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

我们在查看农户草莓的过程中,常常看到较大数量的死苗现象,但是死因并非病害,其中相当多的属于土壤盐分偏高引起的。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高盐分土壤中的阳离子以 Ca2 、 Na 和 Mg2 等;阴离子以 NO3- 、 SO42- 和Cl-等为主。一般来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EC值越来越小(土壤EC,也称为土壤电导率,是测定土壤水溶性盐的指标,而土壤水溶性盐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判定土壤中盐类离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长的因素,一般情况下,EC值越高,盐分就越高。)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1)

上图来自网络

土壤盐渍化对草莓的危害

01高盐分对土壤的直接破坏

大量的盐分积累后,直接破坏了土壤结构和环境,容易板结,对水分,空气,热量等的缓冲性不足。表面表现一般是,干燥时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盐霜,湿润时表土长出绿色青苔,严重时表土发红。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2)

02高盐分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环境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盐分的积累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导致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3)

上图来自网络

03高盐分导致草莓生长异常甚至死亡

在高盐分环境中,植株表现出根系生长困难或死亡,水分吸收受阻,地上部分可能会导致失水症状,严重时整株死亡。

在盐分胁迫下,草莓植株更容易受到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侵染,也会有相当多的生理性病害表现。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4)

设施栽培引起盐渍化的原因

01特殊的自然条件

有些地区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含盐量原本就高,这种情况区别于人为活动造成的盐渍化,后者又叫“次生盐渍化”。

02保护地的特殊环境

保护地长期相对封闭,高温、高湿、无雨水淋溶,灌溉一般也只在土壤表层进行,致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盐分易随土壤水分蒸发,逐渐在表层土集聚。

03不合理施肥

相当多的农户大量使用鸡粪,猪粪等含盐量高的有机肥,导致土壤盐分快速增加。过量使用氮磷钾肥料,也会造成土壤中硝酸根离子积累,盐分升高。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5)

上图来自网络

(食用饲料的动物粪便大多盐分偏高)

04重茬种植

设施农业复种指数高,重茬严重,加上上述过量施肥,都是产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01选择耐盐碱的草莓品种

草莓对土壤盐碱环境表现敏感,但不同品种有差别。

02合理使用底肥

种植草莓前,合理使用底肥,是比较可行的且效果理想的降盐措施。

一般来说,鸡粪,猪粪,人粪尿等含盐量高,保护地种植草莓等作物时尽量不使用,可选择羊粪,牛粪,饼肥等。

同时,底肥时应减少氮磷钾肥料使用,已经盐分偏大的地块底肥可以不使用氮磷钾肥料。

03合理追肥和使用“黑友君”

追肥时,尽可能减少每次氮磷钾肥料使用量,并结合使用“黑友君”等有机型肥料使用,可以显著减少盐分积累,降低危害。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6)

04改进地膜覆盖方式

全棚覆盖地膜,会减少土壤中空气含量,造成土壤长期处于厌氧状态,同时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对盐分代谢不利,也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所以,改进棚膜覆盖方式,可以缓解盐分积累。

但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棚内湿度,从病虫害防治的角度,又需要全棚覆盖,这也是一项两难选择。

05使用生物菌剂

有些微生物对土壤有改良作用,使用后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耕层土壤的全盐含量。

但应提醒的是,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微生物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使用微生物菌剂时也要重视合理施肥。

06生物除盐

生物除盐是一项种植吸收能力强的植物吸收土壤的盐分,达到降低土壤盐分的技术。一般选择种植C4植物。

C4植物是指,这类植物CO2同化的最初产物不是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如玉米、甘蔗、高粱、苋菜等。而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则称为C3植物。

瞿云明(2017)试验了甜高粱、甜玉米、墨西哥玉米、高丹草、苏丹5种C4植物,在它们种植53天后检测,土壤中各盐基离子大幅降低,表层土壤盐分都能降低20.7%以上,其中甜玉米除盐效果最好,为 46.6%,甜高粱次之。

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在草莓罢园后,及时种上甜玉米(可密植),经过60天左右时间生长后,使用秸秆粉碎机对活秆玉米直接粉碎还田,既能降低盐分,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个科学且经济可行的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害(盐害难道是大棚草莓的最突出问题)(7)

07灌溉洗盐

蒋国军(2016)研究表明,滴灌洗盐降低设施内土壤0-30厘米土层盐渍化效果相对较好,优于滴灌和漫灌。但对于40厘米以下土层,三种方式降盐效果均不理想。

同时,滴灌时间超过48小时后,土壤表层渗水的EC值趋于稳定,农户使用这种方式时可参考这个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滴灌洗盐时,有的地区自来水EC值比土壤EC值更高,可能就不适合使用,可采用收集雨水代替。

夏季多雨季节,也可以撤掉棚膜,通过降雨淋洗降盐。

参考文献

付振卓2018《保护地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与防治》

张健,2018《保护地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

腐植酸治理盐碱化土壤的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宋 佳等2017《腐植酸》

蒋国军2016《降低保护地土壤盐分研究》

唐冬等2014《上海市郊设施大棚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含量调查及典型对应分析》

瞿云明,2017《5 种 C4作物对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作用》

文方芳 2015《4 种填闲作物对设施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