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上买的东西靠谱吗?激情下单后的双十一网购

#创作挑战赛#

昨天双十一买买买后却没有多少喜悦感,不知道是因为折扣力度没有以前大了,或者是现在双十一周期拉得太长,还是现在的环境导致和别人沟通的太少,没有一起拼单和讨论促销的氛围……或者各种原因兼而有之,买买买下来双十一带给我的不再是购物之后的爽快,而是各种艰难凑单到最后终于买完东西的一种疲惫感,精疲力尽的感觉。

我和Z先生都是爱网购的人,一年到头的生活必需品几乎都是在各大电商平台买的,有时候甚至因为价格非常划算而屯一大堆,比如纸巾、洗衣液、油、米这些必需品。家里老人以前看到会唠叨唠叨我们买得太多,但是慢慢的他们也开始体会到好处:比如快递可以直接送到家里,省去超市选品、比价、搬运等一系列的麻烦,大促的时候价格也比商场超市便宜;比如有时候不方便出门,家里的余量能支撑一段时间,毕竟老百姓都是“手有余粮心不慌”。

初接触网购

第一次听到网络购物这个词,还是在家里的大背头彩电播放的央视新闻联播上,主持人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正悄悄兴起一种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然后镜头切到记者在一家电商公司采访工作人员,和他们一起示范了一遍网络购物的流程。当时年少无知的我还在想:“网络购物资金不安全,付款也太麻烦了,看不到真实的商品,质量也不能保证,我才不会在网上买呢!”后来网购的现实趋势却让我知道什么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急速增加,网购APP、支付APP开始兴起,使网络购物极速普及。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十大发展趋势》文章中写道: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2011年12底已达到28.1%。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

这一年陪伴我大学的诺基亚手机退役了,我花了一千六买了第一个智能手机,手机厂商叫卓普(可能已经倒闭了)。就这样,我告别了塞班系统,加入了安卓系统的怀抱,可以自由下载更多APP了。

这一年我也在淘宝上面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网购,给手机充话费,过了几天,又买了第一件实体商品,收到后感觉还不错,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漫漫网购路。

双十一网上买的东西靠谱吗?激情下单后的双十一网购(1)

网购会有瘾

“购物是有瘾的!”刚开始我们只是单纯的需要什么就买什么。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会在你打开APP的那一刻就开始向你定向推销各种你感兴趣的产品,各个社交分享APP会写各种测评好物分享软文激发你的消费欲望,各大视频平台在你看电视电影综艺的时候,展示明星偶像演员代言的各种赞助商金主爸爸的广告……感觉就算我足不出户,巨大的消费购物穹顶也已经笼罩着我,让我无时无刻不想买买买。

当我踏出家门,电梯里的广告,公交车上的广告……时时刻刻冲击感官,广告词也不是单纯地念一念,而是一些洗脑式广告语,连老人小孩都耳熟能详,出口能唱的那种,特别是X多多,让你在无形之中接受了一拨儿广告轰炸。

网购既让人体验到购物的便利,同时也让人抵御不了购物的诱惑。因为它实在太便利了,你看购物APP的时候直接就可以下单购买,各大购物平台还贴心的为你推荐了先消费后还款的X呗、X条……其他社交型分享APP看完好物分享就会在文章各处为你提供链接,可以直接跳转购买。电视电影综艺广告,播放了让你感兴趣的产品,打开购物平台,重复上述操作,马上就送货到家。

更别说现在还有各种砍价返利平台,分享大家买到的“神价格”。“这么便宜,不买也太亏了!”当我看到别人分享的神价格时,我的脑海首先想到的是这句话,而不是这些商品现在对我是不是有用,又或者这个量对于我来说是不是太多了,也没有考虑他的使用期限,只想买买买。

当我网购次数越来越多,也发现了很多网购的弊端:货不对板、以次充好、推诿责任、商家玩文字游戏等等。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国家法律条款去维权,如果商家不认同的话,可以找平台进行申诉,平台会很快处理的。

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购商品7天内可无理由退货。

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4全国网购投诉量五年最高,主要集中在合同、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分别占投诉总量的28.4%、22.7%、21.7%。

2015年3月15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正式实施。《处罚办法》施行后,"由……享有最终解释权"、"概不退换"等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将一概视为违法行为。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网购相关的法律条规后,和商家沟通有法可依,平台管理也更加规范,维权更方便,让我们更放心大胆地网购了。生活中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电池垃圾袋……我都在网上购买,并且会根据多年网购经验,选择正规渠道、信用度好感度更高的商家,一般也很少碰到质量问题。

双十一网上买的东西靠谱吗?激情下单后的双十一网购(2)

网购会传染

2012年我刚开始接触网购的时候,我身边用购物APP的人还不多,大部分是像我们这样的80、90后,年纪大一点的人还是喜欢在商场超市买东西,会觉得更放心一些。那时候,80、90后是智能手机的主要用户,女生在一起聊衣服包包鞋子的时候就会分享自己的网购商品链接,男生聚在一起分享电子产品购买经历,慢慢地大家就觉得网购越来越平常,因为周围的人都开始在网购,快递员每次来公司送货的件数也肉眼可见的增长了。

渐渐地,公司里面年纪大一点的同事也开始加入了网购队伍。有一次我一个70后的同事让我帮他看看网上的书,然后我帮他在亚马逊上面看了一下价格,他觉得价格很划算让我帮我下一单。收到货之后,他觉得质量也很不错,让我教他开通账号,后面我也能经常看到他收快递了。

除了公司同事,爸爸妈妈也我们的影响动员之下,开启了自己的网购之路。妈妈平时没事儿喜欢在网上逛布料,网购回家后再自己裁剪成喜欢的样式,比在店子里买的还合身。爸爸想买什么东西也会先在网上看看搜搜,对比下品牌质量价格,问一问我,再下单购买。

双十一网上买的东西靠谱吗?激情下单后的双十一网购(3)

双十一从“半价”到“狂欢”

从网络购物在中国出现,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从2009年10月1日和中秋节一起双节同过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截至2022年11月11日,“双十一”也迎来了第15个年头。

前几年参加双十一的时候直接就是各种物品加入购物车,等到双十一那天就直接零点半价减钱,付款完了就可以安心睡觉了。现在双十一参与的购物平台变多了,却越来越难得看到劲爆的价格,各种组队积分游戏,领券分享,整点抢购秒杀,眼花缭乱。我们疯狂地将商品加购物车,却只有到处比价加购凑单的烦心,没有买买买的快感了。最后耗费几天时间算下来付款的那一刻,发现和前面做活动时价格差不了多少,整个人就是霜打的茄子——蔫了。商家过分地消耗消费者的热情,最后可能就是消费者对双十一购物节没有购物期待了,只剩下各大平台商家自娱自乐。

当然,我以后还是会继续网购,毕竟是真便宜方便,但也会从需求出发,提醒自己不再被各种营销软文所裹挟,会在看到各种疯狂营销的时候冷静思考,更重要的是在大促价格优惠时谨慎买买买,屯的多了保质时间过了扔了可惜,去掉为了凑单领券抢购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价格也差不了多少。提醒自己为了需要而买,不是单纯地买买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