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历史上的神秘古国(中原王朝和西域文明交流史)
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一日夜,在远离京师长安数千里之遥的西州,白日里来往赶路的商旅在享用了葡萄美酒和牛羊肉后都已安歇,宁静的夜色中,偶有一两声胡笛声飘过。此时,西州的城门缓缓打开,3000余名顶盔贯甲的精兵飞驰而出,战马喷吐着粗气,陌刀闪烁着寒光,汇合成一道洪流,向西奔涌而去,他们将如同神兵一般,出其不意、从天而降,把大唐天可汗的惩罚带给此行的目标,一个叫做焉耆的国家。
龙驹美酒伽蓝音:隋唐以前焉耆国的历史变迁
焉耆古城如今已埋在千年黄沙之下
焉耆妇女头像
“它存在于历史的尘埃中,也存在于亚欧贸易的记载中;
它存在于宗教的传承中,也存在于丝路文明的记忆中。”
这段充满诗意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叫做焉耆的古国。它位于天山南麓的焉耆盆地腹心,其东面为博斯腾湖,西部位于天山南麓的山脉之间,西南接近塔里木盆地,今天是焉耆回族自治县所在。其地区降水稀少,但水量充沛,天山积雪融化后雪水流经盆地,形成了以开都河为主的多条河流,最终注入博斯腾湖,而流经地就成了适宜居住的绿洲,博斯腾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保障,也成了“鱼盐蒲苇之饶”之地。坐落在这片绿洲之上的焉耆古国,有着肥沃的土地,种植着稻、麦、粟等作物,并有着丰富的手工业和发达的畜牧业,《魏书》记载焉耆:“畜有驼马牛羊。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俗尚蒲桃酒,兼爱音乐。”特别是出产了被称为“龙驹”、“海马”的焉耆名马,早在汉代,焉耆马就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其以耐走、轻捷、灵活、平稳等著称,不仅善于奔驰,能够跋山涉水,而且能够过路不忘,并且能驮重物。和焉耆马一样,这方水土养育哺育的焉耆人操吐火罗语,喜饮葡萄美酒,酷爱音乐,能歌善舞;也曾创造了灿烂绚丽的佛教文化,在今天的焉耆县西北30公里处,有一处有保存着很多古焉耆国遗址的地方,叫七格星明屋,意为千间房子,它是由南、北两座寺院遗址和一个小型的石窟群所构成的,两处寺院遗址的规模都非常庞大,“千间房子”恰能形容当前这里的香火兴旺,佛教昌盛,如今的遗址仅剩下了大殿、僧房和佛塔,据考证可能属于唐朝到元朝时期的建筑,但是开创寺庙的时期可以推到南北朝。石窟在北寺之南,大约有10座,见证了从中原到西域的僧侣,在焉耆交汇碰撞,留下了佛教传播的火花与烙印。
西域一度是佛教的天下
“焉耆”一名最早出现在汉代,又音译为焉支、燕支、烟支、胭脂、焉脂、焉耆、焉提,此外也称阿焉尼。《汉书·西域传》:记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西汉初期,焉耆曾一度隶属于大月氏国,大月氏最早生活在祁连山、焉支山一带,汉初月氏在与匈奴战争中失败,被迫向西迁徙。在西迁之路中,一部分月氏人途径焉耆盆地时,发现这里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其环山带水的地形能够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于是选择了在这里定居下来,并逐步征服了当地原住民族敦薨人,为了纪念遥远的故乡,月氏人的新王国以焉耆(焉支)命名。而月氏人有时也被称之为“龙部落”,所以在焉耆处于统治阶层的龙氏家族应该就是曾经的月氏人。
月氏军队可能的复原
公元前176 年,匈奴冒顿单于致信汉文帝:“以天之富,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言称已经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可见此时的匈奴已战胜月氏,控制了西域诸国,焉耆也被匈奴收入了囊中。至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发起反击,并通过张骞出使西域,对焉耆开始了解并展开政治和军事攻势。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朝讨伐焉耆以东的车师国,此次用兵征调了六个国家的兵力,明确提到了楼兰、尉犁、危须三国,而另外三个国家中肯定含有焉耆,因为汉军调遣楼兰、尉犁和危须的兵力北上攻打车师,焉耆是必经之路,大军能通过焉耆与车师交战,说明焉耆已经归顺汉朝,农业发达的焉耆也能为汉军提供补给。黄文弼曾说过:“此虽不言焉耆,但焉耆与危须、尉犁均为近邻,必参与是役无疑。”既然汉朝能够征发焉耆军队,至少在公元前89年,汉王朝已经实现了对焉耆的军事影响。
冒顿单于弑父夺位
车师是西域大国,“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围绕车师,汉与匈奴进行了反复争夺,焉耆既是车师的邻国,因而在汉朝的这一战略博弈中居于重要地位,焉耆有“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这两个官职是由汉朝所设,“击车师君”顾名思义是负责攻打车师国的职位,“归义车师君”则是处理车师人归降事宜的,在西域诸国中只有焉耆设置了该职位。公元前60 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在西域的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公元前59 年,汉设西域都护,治于焉耆西南乌垒城,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罢”,由此汉朝全面掌控了西域。直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减弱,焉耆乘机脱离新莽政权统治。新莽建国五年(公元13年),焉耆杀死西域都护但钦。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乃遣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讨焉耆,焉耆联合姑墨、尉犁、危须等国大败王骏的军队。此役之后,莽新政权势力退出了西域,中原与焉耆的联系逐渐断绝。
汉西域诸国图
东汉初年,位于今天南疆的莎车国逐渐崛起,开始了对西域诸国的吞并。莎车王对诸国往往“重求赋税”,并杀掉其国王,立自己的子嗣为王,引起诸国人民强烈的恐惧和不满,建武二十一年,焉耆协同车师前王、鄯善等十八国“遣子入侍,献其珍宝。及得见,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东汉政府不允,焉耆等国只得又重新归附匈奴。至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东汉“始置都护、戊己校尉”一度恢复了西域都护。“永平末,焉耆与龟兹攻没都护陈睦,杀吏士二千余人。”同时,匈奴与车师围攻了戊己校尉,面对不利局面,东汉刚刚设置一年之久的西域都护无奈宣告结束。
虽然东汉撤还了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但传奇人物班超在西域继续书写着传奇。经过多年经营,至永元三年(公元91年)西域多数国家已归附东汉,《后汉书》中记载:“唯焉耆、危须、尉犁以前没都护,怀二心,其余悉定。”永元六年,班超征发龟兹、鄯善等国攻打焉耆。“焉耆国有苇桥之险,广乃绝桥,不欲令汉军入国”,准备凭险抵抗。于是班超选择从水路发起了进攻,并于当年七月末到达焉耆城外,焉耆王广无奈归降,后被斩于陈睦故城,随后班超立元孟为焉耆王,焉耆局势趋于稳定,自此东汉又重新征服了焉耆,班超之后,东汉西域都护经营无方,焉耆又叛,至班超之子班勇时再度收服,终东汉一朝,焉耆未有再叛。
投笔从戎的班超
至三国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焉耆遣子入侍。”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东倭重译纳贡,焉耆、危须诸国,弱水以南,鲜卑名王,皆遣使来献。”此时的焉耆正积极吞并着周边小国,《三国志》记载:“中道西行尉犁国、危须国、山国皆并属焉耆”,其频繁来朝,目的在于寻求曹魏对其兼并行动的认可与支持。西晋时代,鲜卑势侵占了河西走廊,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大为减少,诸国之中唯有焉耆在泰始六年(公元270年)来朝,“贡献方物”。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西晋收复河西地区,西域诸国陆续来朝,太康六年,“龟兹、焉耆国遣子入侍”。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史称“五胡乱华”,中国进入大分裂的黑暗时期,焉耆对中原更是叛服无常。如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前凉张骏在征服鄯善、龟兹等国后对焉耆发动战争。“宣以部将张植为前锋,所向风靡。军次其国,熙距战于贲仑城,为植所败。熙又率众先要之于遮留谷……植驰击败之,熙率群下四万人肉袒降于宣。”最终焉耆王熙投降前凉政权。张骏死后,前凉渐渐衰弱,与此同时氐族建立的前秦不断强盛,一度统一了整个北中国,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前秦以吕光率师十万,征讨西域,秦军抵达焉耆后,焉耆王泥流“率其旁国请降”。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吕光建立后凉政权,焉耆王“又遣子入侍”,成为后凉的附属国。
南北朝形势图
前秦灭亡后,河西一带政权林立,除了后凉,焉耆与西凉、北凉等也时有和战。公元398年,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入主中原,中国进入了南北朝对峙的新时期。魏太延元年(公元435年),“蠕蠕、焉耆、车师各遣使朝贡”,这是有明确记载焉耆首次向北魏朝贡。太延五年,魏太武帝拓跋焘消灭北凉,重新统一北方,此时的焉耆也脱离北魏,不再朝贡,并“恃地多险,颇剽劫中国使。”拓跋焘大怒,于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九月命成周公万度归率军往攻。魏军远征仅有数千轻骑和少量粮食,靠取粮于路,来保证进军,度归领军从东面攻焉耆边守,拔左回、尉犁二城,进而包围员渠城,焉耆王鸠尸卑那率4万人出城守险抵抗。魏军奋勇冲击,鸠尸卑那部众大溃,乃逃奔龟兹,龟兹王以其为女婿,厚待之。、
彪悍的北魏大军一度收复了西域
此役过后,焉耆再无力对北魏分庭抗礼,而在长城以北的漠北草原,和拓跋鲜卑同出于东胡族系的柔然汗国快速崛起,不仅统一了蒙古高原,还逼迫西域诸国臣服,《宋书》记载:“僭称大号,部众殷强,与中国亢礼,西域诸国焉耆、鄯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公元6世纪初,发源于塞北,后迁至阿尔泰山以西的中亚塞种人游牧民族嚈哒(滑国)兴起,并不断向东侵逼,鼎盛之时一度灭亡了焉耆,后来焉耆在高昌支持下复国,至北周保定四年(公564年),焉耆又向北周“遣使献名马”,与中原重新建立了联系。而此时的中国,自晋末以来近三百年的战乱已临近结束,即将迎来隋唐大一统盛世,焉耆与中原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西域的佛教造型艺术深刻的影响了中原地区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