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从非洲带回一只麒麟(郑和为朝圣麦加)
一生七下西洋,或许是有他自己清楚这是官方使命,而他的内心,是对穆斯林心中麦加的向往!
他爷爷到过那个地方,他父亲也到过那个地方,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穷其一生,他也要去一生一次的朝圣。最终,他死在了朝圣路上印度西海岸古里。
公元1430年,郑和针对大明王朝威仪大不如从前,万国来朝的盛况不再的现实,积极游说明德宗再次将下西洋提上议程,这一年,他59岁,在船队到达孟买南部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于是拔下一颗牙,让随行的海军上将王景弘带回去,他则踏上了一条比唐僧西天取经到印度还远的朝圣之路——麦加。
郑和是个外国人
郑和,本应该姓马,后来永乐大帝鉴于他在“靖难之役”中的出色表现,赐姓郑。在元朝忽必烈统一荡平中原后,挥师西南,一举占领了云南,由于蒙古人对汉人不放心,所以让郑和的世祖管理云南行省。论出身,郑和也是出生在一个在云南煊赫一时的家庭之中。史书记载,郑和,色目人,身高约有两米。郑和的爷爷、父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142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国势渐渐稳定下来后,便派傅友德、蓝玉进军西南,此时此刻的西南成了蒙元在在南方的最后盘踞之地,大军攻占此处后,进行了非常残酷的行动,所有异族要么被杀,要么充当官奴或者妓女,所有十岁以下的男孩被阉割做了太监。
郑和下西洋
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死的早,所以他将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孙建文帝朱允炆,在建文帝即位后,他进行的削藩致使燕王朱棣愤起反抗,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被朱棣成功篡夺,而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在战争中没了踪影。
在坐上皇位后,朱棣或者是需要宣扬国威,或者是因为篡位心虚要找到朱允炆,或者是为了进行对外贸易,在1405年,他派郑和出海。和史书上经常说郑和“下西洋”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实际上是“下南洋”。这一次,他到了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
朱棣在刚统治明朝的时候,大概还是有点心虚的,为了让万国朝贺,显示朱棣的“正统”地位。他派遣郑和出使,郑和使团带着明朝国库里面四分之一的财富,丝绸、黄金、瓷器……数不胜数,《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相当于现代船身长约138米,宽约56米,比后来哥伦布发展新大陆时的船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完全是个古代的航母,足见当时的造船业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然后,浩浩荡荡的船队出发了。第一次出使历时两年。
尔后,郑和又率领强大的明朝舰队先后进行了了六次出使。随着探险的深入和航海领域的不断扩大,到达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先后到达了印度洋领域的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更远到达了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及地区,如阿曼、也门、沙特等地,其后探索了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等。
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
英国学者李约瑟这样强调道: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很高的传播,也使得汉文化圈不断的扩大。对所到之处不仅仅带去了明朝的赏赐,也将汉民族的先进科学技术传播过去,实现了非常友好的对外交往。
郑和带回个“麒麟”来
1414年,郑和出使东非麻林国,国王献上一只“麒麟”,在中国,“麒麟”可是神兽,在郑和回国的时候,明成祖亲自迎接。那么这个带回来的“麒麟”是真麒麟么?
据后来学者研究,郑和带回来的就是长颈鹿。
此外,郑和下西洋还带回来许多的奇珍异兽:包括珍珠、珊瑚、宝石、犀牛角、象牙、香料等。禽兽有长颈鹿、狮子、孔雀、鸵鸟、斑马、骆驼、金钱豹、西马等,简直就是搬回来了一个“动植物园”。著名的有:暹罗国的白象,锡兰山国的珍珠、旧港的火鸡与神鹿,苏门答腊的龙延香,满剌加国的鬼龙,祖法儿的山驼鸡等,可谓“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瑰宝”。
此后,古代中国再无航海
明朝在永乐大帝的时候是极盛时期,天下太平,国家稳定,为郑和的出使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支持。朝贡贸易本身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利益,中国人在支援外国方面,自古都大方。这一点在如今仍然有体现。
只是,郑和没有想到的是,在第六次出使回来的时候,永乐大帝驾崩了。曾经一度对他的航海事业大力支持的永乐大帝就这样走了,不管他让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是找建文帝也好,是显实力,秀肌肉也罢。
尔后,明德宗继位。这个皇帝对航海这个耗费巨大的事业不是那么感冒,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准备让郑和继续他的航海事业,郑和同志在他六下西洋后歇了一段,就这样,那些曾经来朝贡的小国(估计是奔着赏赐来的)也不稀罕来了。郑和为了能再出去一次,便借机说明朝的国势颓弱了,都没人来朝贡了,德宗面子挂不住,然后又让郑和七下西洋。只是这一次,郑和也知道,是最后一次了……
朝圣之路
七下西洋,郑和这一次到了孟买南部,然后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交给了王景弘,让他带回去给德宗皇帝,说他已经死了,任务已经完成了。王景弘就率领船队返程了,而郑和,则去追寻一个穆斯林的信仰去了,他要去他的父亲,他的爷爷都去过的圣城麦加,和祖辈们不同的是,他这一次是从海上去的,比当时父辈们路上去要远切艰难,这一路要比唐僧西天取经到印度还得远。他也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叶落未归根,郑和最后死在了印度西海岸的古里。至今,在南京的三宝太监墓仅仅是有一颗牙齿的衣冠冢。
或许,在他心中自始至终就有信仰存在,数次出行也不过是为了从海上找到去麦加的路。花了明朝那么多钱,最后的征程为了信仰。历史上怕也是独一份。
小贴士:
如今深受国人喜爱以及国际友人也如痴如醉的“国粹”麻将,也是郑和下西洋的成果。估计是为了排遣海上旅途的寂寞和无聊吧。至于万条筒的产生估计分别是以宝船上的财富象征“万”、海里的鱼象征“条”、远航带的大饼象征“条”,东西南北风则是海上航行要等的海风。至于发明人应该是一个姓麻的偏将!(以上除麻将发明确实是郑和下西洋发明是真,其余是小编的揣测,看官莫要认真。)历史其实很有趣!
喜欢我就记得点赞转发加关注哟!我们一起侃大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