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

熟悉《等着我》的观众一定知道,《等着我》每一期节目一般会设置2个或3个寻人案例。在倪萍担任《等着我》的访问人、舒冬做寻人团团长的时候,《等着我》曾推出过精编版。精编版的《等着我》,甚至出现过一期节目中有4个寻人案例的情况,也就是把4个寻人故事根据一定的编排意图浓缩到一期节目中。早期的《等着我》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简短、比较精炼,没有那么多细枝末节的故事占用过多的时间,也因此一期节目才能容纳3个甚至4个寻人案例的时长。而最近的《等着我》出现了却一个从未有过的情况,且一连出现了2次,就是一期节目只播出了一个寻亲案例。不仅如此,这2个寻亲案例还都以寻人失败而告终

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1)

这两期特殊的节目,一个是11月19日播出的24岁白血病女孩张天媛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一个是12月10日播出的72岁的老兵王玉明寻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伴闫宝霞的故事。只要是看过这两期《等着我》的观众,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求助人张天媛和王玉明在讲述他们的寻亲故事的时候,说得异常详细,把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些主要轨迹和重要细节都说出来了,让观众对他们的生命历程有了一个更全面、更详细的认识。但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少部分观众认为求助者的寻亲故事叙述得有些“啰嗦”,同时一期节目一个寻亲案例显然让观众看得意犹未尽。

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2)

有一些网友抱怨说,这两个寻人故事太过冗长,没必要耗费太多时间在细枝末节的陈述上。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等着我》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安排呢?让我们从两个方面做一下分析。

第一,寻亲案例时长的增长一点都不奇怪,它反映了一种变化,即《等着我》从关注寻人结果到注重展示过程的改变。早期的《等着我》在寻人案例的选择上标准相对宽松,而求助者在讲述自身故事的时候也只是说个大概,观众最关注的不是求助者自身的故事,而是寻人团帮助寻找的结果。所以,与过程相比,结果如何才是观众更为在意的。

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3)

现在的《等着我》明显与早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能够登上《等着我》舞台的求助者,都是节目组甄选出来的,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闪发光的地方让人称道。也就是说,他们的某些行为或言语,体现着积极向上、乐观坚强、善良淳朴等的精神或品质。要想让观众在求助者的寻亲故事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就必须让他们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更详实、更带感情。因此,寻亲案例的时长增加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4)

第二,这两个占用了一期节目时长的寻亲案例很典型,很有代表性,也很需要引起观众的重点关注。张天媛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个在襁褓中就被父母抛弃的女孩,不幸在她24岁的时候得了白血病,急需找到亲生父母来挽救她的生命。然而,她的父母却没有丝毫消息,而她只能在失望中期待着生命奇迹的发生。王玉明寻找老伴闫宝霞的故事更是让许多人热泪盈眶。从老伴走失的那天起,这个年逾古稀的老兵就踏上了寻妻之路,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寻找。他骑着自行车、背着行李包走过了山山水水,越过了沟沟坎坎,只为寻找到她的老伴。他说如果找不到老伴,他就死在找她的路上。这样的痴情、这样的坚持、这样的不离不弃,试问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谁看了不会感动得流下泪来呢?

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5)

《等着我》的爱心寻人团没有帮助两位求助人找到他们要找的人。但这不是结束,寻找依然会继续。在节目播出之后,许多媒体和爱心观众都投入到了转发寻人信息的行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两位求助人,希望在更多人的关注和爱心接力中,能够有好消息传来。

等着我寻亲重播时间表(等着我寻亲故事太过)(6)

一期一个寻亲案例可能看着不过瘾,但这么感人的寻亲故事值得我们用一期节目的时长来品味。祝愿这两位求助人早日实现团圆的愿望。加油,等着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