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幼苗期叶片发黄的原因(棉花种植时要学习的播种与保苗技术)

一、适期播种,可使棉株生长稳健,现蕾开花提早,延长结铃时间,有利于早熟高产优质;播种过早,地温低,容易造成烂种缺苗;播种过晚,生育期推迟,导致晚熟减产,降低纤维品质。例如我国南疆棉区,无霜期长,早春气温上升快,而且较稳定,以4月5~15日播种为宜,其他区域参考当地具体气候而定。

棉花幼苗期叶片发黄的原因(棉花种植时要学习的播种与保苗技术)(1)

二、播种技术

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提高播种质量是实现一播全苗的关键。总的质量要求是播行端直,行距一致,播深适宜,深浅一致,下籽均匀,无漏播、重播,覆土匀细紧密,以达到苗早、全、齐、匀、壮的要求。

1.播种量 播种量要根据播种方法、种子质量、留苗密度、土壤质地和气候等情况而定。播量过少难于保证应有的株数,影响产量;过多不但浪费棉种,而且会造成棉苗拥挤,易形成高脚苗,并会增加间苗用工等。大田生产中,采用精量播种,每公顷用种仅22. 5~30千克,既可提高播种效率,又节省大量棉种和间、定苗用工。

棉花幼苗期叶片发黄的原因(棉花种植时要学习的播种与保苗技术)(2)

2.播种方法 播种方式有宽膜和超宽膜两种。宽膜播种对整地要求稍低些,出苗较整齐,易保证计划密度,田间管理方便,株距一致。超宽膜播种有利地面增温,株距一致,幼苗顶土力强,但对整地质量要求高,因地不平难保证播种质量而缺苗,难以保证密度。采用机械精量点播机播种,能将开沟、覆膜、打孔、下种、覆土镇压等作业一次完成,保墒好、工效高、质量好,有利于一播全苗。

棉花幼苗期叶片发黄的原因(棉花种植时要学习的播种与保苗技术)(3)

3.播种深度 棉花子叶肥大,顶土能力差。播种过深,温度 低.顶土困难,出苗慢,消耗养分多,幼苗瘦弱,甚至引起烂籽、烂芽而缺苗;播种过浅,容易落干,造成缺苗断垄。播种深度要根据土 委和墒情而定,一般掌握播种深度为2.5~3厘米,覆土0.5~1厘米。

棉花幼苗期叶片发黄的原因(棉花种植时要学习的播种与保苗技术)(4)

三、播后管理

为了实现一播全苗,要求播后立即进行管理。若出苗前遇雨,土壤板结,应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未出苗棉田行上瓦片式压轮破碎碱壳,提高地温;对墒情差,种子有可能落干的棉田,应采取膜下滴水补墒,切忌大水漫灌。出苗后发现缺菌断垄,要及时催芽补种。

棉花幼苗期叶片发黄的原因(棉花种植时要学习的播种与保苗技术)(5)

一般苗期中耕1~3次,深10~18厘米。机械中耕要达到表土松碎,无大土块,不压苗、不铲苗,起落一致,到头到边。齐苗后及时间多株苗,定苗1叶期结束,要求留足苗、留匀苗,确保种植密度。精量播种不需要定苗。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