都有大批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只为拍得这世间美景。因为美丽,所以难忘,在很多离家闯荡的撒拉族群众心目中,清水湾代表的是故乡。的确,在拉面产业的带动下,许多撒拉族群众离开故土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开拉面馆,而几乎每一个拉面馆都挂着清水湾的照片。

如今的清水湾不仅成为循化的又一张“金名片”,还在离乡人们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清水湾的蜿蜒缠绵、回头眺望,也正是这些游子们离家时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欲走还停的物化形态。

欣赏完美丽的清水湾,沿黄河东流的方向前行,没走多远便来到了阿什匠村。据马有义主编的《中国撒拉族绿色家园》循化地名之考章节中记载,“阿什”为撒拉语,是“阿格西”的转音,意为“木头”。“匠”是汉语,指匠人,总称意为“木匠”,因该村过去是伐木的加工之地,当然少不了木匠,故而得名。阿什匠村是清水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北方向1公里外的黄河南岸,由于60多年前当地村民英勇的行为,被称作“循化的英雄村”。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4)

进入村子,将车停靠在整洁宽阔广场上,徒步走到黄河南岸,巍巍小积石山犹如一面墙一样屹立在对面,清澈的黄河在村庄与大山之间静静地流过。蜿蜒的黄河不仅孕育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撒拉儿女,也让勇敢的撒拉汉子练就了娴熟的游泳技能。一个关于撒拉汉子勇救解放军的故事也由此诞生。

循化县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从兰州过循化向省城西宁挺进时,由于河水湍急,河面上仅有的赞卜乎大桥也被敌人摧毁,只能凭借皮筏子、独木舟等一些原始的渡河工具渡过黄河。不料,其中的一排独木舟由于河水湍急冲断了连接其他木舟的绳索,被湍急的河水冲了下去。由于当时的解放军大多是中原地区人士,很多人都不熟悉水性,无法游到对面,只能任黄河水无情地冲刷。当遇险的木舟漂到清水湾下游的阿什匠村对面时,恰好被正在黄河岸边劳作的韩五四曼等十几名撒拉族青年看见,他们跳进黄河,拼尽全力把木舟拉上岸,才使一舟子弟兵得救。在得知解放军要渡河与部队会合时,他们又将得救的子弟兵送到上游渡河口,用皮筏子送上了河对面,顺利与大部队会合。他们先后在这里救了三批解放军,而且每次都把得救的解放军送到河对面。

事后,王震将军为表彰韩五四曼等人的英勇行为,奖励给他们茯茶、铁锨、筏子等物,还亲笔题写了一面写有“英雄救英雄”的锦旗。如今这面锦旗已成为撒拉群众善良、勇敢的见证。顺着黄河前行的方向,再看这里的一山一水,无不透着英雄气概。

孟达山下的精美建筑

结束对阿什匠村的探访,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大庄村进发。大庄村是撒拉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在这里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并留下一座“狐跳峡”,丹霞掩映中,一座座篱笆楼至今仍诉说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史。

前往大庄村,必须要经过河道狭窄、礁石暗伏的狐跳峡。狐跳峡是积石峡中部的一段峡谷,因黄河河道至此突然变得狭窄,一只狐狸就能轻松跃过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一个猎人从孟达森林追捕一只野狐到黄河岸边。野狐东逃西窜无处躲藏,危急之下,从南往北一跃跳过峡谷。那河对岸岩石上遗留的野狐奔跳时的爪印,虽经风雨侵蚀,暴流冲刷,仍形成了碗口般大的印迹。如今因水库蓄水,黄河水位上涨,将这段狐跳峡隐于河水之下,留给路过此地的人们无限遐想。

位于黄河南岸台地的大庄村依山傍水,村民就地取材,利用周边充裕的林木河石,从元代开始就建起篱笆楼、篱笆磨,至明末清初,已建成八大巷区规模的篱笆楼建筑群。这些篱笆楼至今三五成群,或相互对峙,或星罗棋布于村间道巷两侧。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5)

沿大庄村南行,就到了久负盛名、有着高原“西双版纳”之称的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就藏在山巅。孟达,撒拉语称为“切子”,意为柴集。这里最早是撒拉人取柴的地方。孟达山原始森林给大庄篱笆楼的建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篱笆楼用材多采用青海云杉,楼体木结构多为穿斗式梁柱架,29根巨柱布列成网,纵梁九横檩,双条檐檩,两条通檩,密排椽体,以松木薄板条铺成菱形。楼底屋面以花岗石混草泥砌成围墙,房间正面设置户枢单扇板门,分间隔墙和正面墙,地腰部用石泥混合砌墙,再编成细条篱笆墙,笆条材料多取于山林杂木。二层围墙也是篱笆墙,上抹黑土草泥,再抹白土泥,用材轻便,造型牢固,美观而又朴实。篱笆楼是撒拉人智慧的结晶,在青海的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这种建筑的影子。2008年6月,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资料显示,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是甘青交通要塞。原先撒拉族先民们打猎就从文昌沟打到孟达原始森林,后来在现在的大庄村发现北面山林下黄河流淌,而此地又是这林山沟口的一个平缓地带,为了防御野兽,他们白天进沟上山打猎,夜间回到这里歇息,久而久之就在此地定居了下来。他们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同时与周边藏族、汉族、回族、土族等民族交往,集结了丰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创造了篱笆楼建筑。因此,篱笆楼不仅记载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也是撒拉族建筑风格的历史记忆,同时积淀着多民族的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6)

村中的清真寺,是撒拉族地区始建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1480年,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建筑用料取材于附近1公里的原始森林,砖瓦构件就地建窑烧制。在清朝年间曾4次重建扩建礼拜殿前廊、唤礼楼、南配房、拱北等建筑。这座古老而完整的古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雕梁画栋,设计灵巧,砖木雕饰工艺精致,独具匠心。全寺由礼拜殿、唤礼楼、南北配房、两座牌坊门、影壁、拱北、沐浴室等建筑组成,是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和浓厚的伊斯兰特色融为一体的建筑风貌。

大庄村平均海拔1880米左右,阳光充裕,气候温暖,四季分明,这里瓜果飘香,薄皮核桃更是远近闻名,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核桃树就有75棵。最让人惦记的还是这里的美食,撒拉族干炒面片、雀舌面、羊背子……都会让你看了流口水。

山顶古村的民族记忆

沿着黄河前行的方向,一直向东行走不到10分钟,便到了黄河流出循化县的最后一个村庄——塔沙坡村。塔沙坡村坐落于积石峡水库之上,依环梯田而居,背靠巍峨大山,南眺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塔沙坡,藏语,意为“脱险之地”,这个名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塔沙坡之所以被誉为“脱险之地”或“安全之地”,传说在唐代,维护藏传佛教的拉隆·贝吉多杰高僧在西藏用箭射中吐蕃王朝的末代赞普朗达玛后,历经千难万阻逃到循化地区。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7)

当拉隆·贝吉多杰赶到塔沙坡时,就说这地方叫“特日撒坡”,意为“生命脱险”。随后,进入南面的林区,在一个山洞里坐禅修行,塔沙坡故此而得名。当地人也把该村称之为“阿合西里”(撒拉语),意为“木头之地”,是因为该村在过去一直置于茂密森林之中的缘故。

早先,塔沙坡村所在地是一片黑刺林。到西汉时,部分羌族人来此地砍树垦荒安居,从事狩猎生活。之后,他们便到不远的山林选址修建寺院(至今还有废墟遗址)。到唐代时,由于战火频繁,寺院被焚烧。到元初,积石峡被蒙古军占领,驻守在积石关的穆斯林蒙古军进入塔沙坡驱赶了西番人。

当撒拉族先民尕勒莽、阿合莽一行从中亚迁徙至循化定居后,蒙古军把地盘让给了撒拉尔人。随着人口的增多,部分撒拉尔人从街子、孟达一带迁移到塔沙坡。在漫长的生息繁衍过程中,部分回族、保安族也融入其中,顺理成章地发展到一个完整的,且有一定规模的村落。

塔沙坡清真寺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村子中央,初建于明代,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该建筑由照壁、牌坊门、唤礼楼、礼拜殿、南北学房等组成。

塔沙坡古寺是循化撒拉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寺之一,以建筑规模宏大壮美而著称,这里不仅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汉族建筑风格,又有伊斯兰建筑特色。砖雕、木雕、彩绘等工艺美术合为一体。

塔沙坡古村落巷道迂回,家家相连,泥墙交错,木门排行。离清真寺大门往东不足20米,是撒拉族服饰传习所。撒拉族服饰传习所为撒拉族传统篱笆楼建筑形制,共两层,土木砖石结构,面积80平方米左右。底层坐北朝南,草泥墙体,篱笆门窗,用作服饰制作室(作坊)。二层坐南朝北,篱笆墙体,土木结构,平顶房,用作撒拉族传统服饰展厅。该展厅面阔3间,进深1间,檐面安置5道花槽、雀替及垂花柱,雕饰仙桃、石榴、牡丹、荷花等图案,精雕细琢,形象栩栩如生。正间安置双层对开门,内门为户枢双扇花格木板门,外门为双扇沙柳编条篱笆门。边间各安置双层窗户,内窗为菱形花格窗,外窗为折叠式木板窗。

青海循化有哪些地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一个乡)(8)

与篱笆楼对峙的古宅,置于巷道北侧,是过去的一家客栈,现在是塔沙坡村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之一。

步入小院,有一棵梨树和一棵杏树,外墙上挂着照明用的煤油灯、打碾用的连枷、背草用的筐篓、砍柴用的斧头、耕地用的铧犁、木工用的推刨等。院内还摆放着田间用的耧耙、背水用的木桶、吹火用的风箱、运输用的大马车等。这些老物件,静静地“站着”或“躺在”此处,封存着过去的记忆,默默地诉说着时光留下的故事。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祖先们的那个年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