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最著名的成语典故(国学成语故事48大国也有大国的难处之鞭长莫及)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前期有大量篇幅讲述了春秋时期的小国,在大国阴影之下动辄得咎的“悲惨生活”。而与此同时,大国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夜不安枕。
毕竟大国也有大国的难处,尤其是“带头大哥”,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威慑力和道德感召力作后盾,根本玩不转。更何况人类社会不适用“丛林法则”,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一味靠拳头说话,对手无寸铁的人好使,在国际上根本行不通。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
(上)面对呼救,晋国选择了逃避
前期成语故事“尔虞我诈”曾经提及,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借道宋国出使齐国,但又故意不让申舟向宋国发“外交照会”。申舟说:“这样做,宋国人会杀了我。”庄王说:“那样的话,我会为你报仇。”
君命难违,申舟栖栖遑遑上了路。果然,一到宋国申舟便被逮捕杀死。当年9月,楚庄王带领军队团团包围了宋国。
双方僵持到第二年(前594年),宋国眼看顶不住了,就派大夫乐婴齐向盟友晋国求救。
晋景公要立即出兵,却被谋臣伯宗拦住了,他说:“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句话‘马鞭虽长,够不着马肚子(鞭长莫及)。’现在上天正在保佑楚国,我们无法和他竞争。我们晋国虽然也很强大,但是不能违背天意。谚语说‘高下在心’。河流湖泽得容纳污水,山野沼泽里藏着毒气,美玉中藏匿瑕疵,国君也得忍受些耻辱,这是上天的常道。我们现在需要忍耐,不能强出头。”
伯宗这番话,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要“韬光养晦”。因为事实摆在那里,晋国新败,楚国势头正猛,如果勉强出兵,晋军必定再次吃败仗,损兵折将不说,“国际声誉”也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得不偿失。晋景公也不是傻子,点头同意了。
现在网络上有些人动辄叫嚣战争,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派头,而实际上,任何时候,战争都是不得已的选择,是下下策。
孙武子在《孙子兵法》开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作战》篇中,孙武子进一步指出,以一场出动十万人的战争为例,战争伊始就至少需要上千辆的战车和上千辆的辎重车,配合十万穿着甲胄的战士,自千里之外运送粮草。再加上各种军费、外交情报等费用,一天下来就是天文数字。
而且,如果不能迅速取胜,战事拖延一久,士兵就会怨恨和疲惫,国家就会财政吃紧,甚至邻国趁机发动袭击,整个国家都可能陷入巨大危机之中,神仙也救不了。
还是以春秋时期为例,之所以有“英雄五霸闹春秋”之说,就是因为齐国、晋国、楚国等“列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失速、内部动荡或者外战失利等原因,不得不让出了“带头大哥”位子。远的有齐桓公之后的齐国,近的有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王国(英国)。
近处看,当今的世界强国美利坚合众国为了保持全球威慑力,不仅一年到头闷头研制高精尖武器,更在全球多点驻军,几乎牢牢地把住了所有战略要地,但人吃马喂,一年下来,自然不是小数目。所以当年特朗普上任后看看国库的银子,不由得眉头紧锁,制定了“美国优先”的策略,这不是他谦虚谨慎,而实在是被逼的。“钱是英雄胆”,还是很有道理的。
(下)上兵伐谋,楚宋讲和
晋景公打消了出兵解救宋国的念头,但是完全坐视不理,“国际声誉”就会遭受严重损失,更何况,此时晋国的小弟只剩下了宋国。为此,晋景公派出大夫解扬到宋国,让解扬说“晋国将发倾国之兵驰援宋国,不过得做些准备工作,马上就到,不要投降”。
不料,解扬走到半路被郑国人抓住,送给了楚国。楚庄王一听大喜,连忙给解扬松绑,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说,还给了解扬大把钱财,条件只有一个,让他告诉宋国人“晋国不会来了,快投降吧。”
解扬也没客气,甩开腮帮子连吃带喝,酒足饭饱后,打着嗝对楚王说“不干”。楚庄王很崩溃,恨不得一刀剁了他,但此人毕竟有大用场,只好陪着笑脸温言劝说,嗓子都快冒烟了,解扬才点头同意。
庄王让解扬登上楼车,向宋国人喊话。解扬却趁机告诉宋国人说,晋军马上赶来救援,坚持就是胜利。一时间,宋国人群情激奋、奔走相告、纷纷表示一定紧密团结在国君周围,坚持到底,打败楚国“野心狼”。
楚庄王眼见被解扬耍了,气得直跳脚,命人立刻剁了他,并派人责备说:“你既然答应了我,为什么又反悔了?不是我们不讲信用,而是你失去了他。你得去死,这是你自找的。”
解扬回答说:“我听说,国君制定命令是道义,臣下接受命令是信用,信用承载着道义去施行就是利益。谋划不失利益,以此来保卫社稷的,是民众的主人。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也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国君您贿赂臣下,让我说假话,是不懂命令的意义。我之所以答应你,是为了趁机完成任务。如今我任务完成,死而无憾,而且这是我的福气。”
楚王一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后叹口气说:“这样的忠臣杀不得,让他走吧”。
送走了解扬,楚军继续围困宋国,双方僵持到当年5月,楚王决定退兵。但是一个人哭着拦住了去路。关于这个片段,前文《尔虞我诈》中已经讲过,就不再赘述了。
国学经典欣赏: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左传•宣公十五年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