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可是斯大林在苏联人民心中的威望太高了,哪怕赫鲁晓夫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权力,仍旧无法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前言

此时,赫鲁晓夫便把目标对准了斯大林一生所坚持的共产主义事业上,不但擅自更改了马列主义中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根本原则,更公开否定了斯大林曾经的诸多政策。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

图|赫鲁晓夫与斯大林

然而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赫鲁晓夫态度生硬而举止粗鲁,而且常常发表轻率失当的声明,讲起话来无所顾忌,个人能力比起斯大林来说可谓十分悬殊。

更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正是在赫鲁晓夫从“联合舰队”的提议到对人民公社运动的嘲笑之中,中苏关系越来越冷淡,而赫鲁晓夫也一步步走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

图|1959年9月30日,毛主席与赫鲁晓夫(左)、胡志明(右)在新中国国庆十周年宴会上碰杯

和苏联长期对立的美国,从越南这个泥潭里彻底抽身后,明面上和中国已经没有了利益纠葛。

在尼克松和毛主席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开始了进一步的接触。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30多年来的不正常状态。

就这样,随着中美建交,我国与苏联、美国关系的彻底颠倒。原来对我国一直友好的越南当局,彻底走到了我国的敌对面。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3)

图1979年1月,小平同志访问美国

当时,苏联当局在我东北边境,不断地调集重兵驻防施压。越南也频频对我南境防线发起挑衅,两国边境时有冲突。

苏越两国联合在了一起,想要逼迫中方和他们一起去破坏亚洲局势,以谋取自己的利益。只是我国受够了被他国欺压的剧痛,坚决不去与其联合。

中越边境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爆发的,而让这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则是1978年12月25日,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大肆入侵柬埔寨。北越当局在夺得了南越的广大领土后,又再次把目光锁定于他国领土,这让我国一时间感到了颇大压力。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4)

图|侵柬越军旧照

当时的越南当局,一直惟苏联的命令马首是瞻。越南在让出金兰湾换得苏联的更大支持后,加大征伐力度,欲一举拿下柬埔寨。

一旦被其得逞,越南有了更大的后方转圜之地。那么对于与越南有着漫长边境线的中国,将形成更大的威胁。

中方曾多次警告、多次抗议越方的不正义举动(暴力驱赶华侨、在边境制造流血事件等),然而始终无效。于是我国只好加紧部署军事力量,在越中边境局势到了不可控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出兵而战。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5)

图|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

然而自1962年,我军同印度打过一场自卫反击战后,已经十多年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事。

当年跟随毛主席一起打下新中国的开国将帅,多数都已经过世,哪怕还在世的,其身体情况也不允许他们再出国作战。

要知道,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准备阶段——也就是1978年的时候,这时候离新中国建立已经29个年头,距离中国共产党长征结束也已经42年了。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6)

图|红军长征油画

那么,这场战争由何人挂帅,便很是值得考虑了。一来要有足够的资历,二来身体要能负担得起这场战事,三来最好有境外作战的经历,这三者缺一不可。

这时候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代领导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党内和军内由小平同志主事。

1978年12月7日,小平同志在军委会议中,在和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等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帅们一番商议后,最终就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定下了“以多击少,用牛刀来杀鸡”的作战方针。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7)

图|对越自卫反击战誓师大会

这个方针就是要稳中求胜,我军要以数量和质量来谋求一个相对稳妥的胜局。

12月8日,小平同志最终决定,由许世友和杨得志分别挂帅,许世友将军主理东线,杨得志将军指挥西线。

许世友将军名声在外,和当时我军大多数领导人一样,许世友将军也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然而不一样的是,其他人不是给地主做长工就是放牛,许世友小时候却是帮着一个武术师傅做杂活的。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8)

图|许世友将军旧照

在耳濡目染下,许世友就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还去了少林寺拜师学艺,练得一副好身板和相当不错的把式。许世友在入党后,一身武术也使得他迅速脱颖而出。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许世友从士兵开始,一步步做到了班长、排长、营长、团长。1932年,28岁的许世友,率部跟随红四方面军进入了川陕地带,奉命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而到了次年,许世友就已经是红九军副军长了。哪怕这时候许世友已经是我军高级领导,他作战却不只在后方远程指挥,而是亲自下场率部冲锋。

许世友曾经多达7次担任敢死队队长,4次身负重伤。面对领导的一再批评,他总是嘴上答应得很好。可是一旦战场局势紧张,他就又立刻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亲自扛着枪冲向敌人。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9)

图|许世友作战前动员

在抗日战争中,许世友参加了很多场战役,在胶东战场上一度杀得日军闻风丧胆。

到了解放战争,许世友已经是我军内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不仅参与指挥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等重大战役,更是在济南战役中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当时的山东军区可是我军的一个重要军区,足见上层对许世友的信赖。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特别重视许世友将军。1967年国庆节,毛主席曾亲自邀请许世友和他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亲切地交谈了半个多小时,现在还能在不少资料里看到那张旧照。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0)

图|毛主席与许世友亲切交谈

周总理更是曾亲自出面,公开夸赞肯定许世友将军。1973年底,许世友调往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

一年后,许世友以南海舰队为主,协同陆军和民兵,在其英明指挥下,打赢了西沙自卫反击战,成功收复了被南越军队侵占的永乐群岛(其中3个岛屿)。

这么看来,前文提到的挂帅三点(资历足够、身体强健、境外作战),许世友将军的履历是完全满足的。而且1978年的许世友正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对于广州军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在整个东线,许将军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选。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1)

图|杨得志将军旧照

那么在西线,为什么中央选择了当时并不在昆明军区任职的杨得志将军呢?

不得不说,杨得志将军果然是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得志”。和许世友一样,杨得志出身贫民家庭,杨父是一个打铁匠,杨得志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打铁,后来辗转到了煤矿当工人。

直至1928年,17岁的杨得志加入了革命队伍,在同年十月跟随部队到了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这样,杨将军开始了他的“得志”之路。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2)

图|年轻时期的杨得志

来到战场后,杨得志先从一个小兵做起,凭借着敢打敢拼的决心、机灵睿智的性格,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终于在1936年,杨得志被任命为红二师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杨得志率部参与战斗,并打响了一次著名的战役:平型关大捷。1939年,杨得志带领着部队去了冀鲁豫地区,开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开创性的成绩。

在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指挥了保北、清风店、石家庄战役,为我军在晋冀鲁豫地区的军事斗争,进一步打开了局面。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3)

图|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在著名的平津战役中,杨得志率部围困并攻克了新保安,全歼国军35军另两个师,这可是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王牌军!

其后,杨得志率部转战太原、兰州、宁夏等地,军威所到之处,国军部队无不败退。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将军被任命为陕西军区总司令,同时负责修建天水到宝鸡的铁路,可谓在军政两职上都身负重任。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4)

图|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右)和政治委员李志民(左)指挥强渡临津江战斗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到了胶着时期。杨得志被中央军委任命为第19兵团司令员,指挥了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

到了1952年,杨得志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其后不久正式任司令员,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4年,杨得志回国,于1955年和许世友同时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杨得志先后担任济南、武汉军区司令员,都是一等一的要职。

不得不说,杨得志除了没在昆明军区任职外,其履历真的无可置疑。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军始终都置于党中央的领导下,只要中央决定了,昆明军区上下都会积极拥护杨得志将军。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5)

图|杨得志(右二)亲临前线视察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杨得志将军曾被我国派遣到越南,作为军事顾问,帮助越南人民积极抵抗美国的压迫。

因此,杨得志对于越南的军队构成、将领倾向、地形特征等情况,都特别清楚。即便部分其他将领和杨得志的履历相差无几,但在这一点上,也是无法相比的。

有了以小平同志为领导的中央军委统筹谋划,以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百战名将为首的前线广大指战员的英明领导,我南境边防部队的准备工作,没有多久就已经全部完成。

1979年2月14日,在越南正式对我国边境亮出了獠牙后,中央军委果断下达命令,正式开始展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后准备工作,全军进入一级战备!

3天后,这场战争正式在中越边境打响,在我东西两线十数万人民解放军的誓死拼杀下,仅仅用了28天,便把战线推进了越南境内数十公里,成功收复了此前越南军队侵占我国的所有领土!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6)

图|参战部队凯旋而归,受到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越南当局的嚣张气焰,为我南线边境迎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稳,也让某些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西方国家,知道中国依旧还是那个不容轻辱的东方大国!

而且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国只有中国和越南,并不像朝鲜战争那样,牵扯了太多国家的军队,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数百万军队的大规模持久战。

其时,苏联虽然对中国虎视眈眈,可依旧没有对中国拉下最后一道进攻的闸门。苏联也怕一旦和中国这个有着无穷潜力的大国对上,会被美国趁机“敲竹杠”,那么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7)

图|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将军的合照

这场战争结束后,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前线最高统帅,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了国家尊严,自然都是最高功臣。

1980年1月10日,二位将军凭借实打实的战功进入中央军委,出任军委常委(该职务现已不复存在),跻身我军的最高决策层。不过这只是一方面,除了身兼中央军委常委一职外,中央对这二位功臣的任用安排出现了巨大的反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8)

图|小平同志旧照

杨得志此后还出任了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和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务,而且还参与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此外,杨得志还是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后来还是中顾委常委。

可许世友将军,则离开了他几十年来的一线指挥位置,从此不再主领一军,感觉像是被“搁置”了。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原因,让两位同样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一荣升,一退幕?

有人说,这是因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杨得志指挥的西线,比许世友指挥的东线打得出彩。可事实是,敢说这种话的人,压根就不清楚这场反击战的具体进程,纯粹是想当然的说法。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19)

图|云南西线部队旧照

许世友将军在这场战争中,从最开始的准备,到具体战事上每一步的谋划指挥,以及最后的收尾,可是从来没有缺席过的。

正是因为他的勤勤恳恳,东线战场上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况:在第一阶段战事中,东线部队攻克高平、同登,迅速把战线往南推进。

东线军队共分三路向越南内地挺进,负责南向穿插的42军,一举攻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直抵谅山的战略要地,迅速建立环形防御阵地,把想要从高平南逃的越军346师围困。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0)

图|我军士兵急造军路,坦克搭载步兵实行纵深穿插

在第二阶段战事中,东线部队攻克了谅山和广渊。特别是在攻占谅山且把周围的残敌肃清后,谅山以南可谓一马平川,再无险可守,直逼越南首都河内,越南当局惶惶不可终日,不少人都赶紧朝南撤退。

在第三阶段中,我军在中央的指令下边打边北撤。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东线部队并没有增添太大伤亡,还沿路摧毁了越南不少的军用和民用设施,完美地执行了中央的战略决策。

不难看出,东线战事从头到尾都没啥大问题,还有颇多出彩之处,许世友将军无愧毛主席、周总理和小平同志的看重!那么,西线具体情况怎么样?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1)

图|许世友接见参战官兵

西线和东线战况相当,基本上是同时南进北撤的,也在这场战争中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风采。在一开始,西线部队迅速攻下老街、柑塘,打开了在越南战场的局势。

其后西线部队再度攻占沙巴、封土、铺楼,迅速完成了作战任务。西线部队13军在强渡红河后,歼灭越军345师,重创越军316A师,让越军一时间闻风丧胆。随后是和东线一样,各自顺利北撤。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2)

图|我军攻克沙巴县府大楼

就这样对比起来,似乎东西两线战果相当?可许世友和杨得志各自部署作战的时间,却不是这样的。

前文已经说过,许世友将军所负责的东线,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而西线呢,从头到尾是三个人(另外两人是王必成、张铚秀),杨得志只负责了其中一小段。这是怎么回事呢?

1979年1月7日,杨得志接到调令,让他去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看清楚了,这是调令,杨得志这时候是武汉军区司令员,要从武汉调去昆明,和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完成工作交接。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3)

图|王必成旧照

按这个时间表来说,1月7日到昆明,最起码得有半个月,才能对昆明军区的情况有个差不多的了解。基本上到战事正式开始,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么看来,只能让杨得志,在原来王必成打好的基础上,有小范围的改进。可以说,昆明军区的备战工作,大部分都是王必成完成的。

2月17日拂晓,我军东西两线正式对越南发动攻势,西线在初期打得平稳,后来猛然发力强渡红河,再过南溪河,接连攻占谷珊、谷柳、保胜。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4)

图|士兵们扎竹筏架桥

在这场战役中负责助攻任务的11军越过藤条河,接连攻占巴南棍、木桑、西罗楼。可以说是打得可圈可点,不愧是来过越南当过军事顾问的杨得志将军。

2月20日,中央军委致电前线,要在柑塘狠狠打击一下敌人,最少歼灭个万把人,让越南吃痛。然而,杨得志还没有让越南吃痛呢,自己就痛得不得了了。

原来,杨得志的胃病突然加剧了。

这可能是因为在昆明军区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还有即将到来战争的压力,两方面共同导致的。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5)

图|杨得志旧照

这次杨得志的病情真的很严重,出现急性左心衰,血压很低,呼吸微弱,生命体征越来越弱,一个搞不好便是命丧前线。

幸好抢救及时,当生命体征平稳后,杨得志连忙被中央召回,到了北京301解放军总医院治疗休养,后来恢复不错。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线战场的负责人自然是换人了,由当时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张铚秀代理,一直到自卫还击作战结束。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6)

图|张铚秀旧照

从以上情况来看,西线作战的初期工作,大体上是在前司令员王必成的领导下完成的;中期的指挥任务,这也是最重要的,杨得志在昆明军区的40多天里做了大量的战役准备工作,却仅仅只指挥了四天(2月17日开战,2月20日生病离开战场),后面的都交给了副司令张铚秀。

最后的收尾工作由张铚秀、查玉升两人共同完成。可以说,西线的主要功劳,是在昆明军区的老将身上。

可能,还有人会觉得,是杨得志为西线规划了具体作战部署,后面的张铚秀、查玉升都是按部就班地去执行。然而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所有计划都要指挥者看准时机去执行。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7)

图|张铚秀副司令(左三)与杨得志总司令(右三)及诸位战友合影

我国历史上,同样有不少大谋士,一谋可定国,一谋可倾邦,可那是都建立在有一个可以把谋划变成现实的主子身上。故其功多在执行人的身上,毕竟执行一件事可比谋划一件事难多了。

其次,两个方向的进军作战难度,也可能是个考量因素。可事实上,东线广西方向才是主要的作战方向,西线云南方向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方向。

而这,也是基于地形地貌,以及越南在两地的陈兵力量决定的。因此,东线比西线要面对更大的压力,而当时所聚集的兵力装备,都可以看出东线比西线要强上一些。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8)

图|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示意图

由于东线作战规模大,面对的敌人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西线高上一筹。在战后统计的资料中,东线的伤亡数字是西线的1.97倍,东线的歼敌数字是西线的2.46倍。(数据来源为2007年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所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就是因为许世友将军的倾尽心力,在东线打得敌人不断败退,一度把战线推到了越南河内附近,令黎笋集团顿时惊慌失措,连忙从已经取得颇好局面的柬埔寨撤军。

可见,东线付出了更多战士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更大的胜利,打掉了越南当局的野心,壮大了我中国的国威与军威!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29)

图|张灯结彩,祖国各族人民凯旋门下迎接凯旋而归的亲人

从这些方面看,许世友将军明显比杨得志更适合做总参谋长,甚至就是不做这个,也可以继续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可为什么许世友将军会直接退出军旅,离开他这一辈子心心念念的部队呢?

原来,1980年许杨两人一同成为军委常委的时候,许世友已经75岁高龄了。

许世友将军小时候吃苦受难,长大后跟随人民军队东征西讨,受过多次身体上的创伤,再加上多年来的劳心劳力。许将军这时候的身体和精神,已经不能够胜任长期的军内工作了。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30)

图|许世友将军旧照

就这样,中央军委在详细了解了许世友的情况后,就没有再分配他什么工作,而让他长期静养。但在人民军队需要他的时候,他仍旧可以站出来,为解放军指明前进的方向。

而杨得志呢?他是1911年出生,比许世友小6岁。和许世友将军一样,杨得志将军为我人民解放事业奋斗大半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更是一度病倒,幸好后来恢复不错。

中央在了解到杨的身体状况恢复还不错后,就给他身上加上了总参谋长这幅重担。杨得志将军也没有辜负中央的信任,再度为我解放军的强军事业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七九年中越战争的十杀令 中越战争结束后(31)

图|杨得志将军旧照

许世友、杨得志两位将军,从来不曾牵挂过自己的得失,始终为我国土安危与祖国繁华而努力,令人感佩!

作为后人的我们,不应该去从个人得失的角度来解读他们,而应该用一种思慕英雄的方式,来一步步接近他们的灵魂,最终完成自己的个人提升。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