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老鼠节的来源(正月十二老鼠节)

人表猥琐鼠目光,满腹利剑笑中藏。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条评论:“现在年味儿真的是越来越淡了”,这真的是一句实话。

如果真要品史君来说,我认为有两方面。第一是在新时代发展之下,许多年轻人开始摒弃过去的传统习俗。过节无非就是图个仪式感,没有了仪式感自然也没有了年味;另一方面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大年初一刚过就开始上班,休息都是问题,更别说参加习俗活动。

正月十二老鼠节的来源(正月十二老鼠节)(1)

明天是大年十二,讲究比较多,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老百姓为此还有流传的民谣:“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这不知不觉,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十五当天的热闹画面。

老鼠日

““打、打、打旮旯,十个老鼠九个瞎,留下一个拨眼的,眼里长个萝卜花”,民间传说里,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讲究称是老鼠的诞辰。因为老鼠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狡猾、鬼祟的形象代表,所以也用来形容小人。

正月十二老鼠节的来源(正月十二老鼠节)(2)

这新年新气象,谁愿意沾惹这样的不吉利因素。于是人们围绕着老鼠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节目”,以此来表达对老鼠的憎恨。人们通过参加这些传统仪式,一方面获得了一个好兆头,另一方面也驱赶了一年的辛苦劳累。

藏剪刀、敲旮旯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藏剪刀,用红绳缠起来藏到抽屉里、褥子底下。很多人会好奇,老鼠日和剪刀有什么关系?因为剪刀在使用时的“咔嚓”声,和老鼠偷吃粮食的声音几乎一样,咱们自己知道这样的讲究不用可以,但就怕孩子拿剪刀玩耍,这不就是惹霉运吗?

正月十二老鼠节的来源(正月十二老鼠节)(3)

到了中午十二点,每家每户都要拿一个橡皮锤。土坑的坑洞里、墙角的老鼠洞里、墙根的砖缝里、木柜底下的布鞋里等等,凡是老鼠可以藏身的地方都要敲个遍,嘴里还要念叨“敲呀敲敲呀敲,回到你家外婆桥”,即赶走老鼠。

捏老鼠嘴

正月十二这天少不了的一个东西就是饺子,这次重点不在吃,而是包。在包饺子时要用力捏,也叫“捏小人嘴”。一些地方还讲究把面团捏成老鼠形象,用绿豆、豆沙等食物,寓意“家中一年都不会有老鼠偷吃粮食”。

正月十二老鼠节的来源(正月十二老鼠节)(4)

烧老鼠洞

这里并不是真正的老鼠洞,而是自己做一个,当然垒“老鼠洞”也有一定的讲究。“老鼠洞”要成“口”字状,并留有通风口。同时缝隙中间还要竖起两三棵芝麻杆,以便燃烧。因为火在中途不可以灭掉,否则就是给老鼠留后。

正月十二老鼠节的来源(正月十二老鼠节)(5)

品史君生活在北方,我们一般会在铺好的芝麻杆上面放几双不穿的旧鞋,一起点燃。在老一辈的思想观念里,“鞋”与“邪”同音,即烧邪、祛邪。前几年还会放鞭炮,一方面吓跑老鼠,另一方面寓意来年的生活有声有响。

品史君说

任何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发展和改革,都离不开这些传统文化,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文化都需要继承。品史君始终强调一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明白它的根本核心之后,我们才去践行。在体验生活的同时,盼得一个好兆头,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