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号子歌(一首回荡百年的)

说起中牟的黄河文化,

就不得不提起为黄河构筑堤防

发挥重大作用的打硪号子。

在早期的黄河治理中,

唱响打硪号子意味着吹响了抗洪抢险冲锋号。

它是沿黄劳动人民在治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是黄河文化中的一颗瑰宝,

历经百年仍散发着独特魅力。

黄河号子歌(一首回荡百年的)(1)

从口口相传到编谱成册,

从硪工专用到走进校园,

在中牟县非遗文化中心

和非遗传承人的挖掘保护下,

黄河打硪号子正在焕发新的光彩!

“一个鸡蛋两头光,挑个小担游四方。”每每忙完地里的农活,82岁的闫西禄会坐在院子阴凉处喊几句打硪号子。

他一边抚摸祖父传下的石硪,一边回忆当年在黄河滩边加固堤坝的情景,“提起打硪号子,临老我也忘不了,吃饱不叫号,号子一开始叫八里以内都听到,叫起号子同志们劳动起来劲头高,多打土方挣钞票。我爷爷和我父亲,俺都是门里出身,老辈祖传的。”

这是闫西禄参与黄河构筑堤防工作积累下的宝贵财富,是历代黄河河工在治黄实践中用汗水哺育的一项黄河文化。

中牟境内的黄河打硪号子是打硪过程中唱的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汉族民间歌谣,旋律朴实、节奏明快、雄浑有力。

打硪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用于黄河大堤的加固,一般10人一组,为了统一用力,统一节奏,鼓足干劲,打硪人编创了打硪号子,渐渐形成十几首号子并流传了一百多年。

黄河号子歌(一首回荡百年的)(2)

2009年6月,黄河打硪号子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闫西禄说:“有二八号、钉缸号、桩号、凤凰三点头十来个号子。必须大家都会,一号下来二号接,我替一号稍歇歇,多押韵合辙。号子就是抖精神,提劲,吃罢饭两点就开始叫号,一直到太阳快落,下班。”

近年来,大型工程机械基本取代了石硪,但黄河打硪号子仍然以它独特的魅力流传于民间。

万滩镇三刘寨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队也被叫做亦工亦农突击队,队里人人会叫号。

从1995年中牟县赵口控导坝延伸工程开始,他们荡气回肠的号声就出没在机器无法到达的地方。

表演队队员王张来说:“推土机推平,面上还得使硪打,特别是快将近45度角的滩,很陡,再带劲的机器也不行,它底下十来米的水刹不住车。我们最底下的号工都得栓着腰。”

从养家糊口到传承文化,河工们接受了新使命并为之努力着。

但令人忧心的是,传承人中最小的已是花甲之年,而口口相传的打硪号子却没有固定的乐谱,这给以后的传承工作带来了困难,打硪号子或将面临失传的风险。

为加大保护力度,中牟县非遗文化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20多首号子进行记谱整理、建册归档,填补了一百多年来黄河打硪号子没有曲谱的历史空白。

中心工作人员张喜亮说:“再过100年200年,只要这个曲谱在,它永远都可以传承下去。300多年的黄河同样都是这一个硪,它记录了黄河由泛滥到现在成为人民幸福河的一个过程。”

午后的黄河静静流淌,黄河滩上金黄饱满的麦穗随风摇动,一时兴起的10名老河工在黄河边重现了打硪的历史场景。

随着石硪的上起下落,松软的土地被砸出了一个个硪花,打硪号子接喊声、石硪砸地声交织一起,闪耀着黄河儿女坚毅、粗犷的性格和劳动者肯干、乐观的精神风貌,见证了沿黄人民几百年来的治黄智慧。

闫西禄说:“我准备搞一套工具,等十来岁的孩子放暑假的时候传承给他们,不能让它丢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