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

[shǐ],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一头猪的形状,吻部很长、耳朵竖起、大腹下垂、四蹄短尾。西周的金文开始就变得有些不像了。

模板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1)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豕部》豕:彘也。竭(翹)其尾,故謂之豕。象毛(四)足而後有尾,讀與豨同。

----许慎

段玉裁注:彘,豕也,是二篆爲轉注。《小雅》傳曰:豕,豬也。

「彘【zhì】」,江南一带至今把「猪」叫做【zhì】,彘的字形本义是被箭射中的一头野猪。

「豨【xī】」,本是指猪走路的样子,是南方楚国人对猪的叫法。

「豬」,是战国时才出现的一个后起字,是在形声化的过程中,“豕”专用做了偏旁部首,其本意则添加了声符“者”,写成了豬”。“者”是诸的初文,二者上古音的读音和写法都完全一样,而“诸”的本义是众多。“豬”和“诸”的读音相同。

的形象是前有大大的猪头,后有卷曲的尾巴。“竭其尾”,是因为猪拉屎特别多,所以就总是翘着尾巴。不过猪粪却是很好的肥料。“豕”与“屎”的上古音都是书纽,读音相似,也许二者于此有关系。

说 文 解 字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2)

《說文解字·豕部》豬:豕而三毛叢居者。从豕者聲。

----许慎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3)

段玉裁注:「三毛叢凥」,謂一孔生三毛也

“豕而三毛丛居者”意思是猪皮的毛孔比较粗大,每一个毛孔可以长出多根猪毛来。同时,猪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

段玉裁在注“犬”这个字的时候总结说:“此與後蹄廢謂之「彘」,三毛聚居謂之「豬」,竭尾謂之「豕」,同明一物異名之所由也。”所以,豕、彘、猪,这三个字是互为转注,本是同一种动物。「豬」的简体字写成“猪”。但是豕和犬并不是同类,因此猪是豬的俗字,而简体字却把俗字规定为正式的规范用字。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4)

猪是哺乳动物,也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六畜之一,主要是食用其肉。此外,猪鬃可制造刷子,猪皮可以制革。

【家】的字形来自「豕」,读音来自「豭」

在六畜中,只有“豕”和“犬”是一窝多胎,而猪的繁殖能力更强,所以“家”这个字就以此取义,希望能多子多福。而“家”这个字的读音则来自“豭 [jiā]”,豭是公猪的意思。

古人以「豕」来比附北斗星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5)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汉代以前,远古时东方海岱地区的先民还以生殖能力极强的野猪来比附北斗七星、比附天帝乘坐的帝车。

唐·郑处诲写的《明皇杂录·第三卷》讲了一个“僧人一行擒纵北斗”的故事。一行是唐玄宗时精通天文历法的一名高僧。一行年幼时家贫,常常得到邻居老媪的帮助。老媪的儿子杀了人,想请一行去向皇帝讲情。一行左右为难,既不能忘恩负义,又不能徇私枉法。怎么办?一行悄悄地嘱咐寺中的两名贴心工役,晚上在某个废园里等候一群猪来。酉时一过,果然来了一群猪。一行大喜,吩咐赶快把准备好的布袋把它们抓起来,统统藏到大缸里,盖上木盖,加上梵文咒语的封泥。第二天一早,唐玄宗急召一行,说昨晚北斗星不见了。一行说不可能,只听说有荧惑(即火星)不见的,从没听说有帝车(北斗七星)不见的,这可是不好的征兆。要化解消灾,只有大赦天下。唐玄宗听从了一行的建议。于是一行当天就悄悄地放了一头猪。七日后,北斗七星全部都出现了,老媪的儿子也放回来了。 这个故事脍炙人口。后来除了《旧唐书》,在传奇笔记《酉阳杂俎》和其他一些书籍中,也有记载。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6)

距今7000~6000年的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在两面刻着方向相反的两头野猪,猪的身上还刻有两颗星纹:太一和天一。

天豕即奎宿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蹄),烝(眾)涉波矣。”这句话说的其实是天象。有众多白猪涉水渡河,是说“天豕”星,即奎宿过天河。奎宿是有十六颗星围成一头猪的形象。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阴历六月,太阳的位置在柳宿;黄昏时,大火星在南中天;黎明时,奎宿在南中天。这是每年的雨季。

以“豕”为偏旁的字,都与猪有关从“豕”的会意字:猪(古时称豕)、豚(小猪)、豖(像豕足被绊住了,行难)、豙(猪发怒时毛会竖起来)、彖 [tuàn](像猪走路的子)、豦(豕虎相鬬不解)、豳(古地名,在今陕西郴县)

以“豕”作意符的形声字:豪(豪猪)、豢(在圈栏里喂养)、豭 [jiā](公猪)、豝 [bā] ( 母猪)、

以“豕”作声符的形声字:㒸(遂的本字)以“猪”作声符的形声字:潴(水停留、积聚的地方)另外,“象”字并不是从豕,它本来就是一个长着长鼻子的象形字。

此字欧体字(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豕)(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