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纪录片145陈寅恪(品读公子的公子)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哪怕不是学术圈人,只有对中国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兴趣,陈寅恪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我们或许不太清楚知道陈寅恪学术成就的具体样貌,但不管人文类的纪录片,还是在文化阐释型的大众畅销书中,陈寅恪都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传奇色彩浓厚的学术人物。
在大师云集的时代,陈寅恪依然是尤为出类拔萃的那一个。其贯通中西的渊博学识,卓尔不群的学人风骨,以及气象万千的学术成就,可称一时无两。他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是“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史学大师。梁启超曾说:“我所有著作总和都比不上陈先生几百字。”在史学专家许倬云看来,“陈寅恪先生本来有能力写通史,可是晚年眼睛瞎了,环境又不好。他写的关怀基本上不在历史本身,而是将自己也摆放在历史里。”
而且,陈寅恪这座学术高峰,拔起于义宁陈氏的群峰耸立之处。翻开新编《辞海》,陈寅恪与其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与兄长陈衡恪四人被分立条目,而享有如此殊荣者,恐怕在中国文化史上都难再见。究其根源,陈氏一族清纯的家风滋养了这个文化世家的成长水土,而陈氏以“好学重德”为核心的家规则锻造了这个家族的百年传奇。
2020年是陈寅恪(1890-1969年)诞辰130周年。3月末,《陈寅恪合集》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横排简体版陈寅恪文集。或许这套书的出版,会让人们对陈寅恪的了解,除了传奇色彩,还会有更细微的学术意义上的认知。
游学西方15年 学贯中西
不拿博士文凭,被引荐成“清华四大导师”
陈寅恪少年好学、聪慧过人。1902年春,未满12岁的他,遵父命走出陈氏家塾,随长兄衡恪东渡日本,以听讲生身份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1905年秋,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随后,陈寅恪开始了在西方的游学生涯。他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 (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求学研究,历15年,虽未获取学位,但因博学盛名,于1925年受聘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
陈寅恪在海外高校游学十多年,不仅掌握梵文、印地文、希伯莱文等八种语言,还学习了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为啥没有博士学位呢?因为他读书不修学分也不考文凭。对此,陈寅恪的解释是:考博士不难,但两三年内,会被一个具体的专题所束缚,就没有时间学其它知识了。他不为博士文凭去学,而是带着一种文人求学的方式与心态,得益于此,他慢慢地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陈寅恪讲课时,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风雨无阻,堂堂必听。其他如朱自清等水准很高的教授,也常到教室听他讲学。哲学家冯友兰,当时任清华大学秘书长、文学院院长,每当陈寅恪上《中国哲学史》课时,冯先生也总是恭敬地陪着陈寅恪从教员休息室走出来,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他讲课。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的汉学教授苏维廉去世。牛津大学在世界各地物色汉学教授,最后他们注意到了中国学者陈寅恪。法国的汉学大师伯希和、敦煌学大家戴密微对陈寅恪非常赞赏。1939年初,英国牛津大学向陈寅恪正式发出聘书。在信中他们特意写明,这是建校三百余年来首次聘请中国人做专职教授。知道这一消息的国内学者,无不为陈寅恪感到骄傲。
然而1939年9月,在前往牛津大学任教途中,香港到欧洲的轮船全部停航,陈寅恪只好暂停香港在港大教书。在这一时期,陈寅恪的史学研究发生了第一次转向。陈寅恪开始研究魏晋至隋唐领域,并撰写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传统史学讨论的问题都是明君昏君、忠臣奸臣、正统僭位。而他聚焦种族、文化和各种制度的演变,视野宏观。这两部著作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陈寅恪晚年的代表作是《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标志陈寅恪的第二次学术转向,也因此为他招来疑问——为何偏要为一个妓女做传?柳如是是明清更替之际的著名才女,她个性坚强、魄力奇伟,论才华是“秦淮八艳”之首。在历史叙述中,柳如是不过是个烟花女子。但陈寅恪研究发现,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交替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于是,陈寅恪生出想法,借柳如是这个奇女子,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此书不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明清文化“痛史”,写出了政治文化的变迁。书中内容几乎全由细致的考证组成,毫无文学渲染。名似艳冶,实为刻板;名曰传记,实则考证。这部书共85万字,陈寅恪从64岁写到74岁,整整耗费了十年时间。
为人师表 风范犹存
弟子接受“生命之托”
自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研院史语所)成立之始,陈寅恪就一直担任该所历史组主任,他与所长傅斯年同窗数年,谊兼亲友。抗战爆发后,史语所一路南迁,1940年冬迁至四川李庄镇。1941年初,滞留香港的陈寅恪拟赴重庆参加中研院评议会,2月28日给傅斯年写信,谈到已定内迁,有意前往四川李庄。但最终因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陈寅恪一家人没去李庄接受燕京大学的聘书,来到成都工作、生活。
陈寅恪一生中最珍惜的一个身份就是教书匠。他曾对自己立下了严苛的教学信条: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很多人都远道而来听陈寅恪讲课,成了清华的一道风景线。陈寅恪每次上课时,教室里都挤满了学生。清华园内不论学生还是教授,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只要向陈寅恪请教,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复。1946年,双眼失明的陈寅恪重返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专门为陈氏配备了三名助手,王永兴为其中一位。据王永兴回忆,梅校长派历史系主任雷海宗先生来看老师,“劝他暂不要开课,先休养一段时间,搞搞个人研究。寅恪先生马上说:我是教书匠,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呢?我要开课,至于个人研究,那是次要的事情。我每个月薪水不少,怎么能光拿钱不干活呢?’当时我站在老师身旁,看到老师说这些话时虽是笑着,但神情严肃且坚决。”
1950年,岭南大学的及门弟子胡守为选修了陈寅恪所开“唐代乐府”一课,学生仅他一人。胡守为回忆说:“陈先生绝不因为选课学生的多少影响他的讲课质量。令我尤为感动的是,当时夏天他身着唐装在助手协助下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这件事对我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蒋天枢,清华研究院三期学员,陈寅恪晚年最知心的弟子。一九六四年五六月间陈寅恪向蒋天枢作了一生事业的“生命之托”,即将其晚年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委托蒋天枢。陈寅恪赠诗云:“草间偷活欲何为,圣籍神皋寄所思。拟就罪言盈百万,藏山付托不须辞。”(《陈寅恪诗集》)蒋天枢没有辜负恩师的重托。他晚年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于在1980年出版了近二百万言的《陈寅恪文集》,此《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畅销多年
本人文集首次迎来简体横排版
上世纪80年代初,陈寅恪著作在他身后十年得以结集出版,成为新一代历史学人的必读之书;90年代,随着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展开,陈寅恪的文化意义引发更大范围读书人的瞩目。1995年12月,陆键东所著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成为畅销书。自此,学院派教授陈寅恪由学界推入民间,并成为话题。其中,陈寅恪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义的抉发阐述,引发了公众的特别关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青年学者武黎嵩指出,“在21世纪初,陈寅恪先生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走进了公共视域,形成了一股热潮,谈他的家世、学术、诗文,成为能够介入文化圈子的一种基本素养,陈寅恪研究显然也超越了学术和学术史的范畴。”
2020年,陈寅恪著作权进入公有领域,值此陈寅恪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五十周年之际,译林出版社精心选编了简体字横排版《陈寅恪合集》。合集计9种10册,分为“史集”和“别集”两套。这是国内第一部简体横排版陈寅恪文集,为广大青年文史爱好者、院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便利、明晰的版本,有利于接近陈寅恪,阅读其著,体悟其思。新版《陈寅恪合集》最大程度地改善了阅读体验,把陈氏博大精深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读者。简体横排也使得数字化普及阅读成为可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