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

“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

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百合自古以来就广受人们喜爱,宋代诗人陆游在《北窗偶题》一诗中如此描述它:香气宜人、常开不败,让人看了都要自嘲,竟能因为心生愉悦,而忘却了生活的清贫困顿。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1)

8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越发喜爱百合。新品种不断涌现、周年生产、高铁空运一键到家......虽然百合栽培者克服了时空阻碍,但要种出更好的产品,仍需面对6大难题。

近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百合学科带头人杨迎东在《中国花卉报》直播间中介绍了百合栽培管理上常见的难题,即轮作、徒长、地下害虫、杂草、切花加代生产、种球环保消毒,以及种球国产化自主繁育,并给出了建议。

难题一:百合栽培是否必须轮作?什么情况下应该轮作?

杨迎东:百合轮作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百合生长的过程中,根系会分泌许多对下一茬的生长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的物质;第二,百合鳞茎储藏了淀粉、糖类等大量养分,又属于无皮鳞茎,容易滋生害虫,不轮作虫害会越发严重;第三,如果不轮作,有害菌类积累越来越多,病害会非常严重,因此需要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才能保证切花的品质。

操作如下:基地内不同年度在不同地块开展百合种植的设计;或者在第一年种完百合后,如果能做一次彻底的土壤消毒,那么在第二年也可以再进行百合栽植。

直播间武汉花友“洪”提问:他的百合花田是否能露天越冬?杨迎东表示可以越冬,但还是建议在百合休眠后挖出种球进行保存,因为武汉冬天温度比北方高,土壤中的害虫比较活跃,需要及时起球并进行土壤消杀,可能会导致第二年生长不良、花朵品质低。

难题二:冬季在温室中反季节生产的百合切花,花头节间距过长怎么办?

杨迎东:这种情况就是徒长,冬季容易发生,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或夜间棚内温度过高。可以选择增强光照,或在夜间将温度适当降低,白天加大通风,并增加通风时间,减少浇水量。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2)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3)

花农在温室中反季节生产百合切花

难题三:百合加代生产,即一颗种球多茬产花,应该怎么操作?

杨迎东:在辽宁凌源,许多花农已掌握了该技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北方的具体做法是:10月份到春节前这段时间,采完第一茬花以后,留出20至30厘米高度的茎干,其上大约有10片左右的叶片,在田间继续养护约1个月左右,使得叶片制造营养回流到种球上;接着通过低温处理2至3个月,打破鳞茎的休眠状态,使得种球萌发并进行第二茬花的生产。

其要点有二:一是在采第一茬花后及时养球,使得种球健壮硕大;二是在低温处理上,如果使用温室进行控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至2℃,经过3个月的低温后,再给种球提供适于生长的温度环境,即可顺利进行下一茬的切花生产。此外,头茬休眠后的种球可能已经带有病毒和病虫害,建议进行消毒处理。

难题四:百合种球消毒处理,有没有比较经济环保的方法?

杨迎东:一般情况下,将种球置于农药液中浸泡30分钟,即可消毒杀菌杀虫,如果考虑经济环保,用40℃的温水浸泡两个小时左右,也可实现种球消毒。在百合加代生产中,头茬花后且经过“养球”的种球,应该及时起球并进行消毒处理。

难题五:针对病虫害和杂草,有什么高效的药剂?

杨迎东:什么农药都比不上一个原则有效: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比如百合易发生的地下害虫危害,一旦爆发,用什么药物都无法真正起效,因为从地面往下灌药时,经过土壤阻隔、水分稀释、种球的保护等,药剂很难触及到害虫。

因此,应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一方面,种植种球前,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具体做法是将土壤消毒剂(如垄鑫)均匀撒到土壤表面,然后喷水使土壤湿润,再用旋耕机将土壤和药剂搅拌均匀,然后覆盖塑料膜并保证土壤不透气,膜下温度在35℃左右保持1个多月,可基本灭杀土壤中的害虫、病菌病毒及草籽;另一方面,确保种球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检疫,避免携带害虫及病菌病毒。

除草则分为两个阶段,一种是种球下地后发芽生长前,使用封闭除草剂,如二甲戊灵,可以保持1到2个月时间不长杂草;另一种是在生长期,使用对百合毒性较低的除草剂,如精喹禾灵,进行杂草防除。

难题六:百合种球依赖进口,成本高风险大,国内实现百合品种自主繁育的难题或者障碍是什么?

杨迎东: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的主要球根花卉中,百合占比70.24%,价值6620.96万美元,约3.6亿粒。百合种球依赖进口,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于广大百合种植者来说,成本高,种植风险就大。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4)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5)

我认为百合品种国产化存在几方面难题:其一,我国在百合栽培品种方面的种质资源过少,虽然原生种多,但是从原生种到选出优良的栽培品种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而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栽培种研究;其二,我国从事百合育种工作的人员及团队过少;其三,由于百合的生物学特性,从组培到收获商品球需要七八年时间,需要各环节分工合作,目前国内这方面还十分欠缺;其四,百合新品种繁育过程中,易受病虫害的危害,很难获得一定数量规模的无毒高品质的后代,缺乏一套适合产业化推广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和技术。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6)

百合商品球繁育流程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7)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8)

辽宁省农科院百合学科团队育成的百合品种

近年来,辽宁省农科院百合学科团队在这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努力。如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了百合种质资源20余万株(粒),其中原生种107份48种(变种),栽培品种371份362个品种,原生种中不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保护名录的百合种。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9)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10)

辽宁省农科院百合学科团队收集的野生百合资源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11)

刚长花苞的百合是什么样的(种出高品质百合)(12)

辽宁省农科院百合学科团队

杨迎东还提到,中国是全球百合原生种自然分布中心,百合育种上有一定优势,而要想赶超“百合育种发达国家”,原生百合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工作需要被重视。

可喜的是,国家已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并在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工作,落实到各个省建立专业的种质资源库。此外,许多百合原生种已被列入国家级乃至全球的易危、渐危或濒危物种保护名录,如东北地区的大花百合、垂花百合,相应的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完善。

(本报记者刘磊撰稿,图片由杨迎东提供)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