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具体讲了些什么(百年孤独如此晦涩)
《百年孤独》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百年孤独》
提到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这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百年孤独》,就必须要先说说它的这段凝聚了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的经典开篇。
作家许荣哲曾在《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一书说过:如果有人举办“全世界最好的小说开头”票选,那我肯定把票投给《百年孤独》。
它的开篇如做龙须糖一般,拉出了主角即老布恩迪亚的二儿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生命轴线,目的是为了标志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发动战争,最终面对行刑队、父亲在儿时带他和哥哥一起去见识吉普赛人带来的冰块。
这本书后面的内容,也处处布满了令人震撼和充满才华的不朽笔触。
梁文道曾在节目中说到:“无论如何,《百年孤独》里有太多精彩发亮的句子和篇章。我看《百年孤独》最强烈的感觉是,马尔克斯简直在耗散自己的才华,因为到处都是密集而充满华彩的段落,每一页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句子,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高度紧张、凝练的能量。”
相信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或多或少记住一些永远无法忘怀的片段。
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她的内心不再为任何苦痛而波动。她深深遗憾没能在多年前获得这样的领悟,那时还来得及净化记忆,在崭新的光芒下重建世界,平静地唤回傍晚时皮埃特罗·克雷斯皮身上的薰衣草味道,并且将丽贝卡救出悲惨的境地,而这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出于对孤独的深切理解。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是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家,当人们问起马尔克斯为什么他描写那么多如梦似幻的情节时会那么自如,马尔克斯则坦然的说,因为“这些你们所谓的魔幻,在我们拉美本来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我从小熟悉的”。嗐!你说气不气人。
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老师专门在课堂上给大家简要地讲述过这本书,但只是例行讲解,并未作深入地拆解,所以就只当个故事听了听,最近给读书营准备书单,再次杠上这本书。
看到评论区很多人说:“面对这样的作品,当你没有能力读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读懂。不要逼自己去面对那些看似纷乱的情节,不要强迫自己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不要翻来覆去的理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
当我真正捧起这本书的时候,起初确实是有这样的感觉,但并不是指看不懂,只是大家都懂外国的人名委实难记。所以读前也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这本书小说纵跨百年(其中活得最久的庇拉尔·特尔内拉活了有150岁左右才死去),讲述了七代人,人多,名字长,且同一个名字可能代表着几代不同的人。
但其实这并不难解决,一张思维导图轻松搞定人物关系,人物关系清晰的情况下对每个人的性格、故事发展脉络也就可以把握了,剩下的就是欣赏密集而又充满华彩的文字、句子、段落。下面分享一下我的阅读诀窍。
01 人物关系繁杂怎么办?思维导图来梳理!
边阅读边梳理人物关系图谱,这样对人物的性格、发展、故事情节的推进也就非常清晰了,其实关于这个人物关系不光是读者了,但故事的主人公乌尔苏拉也害怕出错,因为她的祖母因为近亲结婚生下有猪尾巴的孩子,所以即便是她活了120多岁依然会绞尽脑汁来防止后代们出现差错,生出有猪尾巴的孩子。
当你做了人物关系图谱的时候你就会预先知道,最后一定会生出有猪尾巴的孩子,而故事的结尾便是最后一代终究生下了有猪尾巴的孩子,而男女主人公可能生下孩子剪断脐带,把孩子翻过身之才知道。
而当你记录完最后一代,也就是布恩迪亚第七代孩子出生以后,你就会发现,整个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及其相关联的情人或爱人共计28人左右,全部都孤独至死(除了最终封闭了自己的第五代儿子:奥雷里亚诺,孤独而死也只是迟早的事)。
02 《百年孤独》如此晦涩,到底在讲什么?
《百年孤独》的“百年”,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从第一代布恩迪亚到第七代布恩迪亚之间,这个家族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其中第一代女主活到了125岁才去世,第二代大儿子的情人活到了150岁才去世。
《百年孤独》的“孤独”,是生活在马孔多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和布恩迪亚家族以外的人的孤独,也就是所有人的孤独。
从表面来看是在讲布恩迪亚家族在孤独中的奋斗的兴衰史,即从第一代布恩迪亚寻找新大陆、开拓、创建马孔多小镇开始,一直到第七代布恩迪亚长出猪尾巴被蚂蚁吃掉的家族史。
从内里来看其实是在讲新旧思想交替的进程中,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代表的人民的孤独感和不适感,包括书中也是以二代二子奥雷连诺上诺为了打破这种孤独感,一生历经32次革命,到了九十几岁仍嚷着要武装他的17个私生子推翻政府,就像书中多次讲到了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抗争最终也没有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代“布恩迪亚们”都在孤独的进行着“个人的奋斗”和“历史的进程”的交互作用下上演着一出出、一幕幕。这一出出、一幕幕随时在发生,又随时在消亡。
不禁让人想起孔尚任的《桃花扇》里那句经典: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03 从《百年孤独》中可以读到什么?
看到书名“百年孤独”就会莫名升起一种压抑感,但读着读着便会渐入佳境,作者的很多描写细微到极致,有非常强烈的画面感。
在阅读体验上这本书无论是情节、结构还是语言,以及夸张、魔幻的种种运用,处处都让人意味隽永。
在主题表达上,小说中其实有许多直言孤独的地方:
第一代布恩迪亚——何塞·阿尔卡蒂奥被绑在栗树下风吹雨淋好多年,第二代二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才发现,自己九死一生发动的32次战争最终的意义,也只不过马孔多的房子能够按自己意愿刷上白灰而已,便在重复熔铸小金鱼中终其一生。
蕾梅黛丝不流世俗随风飞升、阿玛兰妲经历两次深刻爱情却为了救赎终生不嫁,乌尔苏拉瞎眼多年却一直不被发现、丽贝卡幽居暗室几十年化作干尸。
桑德索菲亚为家族操持一生却又从来不被注意到最终选择出走、费尔南达为了家族名誉努力奋斗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巨大的宅子破败、第六代奥雷里亚诺丧生下的孩子长出猪尾巴、妻丧子又不得不独自面对家族的百年历史……
仔细想想,孤独感已然侵入骨髓。
另外除了宏大的隐喻之外,我们也能轻松从中读到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家庭教育、关于“性格决定命运”等等切实的现实启发意义。
04 和《百年孤独》同类型经典文学作品
曹雪芹《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陈忠实《白鹿原》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本书荣获1998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阿来《尘埃落定》一部波澜壮阔的藏族史诗,
堪称中国的《百年孤独》,
塑造了一个陌生、独特而纯净神秘的艺术世界。
----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 END -
编辑:搬砖道人图片:原创
把时间交给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