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你是否还记得生命中的老师(请和我们一起感悟师之道)

忆恩师你是否还记得生命中的老师(请和我们一起感悟师之道)(1)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对广大教师提出殷殷希望。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校内师生代表,通过“何为师者”“师德师风”“良师乐教”“科教兴国”四个篇章,重温对于教师的部分亲切寄语,一同感受尊师重教的暖人情怀,致敬恩师。

何为师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朗读者:

郑炳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

朗读者:

白亚娜,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肿瘤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包雨灵,2022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曾获“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礼记·文王世子》

朗读者:

唐瑜,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副主任。

师德师风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唐)韩愈《进学解》

朗读者:

李利芳,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兰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陶行知

朗读者:

陈熙萌,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承担“嫦娥五号”软着陆关键装置及月球着陆环境影响研究工作。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周书·卢诞传》

朗读者:

周锦宇,材料与能源学院2020级硕士生,曾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1年全国“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达莎(Miroshnicheko Darya),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大三学生。

良师乐教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礼记·学记》

朗读者:

张连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血液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朗读者:

刘健,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甘肃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汉)司马迁

《史记·李将军列传》

朗读者:

勾晓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

科教兴国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战国)《荀子·大略》

朗读者:

王渊,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法学院大数据与知识产权法律研究中心负责人。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明)朱舜水《劝兴》

朗读者:

刘翔,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清)张之洞

《创设储才学堂折》

朗读者:

沈禹颖,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区草业研究所所长,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陈怡璇,兰州大学附属学校六年级学生,连续三年获全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忆恩师你是否还记得生命中的老师(请和我们一起感悟师之道)(2)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讲台上,他们自信飞扬地讲述日月星辰转动、山川湖海消弭、家国情怀大义;讲台下,他们慈爱如父母,目送莘莘学子走向更灿烂的未来。

他们从烛火处走来,昧旦晨兴,夜分忘寝,照亮每个学子求学的漫漫长路,他们的嗓音在岁月中喑哑,他们的气质在光阴里从容,春风化雨,新月凝露,时光波澜,不负师心。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在他们与教学任务交手的第N年,转身回望,草木生长之地,或可闻雏凤之清声。

忆恩师你是否还记得生命中的老师(请和我们一起感悟师之道)(3)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教师工作部

资料整理|洪逸

文字|胡人匀

图片|唐高阳

编辑| 王瑛

责编| 彭倩

主编|肖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