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常德半边街(品鉴常德人五包容包涵常德人)

记忆中的常德半边街(品鉴常德人五包容包涵常德人)(1)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包,象人裹妊巳在中。”《北史·徐则传》说:“包涵二仪,混成万物。”对于人事,包容包涵是一种大胸怀、大海量、大境界。清人林则徐曾对这种美德有过形象而生动的形容,叫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常德作为上古高士善卷“让王”之地,德泽深厚,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深深根植于其间。作为人之美德的包容包涵精神,也象她的“德”文化一样(其实它是德文化的一种),显得是那样的敦厚 、淳朴,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且独特的 文化现象。

1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展示了她海纳百川的宽广气度。

常德在周代被称为“南蛮”之地,而其方言在现代教科书的语系划分上却以“北方语系”著称。这种少见的特殊现象的生成,究其根源在于北方民族的南迁。南北混成,民族融合,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即多种民族相融并存、和睦相处的崭新格局。

据《洞庭湖志》记载:考古发现证明,楚人自西周时期“ 开始南迁”,先达洞庭湖区的澧水下游的澧县澧东一带;春秋时期“大举南进”,进入洞庭湖区周围的澧县、常德、岳阳、汨罗、长沙、益阳、桃江广大地区;战国时期则“席卷江南”。由是,便奠定了常德作为楚国腹地之“荆南北”的重要地位。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楚又将蔡地百姓迁至沅、澧一带。楚人、蔡人等“和当地土著居民共同开发洞庭平原,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洞庭湖志》)

民族的相融并存,实质上是人际关系的相融并在。人们在其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相互借鉴、学习甚至是通婚等多方面的需要,自然产生一种相互包容、相互礼让的想法。久而久之,发展下去,便形成了一种包容包涵的精神和美德。在战乱年代,这种包容包涵的精神和美德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实在。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专权,加上“董卓乱天常”,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人们流离失所,于是出现了人口大量南迁的现象。

战乱使人口大规模南徙,人们无不向往“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史籍证明,常德恰恰具备这种“安居乐业”的自然和人文的条件。

常德地处地球北纬30°地带。这一地带四季分明,阳光充沛,气候温和,最适宜于谷物生长和原始的动植物生存,是公认产生远古人类文明的黄金地带。1979年,由中、美、日等国组成的国际权威考古队在澧阳平原的澧县城头山考证,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一座古城一一即“城头山遗址”。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中国最早形成的一座古城。而且,在距此不远的“八十档遗址”,又发现了人工栽培稻谷(己碳化)1.5万粒以上,其数量远远超过国内已发现的总和。经鉴定,它距今9000年左右,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栽培稻谷。专家们认为,这一考古发现,充分说明这里已率先进入了“农业革命”的文明起源阶段。至周代,常德已是“植谷唯稻”,“饭稻羹鱼”的人间乐土。至西汉,据史书记载,这里“民食鱼稻”,而且似乎还存在着一种“社会平等”的现象,称“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所以,至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依据“避秦”的故事和其先辈对武陵田园诗画般的描述,为人们勾画了一个远离战火、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的“世外桃源”。他的名篇《桃花源记》,彪炳千秋,永远为人们津津乐道。

正是这种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的环境,战乱中的人们无不向往而纷至沓来。从“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到这一点。而常德正是以她那博大的胸怀坦然地迎接着这一批又一批从战乱中逃生的人们。

记忆中的常德半边街(品鉴常德人五包容包涵常德人)(2)

“西晋永嘉(307~312)之乱后,山西、河南一带流民,10000余人涌入洞庭湖西部、澧州一带。”(《洞庭湖志》)据《宋书·诸志总序》记载:“魏晋以来,迁涉百计,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划为两三”。因此出现了郡县滥置的现象,洞庭湖区先后增设的县有作唐(今安乡)、安南、澧阳、巴陵、湘阴、玉山、湖滨、龙阳(今汉寿)、药山、重华等县。据《安乡县志》载:“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河南义阳郡厥西、平氏县23%的人口成建制迁入作唐县地,侨置南义阳郡,计1607户,9741人,占作唐县总人口的52%。”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襄邓百姓,两京(长安、洛阳)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并邑,十倍其初,乃置荆南节度使。”(《旧唐书.地理志》)当时南下北民多集中在江陵至沅、澧一带。至明代,常德还出现了一个令民族团结可喜的现象:一支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来的回维部队,驻扎在桃源县枫树(今枫树乡),历数十代繁衍生息,致使常德桃源成了我国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常德地区民族志》记载了这一史实:

“常德、桃源一带的翦姓维吾尔族,其始祖哈八士,系哈勒将军之子。原籍在新疆哈蜜石桥河。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哈八十南征。哈智勇双全,屡建战功,并先后取得常德沙河、汉寿株木山等 处的战役大捷。嗣又奉旨征剿了云南、贵州等地叛民,致使哈八十成为明王朝的定国重臣。为此,明太祖钦赐翦姓(意为永恒 ),并御笔将八十之名改为八士。晋封为“镇南将军”,加“太子太傅”衔,命其镇守常辰一带,衙署设常德。不久,又因征蛮有功,明廷加封为“平蛮将军”加“太子太傅 ”并诰授“光禄大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79)在一次战役中阵亡,奉旨殓葬于常德东关黄龙岗(即今建设桥原常德酒厂处)。儿翦拜著后亦战死疆场,受封。其后数代子孙均葬于此。1952年,坟墓迁至桃源县枫树公社回维大队。”

记忆中的常德半边街(品鉴常德人五包容包涵常德人)(3)

据1991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这支维吾尔族现分布于常德、桃源、汉寿、澧县、津市等多处地方,总人口达6447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即出于这一支。

一支从新疆来的回维部队,数十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不能不说明常德这块热土宜于人居,而且也不能不说明常德确实存在着一种包容包涵的博大精神。

常德还是土家族群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土家族族称的演变,正好是土著居民对外包容的直接说明,它是常德包容包涵精神的一个范例。

据《常德地区民族志》载:土家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定居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地带,俗有“一脚踏四省”之称。常德石门一带的土家族自称为“毕药卡”或“毕基卡”、“七里卡”、“七里军民”,其意为“一家人”。而土家作为族称,却出现较晚。宋代史籍将居住荆楚洞庭一带的土家族称为“南北江诸蛮”之一。自宋代开始,为了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将这些土家人称为“土人”、“土丁”或“土兵”。明初,大批汉人迁入土家地区,为了区别,则用汉语称他们为“土家”或“土户”,而称汉人为“客家”或“客户”。直到民国时期刊行的《咸丰县志》,才将“土家”一词用文字形式确定下来。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不承认土家的民族成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多次进行调查,遂于195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确认土家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自此,土家族成了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常德的土家族人数达35万多人,几乎占全市总人数的7%。可想而知,他们在民族相融并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常德这块热土地上,现居住着31个民族,她们就象是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相融并绿,茁壮成长。

2多彩的文化大交流,绽放着兼收并蓄的丰硕成果。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财富,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它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常德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在其长期的民族相融并绿的过程中,也将多种多样的文化吸收进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诞生了诸多享誉华夏乃至世界的伟大文化成果。《楚辞》、《竹枝词》、佛教(南禅)等,无一不是其中的瑰宝。

1、楚文化与屈原、宋玉。

楚文化是以《楚辞》作为代表而著称的。《楚辞》和《诗经》并称为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楚开文字之始者屈子”(贺奇《楚辞·九歌注》)是不是他在朝做左徒、三闾大夫时将《楚辞》成果推向了高潮甚至是顶峰的呢?不!恰恰是在他被贬后“行吟泽畔”之时。

常德,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和铿锵的名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被誉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杰出作品。文中有涉及常德的句子多处——“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从字面上来看,“沅湘”是指“沅”、“湘”二水,而从《楚辞》研究大家汉王逸和宋朱熹的习惯称谓上来看,“沅湘”系指“三湘”之一的“沅湘”之地——武陵郡即今常德。

屈原《九歌》更是他为常德(沅湘楚人)所写的祭祀乐歌。《九歌》是《楚辞》的又一重要作品。它的写作年代和地点,历来没有大的争论,都确定是他晚年被放逐到沅湘的作品。

此外,屈原的《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证明了他早上从德山的“枉渚”出发,晚上宿于“辰阳”(今辰溪)的“行吟”轨迹;屈原的《怀沙》:“浩浩沅湘,分流汩兮。”是他自沉汩罗江之前,目睹沅湘之水滚滚疾流,而感慨“修路幽散”,道路之遥远;屈原的《惜往日》:“临沅湘之去渊兮,遂自忍而沉流。”表明他身临沅湘之玄深渊,而“自忍沉流”的愁苦心情;屈原的《悲回风》:“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芷幽而独芳。”感慨苦的荼荠和甜的荼荠“不同亩”而生,而幽幽的沅芷澧兰却能独自发出芬“芳”。等等,无一不说明屈原在常德这块土地上徘徊、“行吟”。有专家说,屈原的作品极善于吸收民间文化的精华。从上述诸篇中可以看出,常德的一草一木,一渚一流,都成了他描写和抒发情感的对象,更何况《九歌》又是他直接从民间文学的胚胎中滋生出来的呢?——常德接纳了屈原,而屈原则以他丰厚的楚文化的经典擦亮着常德。

宋玉,又一位《楚辞》的代表人物。清同治《安福县志》注载:宋玉,战国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人,曾为顷襄王大夫。《汉书·艺文志》录其作品《九辨》、《风赋》、《高唐赋》等十六篇,是继屈原之后的楚辞大家,后世并称为“屈宋”。传说宋玉死于临澧,临澧有宋玉墓、宋玉庙和看花山等,历代志书均有记载。“宋玉庙,在县东二十里,历塑宋玉像祀之。”同治(《安福县志》)又,《临澧历代诗词选》载:“据考证,临澧既是宋玉的作品创作地,又是他的归宿之地。宋玉在临澧生活了47年,至今留有宋玉城、宋玉墓、宋玉庙、九辨书院、看花山、放舟湖遗迹群。”一代楚辞大家客居常德临澧如此长的时间,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留下的文化遗产又是如此之多,这件事的本身就说明:常德成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2、竹枝词文化与刘禹锡。

刘禹锡是继屈原、宋玉之后,又一位谪居常德的大诗人。805年他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常德)司马,九年后奉召回京。十年时间对于一个谪官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而他并没有被仕途不顺所压倒,他学起了屈原,扎扎实实做起了学问。

《新唐书·本传》载:“(朗)州接夜郎诸夷,风俗甚陋,家善巫鬼,每词,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因此,刘禹锡深深爱上了《竹枝词》这一文学形式。他把北方文化(中原音律)与南方竹枝词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文人《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竹枝词》二首之一)

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沅澧风光。他的《竹枝词》成了唐代诗歌的一个创新品种。《新唐书·本传》记载了刘禹锡的这一历史功绩:“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

十年间刘禹锡在常德创作诗文200多篇,占其一生创作总量的四分之一。

3、佛教(南禅)文化与宣鉴、惟俨、师远。

常德的佛教据杨嗣昌《梁山游记》记载:“吾郡宗门唱道自德山始,而其后钦山、药山、苏溪、大龙之属,法席云兴,梁山(太阳山)其一也。”而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轶祀考》载:阳山东侧观音寺,为“晋白鹿和尚建。”据以上两说推断,常德的佛教应始于晋而盛于唐宋。常德的佛教属于南方禅宗。关于禅宗,苏渊雷在《禅宗史略》中有过介绍,他说:我国的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由外传入,至隋唐产生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具有中国特色的六大宗派。禅宗,创于中唐而盛行于晚唐和五代。它的形成、发展、演化以及所体现的佛教思想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而光辉的一页。常德的佛教为什么在唐、宋季会大畅宗风呢?究其原因,也在于她以海样的胸怀,引进了不少关键人物来主持法席。其中德山的宣鉴,药山的惟俨,阳山的师远等,皆是其中的翘楚。

记忆中的常德半边街(品鉴常德人五包容包涵常德人)(4)

宣鉴(782-865),俗姓周,四川简阳人,少小出家,大、小乘诸经皆通。他到德山来主持法度,既是“佛理相融”的结果,也是常德“见贤若渴”的必然。本来,他担经出川,是要向南禅“见性成佛”说来挑战的,不料到澧州龙潭寺后,与其主持崇信禅师一番对答,他豁然顿悟,反而成了南禅崇信禅师的嗣法弟子。咸通年间,朗州刺史薛廷望修复“古德禅院”(今乾明寺的前身),四处寻访高僧来做主持。闻知宣鉴大师避居太浮山石室,不肯出山。便多次登门恳请,都被婉辞。于是,他设计以走私食盐的“罪名”派人将其“请”下山来。宣鉴治法甚严,常以棒戒律徒,故以“德山棒”之称,与临济宗义玄禅师的“喝教”共同构成宗门接引学人的一大特色,故禅宗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谓。咸通六年(865)宣鉴圆寂,唐懿宗赐谥“见性禅师”。

惟俨(751-834),俗姓韩,祖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天宝十年出生于南康(今江西赣州)。17岁出家,师从石头、马祖。唐贞元初(785),驻锡澧州药山。《祖棠集》载:“师初住时,就村公乞牛栏为僧堂。住未多时,近有二十来人。忽然有一僧来请他为院主,渐渐近有四五十人。”此后50多年,惟俨在药山弘法,一时“海众云会”。《澧州药山故惟俨禅师碑铭》记载了当时盛况:“游方求益之徒如教之在此,后数多,而僧徒葺居禅室,接栋鳞差,其众不可胜数。”唐代著名哲学家、时任朗州刺史的李翱等都曾到药山造访问道。

惟俨勤谨传法,门下高僧倍出,其中最具影响者云岩昙晟、道吾宗智、船子德诚等。昙晟得惟俨真传后出锡潭州(长沙)云岩山,卒谥“无住大师”。嗣法弟子洞山良价,传曹山本寂。此二师秉承惟俨、昙晟一脉相承的禅风,创立“曹洞宗”,与沩仰、临济、云门、法眼并称为禅宗五家。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尊惟俨为祖师,举药山为祖庭。曹洞一支,宗门大弘。朝鲜新罗王朝后期,不少新罗僧人投惟俨法孙参禅问道;南宋时期,日本僧人永平道元将“曹洞宗”传入日本;17世纪初,“曹洞宗”传入越南。至今,国际佛学界前往药山寻根谒祖者不乏其人。

师远,俗姓鲁,四川合川(今重庆)人。因主持梁山(太阳山)廓庵,故称梁山廓庵师远禅师。

师远系临济宗五祖法演的法孙。他不仅悉心接待前来梁山学道的学子,而且在长期修行悟道中,系统总结出了一套由修行开悟而入世度众的心路历程,并用图画和文字将其过程和各个阶段的体验生动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十牛图颂并序》。

《十牛图颂并序》将“牛”喻为“心牛”。修行悟道好比是驯服“心牛”。“十牛”,意为修行悟道、驯服“心牛”而成佛的十个阶段,即: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廛垂手。

记忆中的常德半边街(品鉴常德人五包容包涵常德人)(5)

《十牛图颂并序》体现着包容天下、普渡众生的最高佛的境界,与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唐释玄觉的《证道歌》、《坐禅仪》合称《四部录》,在禅林影响很大。不仅国内广为流行,而且远播韩国、日本,成为国际佛学的一部经典。

3风物常宜放眼量:现代常德人的风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曾登载在2014年7月5日的《潇湘晨报》上:

2014年6月20日晚8点半钟,临澧县朝阳街。12岁的学生小乔(化名)和伙伴们打完篮球,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焦急的妈妈马艳(化名)正等着孩子回家吃饭,可是接到了孩子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哭泣声:“撞人了,撞到了一个老爷爷。”

孩子被摔得鼻青脸肿,吓得浑身发抖。一位好心的女人见状,赶紧把手机递给他,他告诉了妈妈这件可怕的事情。

被撞的老爷爷67岁,是临澧县一位退休老干部。本来他与子女在长沙居住,但这两天回了老家与战友聚会。吃过晚饭后正在路上散步。不料被撞,他倒在地上,嘴角开始流起血来。

一位闻声赶过来的好心人叶祥发赶紧叫120将老人送往县中医院进行抢救。孩子和那位好心的女人也同时赶到了县中医院。不久,120将老人转送到了常德人民医院。晚11点钟,老人的子女陆续赶到了常德,可是老人已经不治身亡了。

很快,在别人的带领下,马艳和孩子的外公找到了殡仪馆,她泪如雨下,哭诉着要向老人的子女赔罪。可是,老人的子女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要先照看好孩子,孩子不要受影响。”

马艳在老人灵前守了一天一夜,她哭着说:“孩子的爸爸早就去世了。我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给你们补偿。”这一天一夜,老人的子女忙着办理丧事。老人出殡了,老人的子女走了,他们不要马艳一分钱的补偿,他们留给马艳的还是那句话:“你要照看好孩子!”

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肇事者必须担责,这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老人的子女想到的却是年龄尚小的孩子。老人既已矣,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啊,他不能因此而蒙上阴影,以至毁了他的一生。所以,马艳说:“我要等孩子长大了,把这一切都告诉他,让他永远都记住好人!”

杨绍军,鼎城区丹洲乡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靠跑客运积攒了一点并不多的钱。1994年,他义务赡养的10位五保老人相继高寿去世,他的眼光转到了国家的“希望工程”上。他看到,一些孤儿失去了父母,衣食无着,更谈不上读书和健康成长,他觉得自己要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于是决定:筹办孤儿院。前期工程需要300多万元,他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然后采取“打借条”的办法四处筹款。1996年3月1日,在市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孤儿院在丹洲镇上正式开院,取名为“常德市阳光孤儿院”,占地12亩多,综合大楼、寝室、学习室、娱乐室、医务室、运动场、餐厅、澡堂,一应俱全。为了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他聘请老师、医生等40多名工作人员,按照正规学校的管理办法培养孩子。十四年来,杨绍军靠自营的两个小型经济实体的收益,供给孤儿院三千多万元,收养来自全国和本省老、少、边、贫、灾区的孤儿526名,其中抚养成才已走上工作岗位的达300多名,有的研究生毕业,有的在部队任中校军官,有的在美国工作……他们同样以感恩的心情回报社会。20余年,杨绍军的阳光孤儿院义养的孤儿常年保持在300余人,孤儿从叫杨爸爸,至到改口叫杨爷爷,这里始终让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杨绍军本人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创办的“阳光孤儿院”,被国家民政部誉为“神州第一院”。

有人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植取向往往会迷惘甚至会转向,唯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都会成为一种新时尚。而常德人却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地域经济应该是一种包容性的经济。请进来,走出去,相融相谐,互利互惠,应该成为一种新常态。今天在常德这块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温州、河南、福建、湖北等九个商会注册,人数达5000多名。恒安纸业、、万达华侨城等一批大型企业在沅澧大地上扎根成长,和常德人民共同演奏着经济社会的时代强音!

作者:符乐农编辑:倪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