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

讲述人:高杨杰

高新第二学校

“名校 ”

教育共同体

总部校长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于2006年创建的区内第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学十五来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名校 ”教育共同体涵盖15所成员校,其中对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高新区第五学校实施“一长多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

“这里禾苗吐翠,鲜花竞放;这里朝气蓬勃,青春飞扬……”在这样一所洒满阳光的校园中,为全面贯彻国家“双减”相关政策,积极践行教学改革“新生态”,教育共同体的各学校正在发生着可喜的新变化。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4)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5)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西安市对于“三个课堂”的顶层设计,加快了学校推进教育革新的步伐。“一个没有好课堂的学校不能称其为好学校”,我校不仅从“第一课堂”入手关注课堂质量,落实好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以校本“知行课程”建设为抓手,聚焦“知行合一 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拓展丰富第二课堂,并在此基础上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而努力探索,整合家校社教育资源,创新育人途径,积极研发实施 “第三课堂”,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多元共生的育人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让课堂学习真实发生,让育人效果逐步显现。

让课堂更加有效,构建灵动的知行“第一课堂”。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水平、优化课堂效率是实现高效教育的主要途径。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立足实际,紧抓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统筹作业管理,加强作业有效设计和评价的研讨实施、让“双减”落地,让学生真正享受高效快乐的学习生活。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6)

让课堂更加多元,开发多彩的知行“第二课堂”。

我校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五育并举”,创新育人途径。

一方面,我们学校非常注重第二课堂的环境育人功能,积极打造校园文化,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构建了“一蹊、一径、 六区”,即以“知行合一 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桃蹊”,以 “传统文化、书香校园”为特色文化“李径”,以德智体真善美为主题文化“六区”,打造校园处处有文化,一步一景皆育人的特色育人空间。依托艺术特色的“尚美楼”,功能分明的操场,健体馆,实验室等多个不同文化特色的场馆场地,均为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营造了不同文化底蕴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课程育人作用,开发重组各类校本教学资源,依托课后服务,开发了“知行合一”的多元化第二课堂,采取走班制和分层制,开设“知行社团课程、知行讲堂、知行拓展课程、大美陕西课程和家长课堂、特色体育运动”等丰富多元的课程,积极邀请书法艺术家、作家、民间艺人、家长等公益志愿者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共同体的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收获良多: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学生 闫信一

“开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我参加了我最喜欢的儿童画社团,每天的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我都会积极参与到绘画当中,专业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我的绘画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次第三届青少年原创绘本国际艺术节比赛中我还获得了一等奖呢!”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7)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8)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二年级学生樊雨晰妈妈

“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孩子们不仅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通过学校特色的知行讲堂、大美陕西课程,学习到了许多的新知识。比如,在“健康成长”系列知行讲座中,学生明白了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了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在大美陕西课程中,学生了解到了陕西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认知水平,还收获了自信与快乐,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9)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0)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1)

三 个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2)

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七四班家长张女士

在孩子上初中择校的问题上,作为家长我的内心充满焦虑。西安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属于新建学校,究竟办学质量如何,我们都是心存疑虑。但是孩子上学将近两个月,我彻底打消了以前的疑虑,很坚定地认为我们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好学校。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3)

我的孩子是个女生,从小性格内向,不自信。但是孩子上学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孩子说话都是怯生生的,性格非常内向。自从参加了学校合唱社团,明显感觉比现在自信了很多,也经常会在我们面前唱歌表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未来也有了目标和方向。”非常感谢九初能给我们灵沼的孩子们提供这样高质量的教育。

学校不仅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上非常用心,还通过建立“家长云课堂”、“教你一招”等家校共育平台,针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成“课后服务延伸链”,让家长科学认知孩子成长规律,做好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划,并通过名家引领个性化需求。打通课后服务后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4)

经过两个月的线上云课堂,我感触颇深。我经常问自己:作为一名家长,你是否合格呢?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譬如孩子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等,你是否只会大吼大叫?或是武力镇压呢?这样,只能适得其反或是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平常工作忙,我们没有时间专门学习,但通过学校的共育平台,却给我们提供了任何时间都可以阅读学习的平台。非常感谢学校能给予这样的机会,让我学会了如何做家长,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实现孩子健康成长。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5)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6)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副校长 王颖

“在课后服务工作中,我校实行“两段式”课后服务模式,形成了以“作业辅导 多彩社团 阳光体育 特色课程”为主体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在周二、周四开展知行社团活动,在周一、周三开展大美陕西课程和知行大讲堂活动,在周五开展特色体育运动,这些极具校本特色的“第二课堂”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引领学生在有趣的拓展课堂中,找到并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7)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8)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19)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0)

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王诗雯

2021年9月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了这样一座现代化、科技感十足的高标准新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青春之旅。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1)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九初学子是如此的幸福。这里不仅有知识渊博、师德高尚、教学技术精湛、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团队,更有门类广、类别多、学科全的课程体系,其中的缤纷社团课程深受大家的欢迎。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2)

每周的缤纷社团时间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因为在这个时间,每位同学都可以去上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谈到社团,那我可就有话可说了。学校目前开设有“星锐足球社团、追梦田径社团、缤纷轻羽社团、风酥雨忆舞蹈社团、七彩合唱社团、惜墨书法社团、JA我是创业家社团、无土栽培社团、轻黏土社团、沣泮画社”等共14个社团。同学们恨不得每一个社团都想去尝试一番。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3)

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体育、美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这让我真正理解了学校“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相信九初的毕业生将来定能成为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我们将会以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让课堂更加广阔,探索有趣的知行“第三课堂”。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正如“三个课堂”倡导的多元教育主体,我校秉承着“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整合家校社资源、建立了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三位一体”教育共同体,将各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课程内部,把小课堂搬进大社会中,形成了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活动、劳动实践课程等在内的多层次“第三课堂”,一方面积极利用当地社会优秀资源,例如当地博物馆、研学基地、古迹遗址、社科场馆等教育资源。同时,我们积极依托家长义工资源优势,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了“大美陕西,放眼看世界”等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展、重走红色革命之路、体验戏剧表演、感悟敬老文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加多元的文化知识,人文传承和现代科技,切实提高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效果,体现了社会化教育的特点,真正打造家校社教育资源多元化和教育主体多元化的教育新机制。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4)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5)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6)

二校依托社会资源,开展的以“载思载行,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情,设置不同的研学目标和研学主题,涉及到农事、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学生在“走出去”中对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7)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8)

二校的“知行田园”劳动基地,开展以“春华秋实,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劳动实践课程。通过让学生亲手种植果实、蔬菜,体验农耕文化,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新区第五学校副校长赵丽萍认为:“‘开展走进红色照金·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教育更加富有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使学生树立了远大志向,培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团队意识;激发了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29)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0)

张少雄老师说:“通过参观阎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活动,使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让同学们触摸蓝天,感受科技的力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同时使同学们在户外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进了友谊。这是一场‘知行合一’的研学之旅,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了今日中国航空的荣耀与骄傲,体会了历代航空人的艰辛与荣誉,领略了航空工程的魅力,并在心中悄然种下了一粒‘飞天梦’的种子——树立远大的科学梦想,争取早日实现驰骋祖国蓝天的航空梦。”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1)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2)

高琼老师认为:“通过参观高陵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美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增强了他们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感。劳动又是体力与脑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开展劳动教育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亲身体会到了劳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3)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4)

第五学校“爱老敬老”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活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活动,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更以此为契机,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启智润心的德育课。这次活动的开展是践行我校“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有效地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深刻理解了侍亲奉老、敬老爱老的美德内涵。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5)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6)

学生孙谦航家长说:“学校开展的‘第三课堂’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首先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不再“死读书,读死书”。其次孩子比以前更加的自信和乐观了。我希望以后学校能够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农村的孩子更加的自信,更全面的发展。”

九年级一班高悦凡同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在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的同时,将课堂上的知识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课本,而是生动有趣的实体模型和真实场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接受知识。而且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参与此项活动。”

第三课堂是第一、二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补充,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第三课堂,不仅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发展,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我,努力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学校教育担负着为祖国培育接班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聚焦“三个课堂”,着力“课堂革命”,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创举,实施课堂深度革命,完善学校育人机制和落实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名校 ”教育共同体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立足区域特色,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刘建林厅长提出的“三个课堂”,结合学校发展特点和育人目标,努力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创新,逐步实现课堂革命,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学校(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37)

《“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栏目

总策划 王纲 总编辑 席震宙 编辑 刘寿丽 温宏涛 王龙 张林 李超凡 尚倩 许洋 梅馨月 闫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