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

文/小凡情感

周秉义和郝冬梅没有跟对方商量就调动工作,结果郝冬梅失去了心爱的妇产科工作。

周秉义想要调回吉春,除了想回去陪伴冬梅,最主要的还想完成 父亲临终前的遗愿。冬梅想调去北京,一是想去照顾秉义,二是想结束两地分居的日子。

夫妻俩都是在为对方着想,却因为没有沟通,直接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对冬梅来说,她一生没有孩子,但她在手术台上救过那么多孩子,这是她的成就和自豪。如今,被调到另外一个她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心中自然郁闷。

周秉义回吉春后每天忙于工作,陪伴她的时间少,而冬梅在工作上的乐趣没了,生活中也很寂寞,于是,就爆发了那场吵架,冬梅甚至说到离婚,而周秉义居然也同意了。

想当初,他们是多么恩爱的一对夫妻啊,如今虽然是话赶话才引发的矛盾。但他们一个提离婚,一个答应,说明他们心中都有隐痛,只不过平常被他们用理性压抑住,在吵架时终于爆发了。

冬梅很委屈,从前周秉义对她那么好,为何如今变成这样了?

其实冬梅不知道,周秉义的爆发跟周志刚临死前的那段遗言有关系,跟周志刚的一次痛哭有关系,而那次痛哭,距他们吵架,已经有40年,是什么样的隐痛?让周秉义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

咱们复盘一下周秉义和冬梅的吵架过程,就知道他们吵架背后的真相……

爆发

周秉义知道郝冬梅被调离妇产科后,问她:

“你在妇产科干得好好的,医院为什么这么安排?”

周秉义的话精准戳中冬梅的痛点,痛苦铺天盖地地朝冬梅袭来,她虽然委屈,却还是压抑着情绪说:

“我心想这么多年我们俩一直聚少离多的,你身体也不好,就想着去北京照顾你,跟医院打了辞职报告,新主任来了,都交接完了,你又打电话告诉我要回来。”

冬梅说这话已经是极力在压抑着不满,如果周秉义能够意识到妻子的不对劲,好好安慰几句,就不会引发后面的冲突。但周秉义却埋怨她太莽撞,都不跟他商量一下,凡事都要留余地。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1)

冬梅很生气,自己为他失去心爱的工作,却从没有在他面前说什么,他还在这里埋怨自己。

周秉义,你做事给我留过余地吗?你没有!因为这个家都是以你为中心,我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得围着你转,所以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你只考虑你自己,因为你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在你周秉义眼里,我就是一个理所应当应该为你付出为你牺牲的人,一个你说什么我都无条件服从和配合的人。

冬梅的委屈如排山倒海般爆发,之前她妈在世的时候,一直交代她对丈夫的事能帮就帮,不能帮也别拖后腿。这些年她也一直践行着她妈的嘱托。不管是对周秉义本人,还是对周秉义的家人,她都是倾尽全力去付出。

可是,她做了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却唯独失去了自我。

冬梅的爆发是藏在她心中半生的委屈,她是高干子女,从来不曾嫌弃过秉义,甚至为了秉义,她几次跟她妈吵架。她把秉义的外甥女叫到自己家住,就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他的妻子,所以他的亲人也应该是自己的亲人。

这次为了他,连最爱的工作也没了。

可是,她为他付出这么多,又得到了什么?是他每天工作忙到半夜回来,是他为招商引资把自己的胃喝坏,是 他对自己的指责……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2)

冬梅的爆发也引发出周秉义心中积压多年的隐痛。

我什么事让你无条件付出和牺牲了?我就没有付出和牺牲吗?刚结婚的时候,你说你爸妈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让我住到你家去。好,我去了,你们是高干家庭可能不懂,可全天下老百姓都知道,那叫倒插门!那叫入赘!我父母心里就愿意吗?他们怕我为难,什么也没说,可他们没说我就当没这回事?

周秉义也很委屈,当初他住到冬梅家,凡事小心翼翼,谁又能理解他的苦衷?就因为蔡晓光找冬梅爸办了件事,岳父就耿耿于怀。甚至害怕找麻烦,几十年不和他父母见面,这让他痛恨自己,痛恨自己渺小,无能,卑微,如果不是他的无能,又怎会让父母跟着受累?

于是,夫妻俩话赶话之下,冬梅脱口而出,既然这样,那离婚算了!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3)

周秉义并未挽留,而是说随你。

说实话,看到他们吵架,隔着屏幕都心疼他们,为何一对恩爱夫妻,会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当初冬梅因为爸妈没有到秉义家而自责,秉义还安慰他要站在对方立场去想替他人着想,当年秉义还是年轻小伙,都有那样的觉悟和思想,如今年过半百,为何反而脾气见长?

其实,冬梅不知道,周秉义爆发的根源全部来自周志刚四十年前的眼泪和临终遗言。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4)

周志刚的眼泪

那年三十,冬梅爸妈说要来周家,周家做好一切准备,结果冬梅爸因生病没有来。为此, 冬梅跟她妈吵架,说她妈有阶层之分。为此,秉昆跟周秉义还打过一架,说他只会当省长女婿。

那次的见面未果,让双方心中都留有疙瘩。

后来,周秉义回家,周志刚手忙脚乱地收拾桌子上的碗筷,一个劲说这太乱了。秉义制止父亲收拾,周志刚依然故我,最后周秉义说了一句:爸,你还真把我当外人呀!

是啊,只有外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客气地说太乱了。哪有自己儿子回来,当爹的如此客气?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5)

周秉义说出那句话时,周志刚顿时就停住了。他并没有立刻转过身来,而是背对着周秉义说,你已经三十多了,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咱们这个家,我说了算,男人说了算,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了,虽然秉昆跟郑娟也是秉昆说了算,但是你妹妹那边啊,就是你妹妹说了算,男女各顶半边天。现在也不分男女了。你跟冬梅好好说说,赶紧要个孩子。等年纪再大就不好生了。

周志刚已经看出儿子在冬梅家没有地位,所以才会这么说。

周秉义立刻就领悟到父亲话中的含义,因为孩子,他之前一直瞒着家里,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他一边跟父亲解释,一边试探着跟父亲说出孩子的事。

周志刚看出儿子不好受,他想开解儿子,却又不知从何开口,于是就让周秉义生个孩子。当时,周秉义已经三十多了,周蓉和周秉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周志刚觉得催生也不过分。但他却不知道,等着他的居然还有一个晴天霹雳。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6)

周秉义把冬梅不能生育的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说是自己在兵团干活时受过外伤,治疗及时引起的。

周志刚极度的震惊过后,伤心地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周志刚心疼儿子这辈子不能做真正的父亲,他知道儿子因为这个短处,会在冬梅家更加没有地位。

他的痛哭,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心疼万分,却又无能为力的一种悲怆感。他对周秉昆说,别人都以为他们老周家烧高香了,工人的儿子能娶到省长的闺女。那该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可周志刚知道,儿子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儿子完全配得上冬梅。只是他这个当爹的不如冬梅的爹有本事,所以儿子结婚后不得不住进冬梅家。不得不看人家脸色行事。

周秉义也哭了,蹲在父亲身前说对不起。

周秉义这句对不起有两层意思,他不能为周家留后是一回事,他欺骗了父亲是另一回事。这大概是周秉义有生以来第一次欺骗父亲。所以,看到父亲 痛哭,他也哭了。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7)

周秉义虽然跟父亲把不能生孩子的事情给交代清楚了,但他心里明白,父亲是怕他为难,才没再继续往下说。他知道父亲心中的苦,更知道父亲的期盼,而他注定是要让父亲失望了。

此后多年,父亲再也没跟他提过孩子的事,但父亲流泪的样子却一直铭刻在周秉义的脑海中。成为他无时无刻的痛。

多年后,周志刚去世时的遗言再一次加重了周秉义的这种痛。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8)

周志刚的临终遗言

周志刚在临死时跟周秉义说过什么呢?

当周秉义急匆匆赶回来指责秉昆不给冬梅说,让他妈叫个车时,周志刚说:

你给冬梅打电话又能怎么样呢?冬梅跟她妈说,她妈来不来啊?她不来,我是你爸,你是她女婿,不来,觉得说过不去呀。可是来了,不认不识的,大家都有负担,我的负担就更重了。我们周家跟你丈母娘不是一个阶层的,你说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硬把他凑一块了,人家难受,我们也不好受。原来,我对这个事想不明白,对她们家还有看法,现在一点看法没了。我反倒觉得,人家那真是有先见之明,不愧是站得高看得远呐!人呐,各有各的命, 命嘛,那是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好。

亲家不来,一直是周志刚心中的遗憾,但他不愿意儿子为难,更不愿意让这件事成为儿子儿媳婚姻中的隐患,所以他夸冬梅妈不来是站得高看得远,还说人各有各的命。不是一个阶层,又何必强求?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9)

周秉义当然知道父亲是为他好。他一再说是自己没做好。

其实父子俩心中都不好受,周志刚是觉得儿子太难了,在冬梅家没有地位,周秉义是觉得自己对不起老父亲,他没有能力让冬梅妈来见上父母一面。

周志刚夸赞周秉昆,说他把小家治理得很好,两个儿子懂事出息,郑娟又是百里挑一的贤惠儿媳妇。

周志刚说这话时,周秉义低下了头。

他知道,没有孩子,不仅是他和冬梅心中的痛,更是老父亲的痛。

更重要的是,郑娟对周家的付出,是冬梅不能比的。

这两件事综合下来,周秉义就觉得自己比弟弟差太多。

第二天,父亲去世,母亲跟着殉情。父母的死让周秉义心中悲痛万分,父亲临终的遗憾也成为他心中的隐痛。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10)

如果说孩子的事是遗憾,周秉义还能接受,冬梅妈直到周志刚死都没有上门,却成为周秉义心中永远的痛。

他怪自己没本事。没有能力让父亲走得没有遗憾。这成为周秉义心中压抑多年的一个隐痛。

周秉义一生中有三个隐痛,没有孩子,冬梅妈跟他爸二十年没有见过面,没能让父亲在临走前住上好房子。

这三个隐痛,前两个不是他可以控制的,唯有第三个在他可控范围之内。所以他尽心尽力做好一切,他希望调回来,就是想完成父亲第三个遗憾。改造光字片,让所有人都脱离穷窝。

既是隐痛,平常深埋于心,在遇到一个引爆它的节点时,那些情绪就都爆发了。就有了他跟冬梅的那次争吵。

但其实,周秉义和郝冬梅的这次争吵,从为对方付出的委屈,从猜忌,再到互相伤害,也揭开很多中年夫妻的隐痛。

中年夫妻的隐痛

1事业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他一心想要改造光字片,却困难重重。为了筹措资金,他不得不应酬,甚至喝坏了自己的胃。

冬梅已经五十岁,最心爱的事业没了,每天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人到中年,事业会出现分水岭,要么高开,要么低走。周秉义改造光字片,有难度,冬梅的事业倒退,他们夫妻的事业都停滞在一个卡口。心中焦躁是难免的。这也为他们的争吵埋下了伏笔。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11)

2孩子

正常夫妻这个年纪,孩子正是叛逆期,也是费心的时候。虽然周秉义跟冬梅没有孩子,但是不代表他们对孩子该有的憧憬,以及心中的失落感。

他们去兵团故地重游,周秉义站在当初冬梅掉下去的那口井边默然不语。冬梅还说他,我知道你在缅怀,缅怀我们本该有的那个孩子。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12)

其实冬梅不知道,这件事是周秉义心中的一个隐痛。当然,对于周秉义来说,虽然他很想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为了冬梅可以放弃心中的念头。他真正伤心的,是他欺骗自己的父亲,是他让父亲为此伤心。

没有孩子是周秉义深埋于心的隐痛,同样也是冬梅的隐痛,这些年,她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救下很多孩子,但没有一个和秉义的孩子也让他觉得对不起丈夫。

所以,当冬梅逼着周秉义说: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说,因为我,你这辈子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是不是?

此刻的冬梅是自卑的,她吼出这句话,除了是话赶话,她也存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而周秉义被冬梅那些话激得也失去理智。就有了那句:你说是就是。

我一向觉得吵架是可以吵,不能在心里留委屈,否则这些委屈会一直憋着,指不定哪天就爆发出来。但是,吵架是就事论事,切记陈谷子烂芝麻一齐往外端。

而且,吵架尽量不要带情绪,一件事,我们可以各执一词,发表不同看法,不要带情绪,更不要人身攻击。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13)

3身体

人到中年,身体各项机能都下降了,冬梅第一次跟秉义闹别扭,她说自己是更年期。

的确,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到这个年纪,以前没有的毛病都找上门来。这疼那疼的,失眠,因为事业和孩子的焦虑,再加上夫妻间的一点小隔阂,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夫妻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我很喜欢作家李筱懿说的一句话:生活的常态不是心想事成,而是事与愿违。

没有人能永远心想事成,没有人能永远春风得意,挫折和失败都是常态。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就会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来支撑即将到来的一切。

愿我们,走过半生,归来仍旧还是少年。愿你们携手走过半生,还能永远相伴。

冬梅父母不认周秉义(人世间周志刚40年前那场痛哭)(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