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里的黑虫子是怎么来的(大米里的黑色小虫子是什么东西)

日常生活中,我们淘米做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米中浮现一些黑色的小虫子,很小也很硬,像是什么杂质,捞出来一看,却是牙尖嘴利的一个小虫子。

那么你知道这个黑色的小虫子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吗?它的学名叫做米象,也叫米虫,谷牛,是一种特别喜欢吃谷物的害虫,尤其常见于两到三年的陈粮里。

大米里的黑虫子是怎么来的(大米里的黑色小虫子是什么东西)(1)

米象这个黑色小虫子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从煮熟的米饭里看到它,以为是个芝麻,奈何是只虫,也可能在米袋里看到它,零零散散三两只。那么这个虫子是怎么混到大米里的呢?

其实早在粮食还未被收割的时候,粮食里就已经被米象注入了虫卵,成虫在产卵时,用口吻啮噬粮食,打一个很小的空洞,将卵注入进去,然后再用分泌粘液封口。

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粮食中已经有了米象的幼卵。不过每一粒粮食中只会有一粒虫卵,因为虫卵多了会打架,最终也只能存活一只。

大米里的黑虫子是怎么来的(大米里的黑色小虫子是什么东西)(2)

随后经过粮食收割加工,一般米象的成虫都会被杀掉了,但虫卵躲在粮食里会躲过一劫。等到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程度,虫卵经过40天左右的孵化,就会变成了幼虫。

幼虫会啃噬粮食内部,然后再经过化蛹,最后成长为成虫。米象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还有特殊的癖好,特别喜欢煤气的味道。

一般情况下,米象的幼虫对粮食危害最严重,直接将粮食内部吃光了。成虫的寿命在80-230天之间,要么被人为灭杀了,要么忙着产卵了。

米象虽小,自我保护能力很强,会玩假死,喜欢光亮,温湿环境,繁殖力强,一只雌虫就可产卵500粒。

大米里的黑虫子是怎么来的(大米里的黑色小虫子是什么东西)(3)

米象作为害虫,要如何防治呢?

米象虽然是害虫,但它不会攻击人,也不会传播疾病,吃下去也没什么感觉,不会影响健康,只是可能有点恶心人。

不过相对的粮食生虫也是正常现象,被米象注入虫卵的粮食,一般会比较发暗,因为粮食里面是空的,一般水洗的时候,都会漂浮上来,就可以有效剔除含有米象的粮食。

对于米象的防治,一方面要清洁粮食贮存的仓库,改善储粮条件,不让米象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就是改进储藏技术,将含有米象的粮食和不含有米象的粮食分开保存。

大米里的黑虫子是怎么来的(大米里的黑色小虫子是什么东西)(4)

当然这是针对大粮仓的米象防治,对于我们自己家来说。很多人都会在发现米象之后,将粮食暴晒,其实这是不对的。

粮食暴晒之后,会杀死一部分害虫,但相对的粮食吸潮能力更强了,既影响粮食口感,也让残留下来的米象有了更舒适的成长环境。

自家防治米象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冰箱冷冻,24小时后取出,然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最好在处理之后,在粮食里放入一些花椒,大蒜,辣椒等等刺激性气味比较重的物品。

这些刺激味道重的东西都是米象害怕的东西,都能对米象起到驱逐作用。这样就可以减少自己家粮食被米象这种害虫的侵害。

大米里的黑虫子是怎么来的(大米里的黑色小虫子是什么东西)(5)

总结来说,米象不害人,不过恶心人,爱护粮食,人人有责,正确认识米象,有助于粮食卫生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