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

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1)

萨尔特赛道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历史感的赛道之一,它有38个弯道,是WEC赛程中最长的赛道。而在一场勒芒比赛中,你需要驾驶赛车在这条赛道上不停歇地跑上5000多公里,这几乎相当于F1一个赛季的路程。

近日,著名的勒芒24小时赛赛道——法国拉萨特完成了一些赛道安全修改,这使得这条举世闻名的赛道(单圈)长度略有缩减。

据悉,新赛道的单圈长度将会被缩减为13.626千米(这比2017年的勒芒24小时赛时的赛道短了3米),而赛道的变化之处在于著名的保时捷弯(Porsche Curves,保时捷是在勒芒唯一拥有自己弯道的制造商。该弯道建造于 1972 年,是为了绕开快速而危险的 Maison Blanche 弯道)。

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2)

其中,新赛道在保时捷弯增加了缓冲区的大小,这使得改变后的赛道距离缓冲墙的位置将增加至370米,不仅如此,它还会配上350米长的安全护栏。

此外,590吨的沥青也会被用于此区域,旨在增大赛车在此缓冲区的抓地力,以及保证赛车能够在这片缓冲区中得到充分的减速,而更高科技以及更专业的防撞墙也会被安装。

可以说,这项工作允许重新定义了赛道的边界,而经过修改后的弯道将于2018年6月3日WEC官方测试日第一次被使用。

勒芒赛道安全性提升,车手担心失去赛道韵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没有人怀疑此举对安全的提升,然而,车手却褒贬不一。

其中,三次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安德烈·罗特勒(Andre Lotterer,现Formula E钛麒车队车手)在6月勒芒试车时告诉汽车运动:“我认为它确实是安全了。然而,增大缓冲区,使我感觉我像在一个开阔的停车场里遛弯,而不是一条有包围的赛道。保时捷连续弯一直是勒芒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这将使它不那么令人兴奋了。我认为,我们在对这条赛道的改造上,还是要谨慎一点的。”

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3)

在2015的勒芒24小时赛的排位赛中,因在保时捷连续弯撞车而错过正赛的克尔维特车手扬·马格努森(Jan Magnussen)则和罗特勒持有相似意见:“我并不热衷于把墙移得离赛道远远的,如果你把他们移动到几英里远开外,这条赛道就像任何F1赛道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快速通过。”

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4)

勒芒24小时赛的承办方,西方汽车运动俱乐部的体育总监文森·比梅斯涅利(Vincent Beaumesnil)则认为,修改缓冲区比修改赛道布局更好:“保时捷连续弯是这条古老赛道最著名的一段,在这里,赛车以2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两堵墙之间游走。(我认为这真是太危险了)因此我们试图提高这里的安全性。”

比梅斯涅利告诉汽车运动:“一开始,我们打算在这里加个减速弯,但很明显,这可是行不通的。考虑到这段惊险刺激的连续弯是勒芒赛道的一大特点,我们可不想让赛车在这里减速。因此我认为,增大缓冲区是一个很好的折中方案。”

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5)

比梅斯涅利解释说,保时捷弯的变化旨在确保赛车以较平缓的角度撞到墙上。目前,这墙已经被远远地移走了。而沥青缓冲区的增加,则增大了在克尔维特弯角切弯的可能。

比梅斯涅利认为,车手并不会傻到在克尔维特弯角通过走大冲上缓冲区来获利。而且在比赛中,赛道界限的处罚也将严格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试期间,WEC甚至还尝试了一种新的标记牌方案,称为“软盘”,以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

不过,这玩意在被赛车撞击时无法保持坚挺,但比梅斯涅利将此归咎于“这不是最终版”。他解释说:“我们决定将软盘突出地面的高度提高到40厘米,但这意味着它们将没有足够深度插入地上(来固定)。不过,我们将在比赛开始前更新换代,没问题的啦。”

wec所有赛车(WEC出于安全考虑勒芒赛道完成修改)(6)

关于米其林

WEC及勒芒的传奇历史见证了赛车场上许多闻名遐迩的重要时刻,而这也是米其林的一大盛会。因为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下,轮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减少进维修站换胎的次数,将决定着比赛最后的王者。值得一提的是,米其林在今年创下了自1998年勒芒24小时以来20连冠的辉煌并赢得了第26座总冠军奖杯。

赛车运动不仅是对其轮胎性能的终极考验,同时,它也对民用轮胎的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赛道到街道” 是米其林一直以来在赛车运动中所秉持的精神。 借助各大赛事作为“实验室”,米其林将持续缔造出各种创新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轮胎产品。(具体详情请访问http://www.michelin.com.cn/CN/zh/our-sport-tires.html#Highlights)

(编辑:姚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