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

高成儿 时拾史事 今天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中国哪位诗人产量最高?

听说:好像是陆游吧!活了85岁,写诗一万多首。如果一年按照365天来算,陆游大概活了31025天。也就是说:平均每3天就要写一首,效率极高!

很久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如果只考虑产量,和乾隆比,陆游得甘拜下风。乾隆皇帝活了大约89岁,竟然写了40000多首。平均不到一天就要来一首,战斗力爆表!当然,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很平庸;好的少,但不是没有,比如纪念发妻孝贤皇后的悼亡诗。

心内芳型眼内容,但相关处总无悰。

思量不及瞢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

心里想的,眼里看的,全部都是孝贤皇后。与其“痴心妄想”,还不如躺在床上,在梦里与亡妻相逢。

深情赢得梦魂牵,依旧横陈玉枕边。

似矣疑迟非想象,来兮恍惚去迁延。

生前欢乐题将遍,别后凄愁话未全。

无奈彻人频唱晓,空余清泪醒犹涟。

夜半三更,迷迷糊糊,好像有人躺在枕边。这是皇后吗?天哪!这真是皇后!是夜,夫妻二人说了一宿情话,相聊甚欢。天亮了,亡妻的身影消逝不见,只剩乾隆一人独守空床,双泪涟涟。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1)

(还有网友认为:富察皇后之所以早逝,是因为她看上了五阿哥,想提前投胎……)

雍正五年,在父皇的授意下,弘历与富察氏洞房花烛。他们虽然年纪轻轻,只有十五六岁。但他们的背景,在当时的中国可以称的上顶级了。弘历是当今圣上的四阿哥,他的名字,早就被写在传位诏书里,一旦雍正皇帝驾崩,弘历就可以上台执政、君临天下。富察氏出生豪门,当年努尔哈赤起兵,其先祖就追随“野猪皮”南征北战,立下功劳。富察氏的爷爷米思翰在康熙朝担任户部尚书,用现在的话说,正部级高官;大伯马斯喀,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大臣;二伯马齐,曾任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国级高官。三伯马武,曾任镶白旗蒙古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和马齐比,父亲李荣保稍微差点,但也混了个察哈尔总管;他们俩的结合,门当户对,占尽了先天优势。

嫁入皇家后,富察氏对上孝顺婆婆,对下处理好与其他妃嫔的关系,皇帝的女人不止一个,在封建社会,“不妒”是女人的优良品格之一。《清史稿》记载:富察皇后生性节俭,平时穿着打扮,不喜欢用金银珠宝,一般用通草绒花什么的,给后宫做表率;她还效仿祖先在关外的旧制,用鹿尾绒毛做成荷包献给丈夫,表示不忘初心。对此,乾隆皇帝非常满意,认为皇后管理后宫,使大家心悦诚服;自己之所以能专心国事,也有皇后的功劳。

死因之谜

可惜好景不长,乾隆十三年东巡期间,一场风寒夺走了富察皇后的生命。去世时,年仅三十七岁。按理说,风寒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富察氏贵为皇后,身边的御医绝非等闲之辈,怎么突然就死在了山东呢?她的年龄也不算大呀!

有野史猜测:皇后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富察氏有个弟弟叫傅恒,他的夫人颇有姿色,被风流成性的乾隆知道了。东巡期间,两人常常在船里寻欢作乐,共度良宵。富察皇后听说后,怒不可遏,跑来找皇帝评理。见丑事暴露,乾隆恼火不已,竟把皇后逼得落水而死。抵京后回想,又感觉羞愧,就把富察氏厚葬了。没过多久,傅恒家添新丁了!夫人生了个儿子,叫福康安。难怪父子俩平步青云。一个为皇帝戴了绿帽子,一个是皇帝的私生子,能不好吗?

这是野史的说法,接下来我们讲讲正史的。《清高宗实录》记载,事情的原委大致是这样的:乾隆十三年三月,华北地区乍暖还寒,阴雨连绵。东巡队伍结束了所有行程,打算回京。此时,富察氏忽然患上了寒症。为了让皇后安心调养,乾隆宣布停止前进,过了几天,皇后感觉好些了,不想让皇帝、皇太后耽搁太久,便力劝乾隆回京,“朕亦以肤疴已痊, 途次亦可将息, 因命车驾还京, 今至德州水城, 忽遭变故”,本以为皇后的确没问题了,而且沿途也能休息嘛,乾隆宣布起驾,孰料病情加剧,终告不治。富察氏出了问题,为什么皇帝、皇太后没有事呢?太后的年龄还更大呢。因为风寒只是压死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2)

是什么给富察氏的身体带来了创伤?原因很多,其中子女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一项。皇后一生给乾隆生育了四个后代。分别为:

皇长女:雍正六年十月初二日生

皇次子永琏: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生

固伦和敬公主: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生

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日生

雍正年间,十六岁至二十岁的富察氏频繁生育,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里,诞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过于密集的怀孕,可以体现出乾隆对她的恩宠,但也间接损害了富察氏的身体。青春期的她,还没有发育完全,鬼门关却已经闯了三次。所以二女儿出生后,富察氏没有再生孩子,直到将近十五年后,她才怀上了皇七子。如果说频繁生育是物理伤害,由孩子产生的精神伤害对她的打击就更大了。

长女是富察氏的第一个孩子,本来初为人母,妈妈应该是很开心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次年十二月,女孩夭折了,这是第一次打击。皇次子永琏是嫡长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从小就被夫妻二人寄予厚望。乾隆爱屋及乌,非常喜欢永琏,希望以后把皇位传给他。在此之前,顺治、康熙、雍正都不是嫡子,她们母亲的皇后位分是追封的。乾隆希望立皇后的儿子,让汉族的士大夫好好看看。乾隆元年,连传位诏书都写好了,放在乾清宫。可惜命运又捉弄了富察氏,乾隆三年十月,永琏病逝,享年九岁。无奈之下,乾隆只好把三年前的诏书取出来,公之于众。你看,朕已经写了遗诏,所以永琏的葬礼应该按照皇太子的标准执行。于是辍朝五日,追封为“端慧皇太子”。

伤痛远没有结束。乾隆十一年,富察皇后生下次子永琮,虽然在所有皇子中排行老七,但因为是皇后所生,太后非常疼爱这个孙子。“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然而,祸不单行,这一回,富察皇后再遭沉重打击,乾隆十二年十二月,永琮出痘而死,连两岁都不到。皇帝非常懊恼,怎么朕的嫡子就是活不长呢?“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可能是朕太贪心了,想要获得先人没有的福分!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3)

四个孩子,夭折了三个,男孩全军覆没。富察氏三十六岁了,幼年被家里娇生惯养,青年频繁生育伤了身子,如今好不容易生下永琮,没想到再度殒命,以后还会有孩子吗?难啊!女人不是男人,都快四十岁的高龄产妇了,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再生育恐怕有生命危险。随着光阴的流逝,自己一天天变老,后宫里,嫔妃们一批批进来,她们个个十几岁,年轻、漂亮,以后人老珠黄,万一哪天皇帝变心了,膝下无子的皇后该怎么办?拿什么吸引皇帝,保住龙宠?对于富察家族来说,如果永琏或者永琮上位,他们的辉煌可以延续,甚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现在他们都死了,梦想破灭,使家族的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

“建储之意。虽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书旨封贮。又尚在襁褓。非其兄可比。且中宫所出。于古亦无遭殇追赠。概称储贰之礼。但念皇后名门淑质。在皇考时。虽未得久承孝养。而十余年来。侍奉皇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作配朕躬。恭俭宽仁。可称贤后。乃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著该衙门遵旨办理。”

乾隆虽然想立永琮为太子,无奈永琮死得过快,父皇都没来得及写下传位诏书。因此,他的葬礼只能按照皇子的等级操办了。但和一般的皇子比,待遇还是更好一些,毕竟是嫡子。就在永琮死后的次月,乾隆带着皇太后、皇后一行人前往山东,除了视察地方,也有给皇后散心、缓解丧子之痛的意思。出发点是好的,结果适得其反,朝廷安排的行程太多、太密集了,短短十几天,祭了孔庙,登了泰山,还游览趵突泉,泛舟大明湖,检阅当地驻军。舟车劳顿不说,皇后还要照顾皇帝、皇太后,弄得疲惫不堪。恰好初春时节,阴雨天多,气候寒冷,容易罹患寒症。种种原因,使心力交瘁的富察皇后身体抱恙,最终死在了山东。至于乾隆皇帝有没有做出格的事情,让皇后撞见,那就很难说了,反正官方不会有这样的记载。如果属实,对于皇后来说肯定相当于“暴击”。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4)

丧事风波

心爱的发妻突然撒手人寰,乾隆皇帝当然不好受了。许多官员猜出今上的意思,纷纷写奏折,说自己听闻噩耗,“呼天抢地”、“手足无措”、“肝胆俱裂”,希望皇帝允许自己到京城,给棺椁叩头。乾隆看到这些奏折,知道是官样文章,你们和皇后才见过几面,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夸张的反应?一般就写个“览”,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写。对于汉人,他要求不高,毕竟是外人,满洲八旗子弟,那就严格多了。如果满族地方官不上奏折,不表达奔丧的意思,乾隆是要追究政治责任的。湖广总督、江西巡抚、河南巡抚等满族大员,因为对皇后的丧事过于冷漠,没有请求进京,都降两级留任。全国因此受到牵连的高官多达五十余人。

不久,吏部上奏:工部官员在办理大行皇后册宝时,马虎大意,效率低下,有很多粗陋之处。建议皇帝严肃处理:把工部尚书赵宏恩,侍郎兼内阁学士索柱,侍郎涂逢震、三和、何国宗等人革职。乾隆办不办他们呢?当然要办,但不能全革职了,否则谁干活呀。最后下旨:哈达哈、三和,日常工作繁忙,册宝工作也曾留意,姑且从宽,革职留任。赵宏恩,之前已经被乾隆教训过了,现在又管着都统事务。况且汉族侍郎中,目前没有可以胜任尚书之人,故勉强容忍。除了工部官员,刑部也有人因此获罪,刑部尚书阿可敦,在皇后册文中出现了翻译错误,被乾隆皇帝革职。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5)

风波仍在继续。满洲风俗,凡有国丧,百日内不准剃头,违者论斩。有人说:我怎么知道你们家什么时候有丧事,头发长了,一百天不准剃,多麻烦呀!留着拖地吗?不管,就是不行。这回皇后去世,有人以为不剃头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认真执行的,官府哪有闲心管我有没有剃头?结果好多人剃了,甚至有地方大员参与其中,比如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满族大员塞楞额。乾隆什么反应?撞枪口上了,你说他会怎么处置?“此等违制之事。在汉人犹可云冒昧无知。伊系满洲大臣。丧心病狂。一至如此。实出意料之外。”大骂塞楞额丧心病狂,将其革职,交刑部议罪,后赐自尽。

周学健远在南方,一开始被弹劾,乾隆还不相信;“朕比时以周学健乃国家大臣。于名分攸关之处。自必深知而谨守之。断无此等悖谬之事。或系传闻未确。亦未可知。”后来又被弹劾,乾隆总算信了。周学健自知犯了错误,为了避风头,以视察河道为名躲了起来,但还是被发现了,当地官员见顶头上司剃了头,也跟着剃,实力带了波节奏。“周学健丧心悖逆。不惟一已敢于犯法。并所属官弁。同时效尤。弃常蔑礼。上下成风。深可骇异。”最后的结果,周学健也被押解赴京,赐自尽。

除了官员,皇子也跟着倒霉了,受到冲击的主要是大阿哥、三阿哥。大阿哥怎么了?父皇认为:在皇后治丧期间,皇长子脸上没有哀伤的表情,平时照常上班,跟个没事人似的,枉为人子。为什么呢?乾隆揣测,他肯定是心中暗喜,以为有当太子的希望了。三阿哥十四岁了,学习不行,一点长进都没有,此次皇后丧礼,他表现的也不好。“伊等俱系朕所生之子。似此不识大体。朕但深引愧而已。尚有何说。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乾隆不仅责备,还公开告诉他们:死了太子这条心吧,立谁都不立你!其实两位阿哥不怎么伤心是正常的,死的又不是他们的生母,有什么好哭的,皇后这个妈,只是名义上的。但乾隆不这么看,名义上的母亲也是母亲。

因为爱的太深,对于治丧期间官员的种种不当行为,乾隆都要从重处罚。斯人已去,怀念不已。他频频到棺椁前奠酒,这是乾隆十三年五月的部分记录,次数越多,说明感情越深。济南是皇后患病的地方,从此成为乾隆的伤心地,后来多次南巡,他都绕济南而不入。富察氏原本居住的长春宫,陈设都保持原状,皇帝经常会来这里悼念。朝廷发生什么大事,乾隆也会默默告之九泉之下的发妻。

(乾隆十三年五月)

丙戌。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戊子。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庚寅。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壬辰。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甲午。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丙申。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壬寅。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甲辰。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6)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富察皇后下葬了。乾隆经常到遵化给亡妻上坟,后来年纪大了,就让皇十五子永琰去。以下是部分记载:

乾隆二十年二月 至孝贤皇后陵奠酒

乾隆三十一年二月 至孝贤皇后陵奠酒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 至孝贤皇后陵寝奠酒。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 上命皇十五子颙琰祭孝贤皇后陵。

乾隆五十二年二月 至孝贤皇后陵奠酒

乾隆六十年闰二月 至孝贤皇后陵酹酒。

嘉庆元年三月 乙卯。太上皇帝同皇帝至孝贤皇后孝仪皇后陵酹酒。

阳春三月,松柏苍苍,东陵神道上,一位耄耋老人缓缓走到亡妻陵前。他默默将酒撒在地上,寄托心里的哀思。四十八年过去了!乾隆已经八十六岁,当了太上皇,跟在他身后的,是令妃的儿子嘉庆皇帝,皇后去世时,颙琰还没有出生。又过了两年,乾隆驾崩,夫妻二人总算在地下相见。所谓:“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就是这么回事吧。

一百多年后,军阀孙殿英洗劫了裕陵地宫……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什么死(延禧攻略演低了皇后水平)(7)

上一期:武则天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武约还是武元华?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