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澈以犹欢。”

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1)

广州地区倚山傍海,大量出产山珍海味,一个普通的小箱子所装的奇珍异宝,即可满足一个人几辈子的生活所需。因此前几任刺史都是贪赃枉法之徒。朝廷想要革除旧弊,便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

吴隐之年少之时即孤高独立,为人清廉有操守,虽然家中没什么积蓄生活清贫,但从不取不义之财。吴隐之遂因孝廉而被举荐重用,累官至晋陵太守。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2)

离广州治所二十里处的地名叫石门,有一眼泉水,被称为贪泉,传说人只要一喝,就会有无尽的贪欲。吴隐之来到此处,对他周围的亲信说:“未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心境就能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了。”于是他来到泉水边,舀上一瓢泉水喝下去,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诗的意思是:“古人说只要喝了这泉里的水,就会贪心顿起贪念顿生以至于心怀千金之贪欲。但我想假使伯夷叔齐他们两个喝了这泉水,终究不会改变他们的心意。”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3)

吴隐之在广州为官期间,清廉的节操更加突出,经常吃的不过是蔬菜和干鱼,政府按照规定配发给他的帷帐、用具与衣服等他都交回政府仓库,当时有许多人认为他矫情做作欺世盗名,然而他却始终初心不改。

明代张诩有《贪泉》诗:

使君立心不立产,

使君贪义不贪金。

不是贪泉不清泚,

贪泉聊试使君心。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4)

君子饮贪泉之水而不易其清廉之心,令人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廉而不妖”之莲。贪与不贪,染或不染,不在外物,而皆出于其本心也。

“处涸辙以犹欢”出自“涸辙之鲋”的典故,与庄子(名周,故亦称庄周)有关,出自《庄子•外物》。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5)

“庄周家贫,故往货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而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6)

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就到监河侯那儿打算借些粮米,以挨过眼前的困难日子。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就要收到土地的租金了,到时候别说是区区些许粮米了,借给你三百金都没问题,好吧?庄子马上就变了脸色,忿忿地说:“我昨天过来,半路上听到呼救的声音,环顾四周,我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鲫鱼啊,你在干什么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现在快要渴死了,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来接济你,可以吗?’鲫鱼瞬间变了脸色,忿忿地说道:‘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命,你竟然说出这种话来,如果照你说的那样做我早就渴死了,与其这样,你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呢!'”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7)

庄子特别擅长以人喻己,以物喻己,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

“涸辙之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鲜明而又具体的例子。

涸,水干水竭为涸,今多用双字词“干涸”。辙,车辙,车轮的印迹。鲋,鲫鱼。“涸辙之鲋”指处于干涸车辙里的鱼,喻指处于危难之中急待救助的人。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8)

庄子在另一篇文章《庄子•大宗师》中也提到了处于相似困境中的鱼。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泉水枯竭了,两条鱼相互拥挤在陆地上,用呼吸的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到了这般地步,与其这样,倒还不如彼此相忘于江湖。与其赞美尧而否定桀,也还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与道化而为一。

滕王阁序典故知多少(滕王阁序中的典故)(9)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意为:有德行的贤者即使是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够坚持初心不变,也仍然能够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贤能之人即便是处于困境之中也仍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