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谱系(雷锋精神谱系)

华东方

领导指出:“永恒体现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雷锋去世时22岁,把有限的人生变成了永恒。”

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就是说雷锋精神是穿越时空的,是与时俱进的。

很显然,如今社会已经走进网络时代,那么永恒的雷锋精神也一定进入网络时代。

因此也就产生了关于雷锋的网络语言和载体。比如说“雷锋朋友圈”就是应运而生的。

雷锋精神谱系(雷锋精神谱系)(1)

其实,雷锋朋友圈,如果用发生学分类法,可以称为雷锋谱系或者雷锋精神谱系。在雷锋精神谱系里,或者说在雷锋朋友圈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人:

第一种类型是影响雷锋的人;第二种类型是互相影响的人;第三种类型是被雷锋影响的人。

第一种类型的人和第二种类型的人是有限的,是递减的,是有时间限制的。而第三种类型的人是无限的,是递增的,是永恒的。也就是说,第一种类型的人和第二种类型的人,都是见过雷锋的人,或者说是雷锋的历史见证人。

而第三种类型的被雷锋影响的人,可以是见过雷锋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见过雷锋的人,而没有见过雷锋,在雷锋精神影响下茁壮成长的人,是无限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一代又一代的,是世代相传的,是无止境的,因此才能形成雷锋精神的永恒谱系,才能使雷锋传人传宗接代。

雷锋精神谱系的三种人,还可以分为诸多个系列。故乡系列、本家系列、师生系列、领导系列、同事系列、农友系列、工友系列、战友系列、首长系列、学生系列、先锋系列、姐妹系列、班长系列、传人系列等等。

雷锋的朋友分布在哪里?有比较相对集中的地方吗?与雷锋见个面的朋友分布在他的故乡和第二故乡广阔大地上的城市和乡村。

在安庆乡简家塘的茅草屋里,在清水塘及荷叶坝小学的校园里,在望城高唐岭县委机关的院子里,在团山湖农场的田野里,在治沩工程的堤坝里,在钢城鞍钢化工总厂的车间里,在山城弓长岭焦化厂的工地里,在海港营口古老街区的军营里,在煤都抚顺的望花区里,在盛京沈阳棋盘山的坑道里,在水城铁岭横道河的下石碑山里。

在风驰电挚般飞奔列车的车厢里,在风雨中送大嫂母子的泥水路上,在抗洪抢险的上寺水库溢洪道上,在团代会的主席台上,在党代会的代表席位上,在优秀校外辅导员的讲台上,在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的行列中……

雷锋的朋友,虽然与雷锋没有血缘关系,却有一种密切相连的亲情的血脉关系。雷锋能够把他的气质、情操、人格渗透给朋友。能够把他的热情、温度、体贴传递给朋友。

如果您是他的老朋友,您深情的记住他、思念他,心里装着他,您会延年益寿。比如,雷锋的干娘——张士霞老大娘虽然身体比较瘦弱,家境平常,可她活到100多岁。

被雷锋称为像父亲的送雷锋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还有一支假腿如今98岁依然健在。如果你是雷锋的小朋友,你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就会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比如,当年雷锋在抚顺市建设街小学辅导的年龄最小的小学生孙桂琴,当时只有8岁,长大后成为一位人民军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曾经5次立功多次受奖,获得金质雷锋奖章。还有许许多多的年富力强的雷锋朋友都是出类拔萃的,都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骨干、排头兵、领头羊。

雷锋精神谱系(雷锋精神谱系)(2)

雷锋的朋友是与雷锋朝夕相处的人,情同手足的人,情投意合的人,心心相印的人。他们既是雷锋的历史见证人,又是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雷锋的朋友是一种名称,也是一种荣幸。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待遇。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荣誉。是一种相逢,也是一种担当。

因此,他们都传承着、快乐着、幸福着、享受着、滋润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把雷锋留住。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言传身带,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与雷锋见个面的朋友是有限的,而与雷锋没见过面的朋友则是无限的。雷锋具有一种非凡的人格魅力。他的这种人格的力量,具有一种特别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具有超强的穿透力和放射力,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

即使是没有见过雷锋的人,也可以和雷锋接交成为朋友。但这是新时代的雷锋的超级朋友。交友的方式不是面对面,而是心灵感应,意识响应,思维对话,无语认同。

需要你把雷锋当做信仰、偶像、楷模,对自己修身、养性、布局、行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向上、向善、向前。循环往复的持久下去,逐渐达到对雷锋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程度。终于有一天修成正果,于是你就变成他的化身,你就变成他的传人。

全国学雷锋60年来,许许多多的雷锋传人都没有见过雷锋,但是他们传承雷锋的基因,延续雷锋的血脉,展现雷锋的时代风采。

比如,将军龙凡,他没有见过雷锋,但就是雷锋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在他20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他带着一腔热血离开了首都北京,离开了中国科学院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亲母亲。志愿来到祖国的北疆,在浩瀚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寻找水源和宝藏。

寻找自己的像雷锋那样的美好青春。他一鼓作气,在边疆,在草原,在沙漠,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终于获得成功,被老百姓称为“大漠龙王”和“雷锋将军”。

他的将军的军衔和一级水温地质科学家的学衔是在草原上,在沙漠中,用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铸造的。

他既有品德,又有才俊;既有理想,又有担当;既有奉献,又有贡献;既创造物质财富,又创造精神财富;既有为人民的思想,又有为人民的本领;既是好人,又是能人。

他就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代表。学雷锋6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揭示了一个规律。雷锋所走的道路,是一代代青年人成长的正确途径和成功典范。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文化素养、人格价值、人生目标。

雷锋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完美结合,就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精华。

雷锋就是无数青年人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和坐标,引领和导向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进的方向,走向理想的未来,走向美好的未来,走向成功的未来。学雷锋60年来,呈阶梯式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雷锋传人。

从欧阳海、王杰、刘英俊到赵春娥、张华、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张海迪、李润虎、张子祥、李国安、徐虎、李素丽、王廷江、徐洪刚、赵雪芳、韩素云、谭彦、邱娥国、邹延龄。特别是新时代出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孙茂芳、庄仕华,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和标志性的意义。

他们闪亮登场,闪闪发光。他们是雷锋精神谱系里闪亮的坐标,就像天空中的银河系一样。繁星璀璨、星罗棋布、满天星斗。在它的周围有数不尽学雷锋典型、学雷锋先进分子、学雷锋积极分子、学雷锋先进个人、雷锋式的干部、雷锋式的战士、雷锋式的共产党员、雷锋式的共青团员、雷锋式的少先队员。

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用雷锋冠名的学雷锋载体和学雷锋社会组织。

如,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雷锋基金会、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辽宁省雷锋研究会、望城雷锋精神研究会、新时代雷锋文化研究中心、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雷锋文化研究院等。

雷锋精神谱系是超越时间的,也是跨越空间的。在中华民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广播雷锋精神的种子。同时雷锋精神也是跨越国界疆界的,学雷锋是不分地域、民族、国籍、肤色的。

据统计,全世界有72个国家的朋友崇尚雷锋,赞美雷锋。涌现了一批使用不同语言,来自不同国度的“洋雷锋”。

我们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长征路上,会涌现许许多多的跨时代、跨世纪的没有与雷锋见个面的新时代的雷锋朋友。他们是祖国的栋梁、人民的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他们如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地出现在雷锋的故乡、雷锋第二故乡和祖国的各条战线、以及世界的各个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