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

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1)

我国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建设应从“产业”、“文化”、“环境”、“服务”四个方面对其“品牌基因”进行整体分析、规划设计与合理开发利用。需要关注文化品牌基因,深入挖掘出特色小镇真正的“特色文化”,重点分析如何基于其“特色文化”建设。

近两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品牌建设问题尤受关注。品牌建设已成为新时代中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突破特色小镇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瓶颈,有效促进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特色小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品牌建设问题较为突出,特色小镇品牌的经营主体不明,政府和市场分工不甚明确。特色品牌建设乏力,特色小镇品牌建设中的经营性失误负面影响过大,导致品牌经营风险大大提高。城镇之间竞争愈发激烈,城镇品牌建设路径相似,同质化程度较高,无法形成真正有特色的城镇品牌。过于注重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忽视了城镇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导致城镇品牌建设空心化等等。

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2)

1、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挖掘本地特色的文化要素、文化符号及其精神价值,创新其表达方式和传播形态,有利于小镇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对外传播。传统文化资源包含历史遗址、传统建筑、民风民俗、传统节庆活动等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资产。

盘活传统文化资源需要在开发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或复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又要发掘其中可以与现代的、时尚的或与国际接轨的因子,做到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结合小镇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形态,上述三方面的结合既可以分区布局,又可以交叉布局。

乌镇戏剧节正是将传统与现代、特色与时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既盘活了传统文化资源,又促进了新型特色小镇文化的发展。

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3)

2、促进文化与资本、社会融合

通过梳理乌镇戏剧节的发展经验发现,不仅要关注特色小镇文化艺术活动本身的设计运作,更要从大局着眼,放在全球和国内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角度来审视和运作,从文化艺术活动的设计、场景和空间建构,活动内容与硬件设施的结合,以及资本与艺术、节庆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

提起乌镇,人们不仅是想到一个传统的江南旅游特色古镇,而是能够想象到一系列国际艺术文化节、世界互联网大会、木心美术馆等系列文化意象,乌镇的江南古镇风貌与这些现代、时尚的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扩展了人们的文化想象空间。

因此,在特色小镇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若能打造一两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平台,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或民俗节庆活动,对其文化品牌建设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4)

3、挖掘特色小镇文化资源优势

以文化品牌塑造为核心理念,带动产业品牌、环境品牌、服务品牌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众的消费选择不是偶然的行为。从文化和社会角度来看,此行为反映了其所处的文化模式,即与文化价值和社会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可见,文化品牌基因是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牛鼻子”,它对产业、环境、服务品牌基因有明显的带动以及提升作用。

把文化品牌塑造放在关键位置,就会在价值理念和发展实践中注重塑造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特色产业品牌,以及相关联的服务品牌。充分挖掘和科学利用特色文化资源,保存和丰富特色小镇文化底蕴,凸显小镇品牌的文化特色,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与环境、产业、服务品牌建设协同发展。

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5)

4、多元主体共建小镇特色品牌

特色小镇在建设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应搭建或优化“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 居民”的主体建设和治理结构。对政府主体而言,首先,应树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意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特色小镇品牌建设提供政策和服务保障;

其次,应放宽市场资金条件,让社会资本进入,使小镇特色品牌更好地和资本相结合;再次,完善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良好的文化服务环境,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之,应优化“政府主体引领 企业主体主导 小镇居民参与配合”的主体结构,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推动小镇居民充分参与特色小镇品牌建设,形成良好的多元主体互动协作、共建共享的品牌建设氛围。

特色文化小镇现状(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6)

来源:特色小镇网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